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吞」5000噸垃圾 長沙最大垃圾清潔焚燒項目年底將投產)
投資25億 日「吞」5000噸垃圾
長沙最大垃圾清潔焚燒項目年底將投產
華聲在線1月8日訊8日至9日,2016湖南生態環保組織綠色發展年會舉行,來自省內各市州的近100家各級各類生態環保組織代表齊聚長沙遠大城,與各界人士圍繞「綠色生活」展開對話。
據悉,本屆年會由阿拉善SEE湖南項目中心和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發起和主辦。
我省生態環保組織共142家
年會上,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發布了《湖南生態環保組織現狀調查報告》。這是省內首次對環保組織現狀和需求的一個摸底調查。
據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何建軍介紹,2016年全省生態環保組織機構共142家,已註冊的社會組織58家,長期從事環保志願服務的團隊18個,高校環保社團66家。
在參與抽樣調查的33家機構中,全職公益人為110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比達89%,其中一部分是剛畢業不久積累了一些公益志願經驗的大學生。
長沙每天垃圾將近7000噸
本屆年會上,由萬容科技、天泉環保等綠色企業,上海愛芬環保、長沙綠動社區、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等NGO共同籤署了《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協作行動框架》,這是國內在該領域首個正式發布的協作行動框架。
據長沙市城管局市容環衛處處長鍾庭介紹,長沙市每天日常垃圾將近7000噸。為了應對垃圾處理的難題,長沙市啟動了目前長沙市最大也是唯一的清潔焚燒項目,投資達到25億,日處理能力是5000噸,預計在2017年底實現投產。
鍾庭表示,生活垃圾分類方面,長沙算起步比較晚。2016年,長沙在10個街道的57個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採取「2+N」的方法來逐步推開實施。「2」即乾濕兩分類,「N」即四類或者更細分。
鍾庭介紹,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以後,在開福區清水塘等部分社區取得很好的效果,下一步,長沙將再扶持一些社區,形成一些樣板,在全市逐步推開複製。
連線
「首屆綠色湘軍十大傑出公益人物」名單出爐
「首屆綠色湘軍十大傑出公益人物」評選由阿拉善SEE湖南項目中心與湖南環保志願聯合會主辦。
候選者由個人申報和組織推薦產生,經歷了兩輪嚴格評選。最終,雪峰山下護鳥人彭建軍、環保自媒大咖小武哥洪武、精緻綠色生活方式的倡導者張運和、綠動社區的哲學家袁永紅、守護碧水青山的民間河長章志標、彰顯正義的維權領袖王瑩、綠色湘軍環保中的立說傳道者朱移生、終身護林的山大王劉真茂、迭代成長的綠色俊彥盛凱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