總是在視頻中刷到許許多多不幸的家庭,他們因為孩子而各有各的不幸。孩子是上天派給我們的天使,然而天使有時候折斷了翅膀,就需要我們幫他們實現飛翔。
《我的侏儒女兒》是劉佩修寫得一篇文章。文章中,講述了侏儒症女兒曉萱成長的艱辛歷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
出生健康的女兒,在第七個月查出「軟骨發育不全症」,也就是「侏儒症」。
劉佩修與老公柯承恩都是高材生,生下女兒後不久,雙雙到美國攻讀博士,孩子交由母親照料。
七個月時查出「軟骨發育不全症」,並伴有併發症,幾乎每周都要上急診。
為了減少病症對孩子將來的傷害,從一歲到六歲,曉萱穿上了密不透風的「盔甲」石膏,睡覺都不能脫下來。
六年的時間,對一個健康的孩子來說可能轉瞬即逝,孩子們在這六年的時光中,無憂無慮地享受著自己的幼兒階段,他們在陽光下奔跑,在遊樂場中盡情地玩耍。
然而曉萱卻失去了這一切,最讓父母欣慰的是曉萱在長期的疾病中,變得樂觀勇敢,這就是上天賜予她的禮物吧!
發育遲緩,手術幫她長高
智力上的發育遲緩,父母可以幫她一步步趕上去,無非比別的孩子付出加倍的努力,但身體上的發育,真的成了難題。
曉萱慢慢長大了,升入了初中,在初二那年,父母為她安排了「骨痂延長手術」,通過手術,將她的兩條小腿骨切成兩段,用鐵架、鐵環幫助腿骨慢慢拉長。
十根大釘子訂在曉萱的腿上,也訂在媽媽的心上,孩子撕心裂肺的疼痛,讓媽媽心如刀絞,但是看到曉萱的身高由119釐米漲到了129釐米,孩子承受的痛苦就是值得的。
手術的成功,讓曉萱信心倍增,學習突飛猛進
曉萱有幸參加了美國的一項活動,打敗了來自全球的1.1萬名競爭者,獲得金獎,並贏得2.2萬美元的獎學金。
她在獲獎感言中說:「雖然我知道電梯按鈕永遠不會為我降低,但是我的心可以升揚,只有天空是我的極限。」
她最終進入了美國的衛斯理女子大學,她有太多的夢想,有太多遠大的目標需要實現。看著女兒一路走來的艱辛,爸爸媽媽很是欣慰。
他們盼望著為女兒接好的天使的翅膀,能帶她世界各地自由的飛翔。
也許你會說,她的父母都是高材生,都有著高學歷和獨特的教育資源,才能幫她把「天使的翅膀」接好,普通的家庭哪有那個能力和資本。
我想說的是,既然他們成為了我們的天使,不論怎樣,我們就要盡我們所能「不拋棄,不放棄。」這樣,他們才有可能讓生命綻放。
家有這樣的孩子,比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要付出百倍千倍的辛苦,但是,當你們看到他們能在這個社會上發揮自己價值的時候,你就是成功的!
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碰到這樣的孩子我們可能感覺我們是不幸的。我們總是羨慕那些有著健康活潑可愛的孩子的家庭,其實,勇敢面對現實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一個不健康的孩子,可能會拖垮我們的生活。但是只要他們喊我們一聲「爸爸」「媽媽」,我們就要對他們的一生負起自己的責任。
猶記得抖音中的梓豪媽媽,在給六年級的半身癱瘓的梓豪去教室裡換尿不溼的時候,梓豪一聲「媽媽!」,梓豪的一句「媽媽不哭,媽媽做得飯好吃!」讓多少屏幕前的媽媽為之落淚。
猶記得抖音中,不幸得了「早衰症」,被醫生判了死刑,只能活三個月的凡凡,在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愉快的在人世間活到了八周半,她的聰明懂事,讓媽媽怎能捨得丟下她不管。
猶記得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因為練習舞蹈,傷到了腰導致以後的生活都要在輪椅上度過,當她搖著輪椅翹首以盼媽媽的到來的時候,那一個陽光燦爛的微笑,讓媽媽再累的身體也輕鬆了不少。
人生路途多坎坷,誰也不會預知自己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見山開路,遇水搭橋。」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才是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應該做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的希望,只要他們還喊我們一聲「媽媽!」,我們就要像母雞一樣勇敢地張開翅膀守護他們,為他們遮風擋雨,讓他們可以自由的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義不容辭。
------END------
作者簡介:
寂寞冷秋:
70後寫作新手,愛讀書,喜歡文字,願用生活感悟,傳遞情感正能量!
關注我,溫暖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