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都不是一個特別的人。畢業於普通體制內初中,沒什麼特別的愛好。學業中不溜秋,運氣好的時候可以擠進前二十,但從來寫不出語文老師在課上大聲朗讀的範文,也從來做不出數學老師的中考第25題。迷迷糊糊的,我跟著父母的指示,隨著大流,進入了國際學校。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有什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觀念,也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決定到底對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作為一張白紙和一杯白開水,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也沒有什麼超越年齡的人生感悟。
結束了高一的開學典禮坐在大巴上,和身旁的人談起了高中的計劃。邊上的女生告訴我,她想創立一個社團;後面的男生大聲說,他想組織一支籃球隊。幾乎所有人都想創造一點什麼,隨著這個潮流,我創立了眼科學社。家裡的醫學背景的確給我了我很多的資源,我也順利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社團成員,社團的監督人也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一切都看起來很順利。但是漸漸的,我盯著手術視頻裡轉動的眼球,書上難懂的英文術語,腦子發了昏。「這真的是我喜歡的嗎?」我經常在半夜悄悄問自己。十年級的Colloquy上,我第一次接觸了「我是誰」這個問題。老師讓我們分析四個大環境(社會階級,種族,宗教,性別)對我們自身的影響,這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喜歡」的東西可能都是可以讓別人喜歡我的東西。我創立這個社團,可能會讓招生官覺得我是他們所要找的leader,老師可能會覺得我是一個對生活有追求的人,但是我並不這麼覺得。社會和周邊人對我的影響就像過度包裝一樣,看起來非常的華麗特別,但是隨著時間,要不是進了垃圾桶就爛在了角落裡。最重要的是隱藏在包裝底下的禮物,也就是真正能代表我這個人的東西。高中三年,我學會的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怎麼撕開包裝紙。
高一的英語課上,我第一次接觸了mock trial(模擬法庭)。這是一個對英語和臨場發揮能力要求非常高的比賽。作為一個出身傳統教育的學生,這些應該是我心底裡想要逃避的東西,但是這次我主動報名了比賽,並在接下來的三場比賽中不斷突破自我,最終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烘焙是我的另一大愛好,雖然廚藝「本就該」是女生的愛好,我很享受麵包在烤箱裡慢慢腫起來的過程,也喜歡烘焙帶給我的悠閒。WLSA為我的這些愛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從mock trial校隊到現在十年級的cooking club,每個學生的愛好都得到的適當的鼓勵和支持。
學校各種各樣「不平常的」課又撕掉了一層一層的包裝紙。在我的初中,心理學一直是一門副課,是給大家自習聊天的「水」課。但是在WLSA,老師對這門的認真和負責打消了我的這個觀念。在這門課上,我接觸到了很多平時接觸不到的話題例如我們深度學習了心理疾病,這也讓我對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有了關心。到了高三,ADAS課讓我對美國社會有了初步的認識。從美國憲法開始,一步一步,使我對我將來要去的國家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此外,Colloquy這門課算是我對社會學的初印象,再一次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很多陌生的話題,宗教,性別等等。經過兩年的學習,我對這個社會的層級構架有了基礎的認識,這也幫助了我未來的文書寫作,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是誰。
主文書的寫作課程一直給我灌輸著一種每個人都要改變世界的觀念。「你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你對社會做了什麼呢?」「你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你是怎麼幫助別人的呢?」說老實話,作為一個普通高中生,我沒有能力成為別人的救世主。十塊錢的巧克力蛋糕撒上金粉可能可以買到上百元,一個人穿上筆挺的衣服說幾句漂亮的話可能可以得到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但是最終我也只是那個十塊錢的巧克力蛋糕,一個普通的人而已。我的文書寫的是平凡人帶給我的感動,穿著高跟鞋趕公交車的上班族,抱著書深夜從圖書館走出來的學生,這些都是大家每天都會碰到的人和事,但是他們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動和啟發。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也沒有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我只是一個普通學生而已,一杯白開水,一張白紙,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也是我在ED1階段選擇了Colgate的原因。作為一個在小鎮上的學校,我能得到足夠的機會和空間來學習。我也是我們學校第一個去Colgate的學生,不熟悉的環境和不熟悉的人,沒有學長學姐的「照應」,的確會成為一個劣勢。但是WLSA三年的教育也給予了我勇氣和信心。最終在ED階段幸運的錄取了Colgate大學。
謝謝WLSA讓我認識到了這個社會的多樣性,也讓我找到了自我和真正追求的東西。謝謝Carrie老師,Mr. Ewing, Mr. Dahlstrom, Mr. Kohn, Miss Julie 一路以來對我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