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所「非雙」,全都是實力彪悍的一流強校,生源質量不輸985

2020-12-09 騰訊網

國內「雙一流」建設已經開展了好幾年,現在提到名校,大多數人會不自覺地想到「雙一流」大學。事實上有些高校,雖然不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但實力強勁,有著很高的社會聲望,分數線也特別高。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三所「非雙」高校(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全都是實力彪悍的一流強校,備受高分考生追捧,生源質量不輸985。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創辦於2017年,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組建起來的。該校本科生招生規模很小,數據顯示,2019年高考招生,中國社科大只在全國18個省份招收了400名本科生。

眾所周知,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擁有國內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規模最大、學科結構最完整、綜合實力最強的學術期刊群。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學科領域的權威期刊、核心期刊,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著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力。

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國社科大,因為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這個「靠山」,成立當年就成為了最熱門的少數文科類大學之一,分數線超過不少985高校。2019年湖南高考,中國社科大在文史類的投檔線為626分,超過了四川大學、湖南大學等985大學;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96分,超過了東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985高校。

2020軟科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排國內高校第24位,名次在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985高校之上。

南方科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的正式創校時間為2012年4月份,但該校在2011年就招收了首屆45名教改實驗班學生,這一做法在當時轟動全國,引發了整個社會對高等教育模式的激烈探討。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驅,南方科技大學肩負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使命。經過幾年的摸索,學校形成了頗具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素質極高。

數據顯示,南科大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38%,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地區就業的比例為86.6%;2019屆碩士研究生就業率為98.8%,其中20%進入了2019《財富》世界500強單位;近六成本科畢業生升學深造,升學深造學生中的62.61%選擇出國(出境)留學,而出國(出境)留學的畢業生中有44.64%去了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

近兩年,南科大頻頻上榜各種大學排行榜,且位次非常靠前。在前不久發布的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排世界高校第323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南科大表現更為亮眼,其與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985高校並列排世界第301-350位、中國內地第9位,成為國內十強大學之一。

強勁的實力加上獨特的魅力,讓南科大成為高分考生追捧的對象。2019年高考,南科大在廣東提前批次理工類投檔線為633分,高於同批次投檔的西安交通大學(理工類投檔線為609分)和北京大學醫學部(理工類投檔線為618分);在14個省份的錄取新生平均成績進入前1.5%,其中廣西、貴州、四川、安徽分別達到0.94%、1.0%、1.1%、1.18%。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比南方科技大學「年輕」,該校於2013年創辦,由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共同建設,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高校、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組成部分。

該校本科生招生規模與前面提到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相當,2014年招收的首屆本科生僅207人。2019年,上海科技大學在全國17個省(市)選拔招錄了402名本科生,是一所典型的「小精尖」創新型、研究型大學。

師資力量這塊,上海科技大學與不少985大學不相上下。截至2020年3月,上海科技大學已選聘525位教授(特聘教授286位,常任教授到位231位),其中包括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3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1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8位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院士、3位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強大的師資、與世界一流大學接軌的辦學模式,以及極富特色的人才培養方式,讓上海科技大學迅速成為高分考生心目中的科研聖殿,生源質量堪比985。2020軟科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名,上海科技大學排國內高校第39位,名次在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等985高校之上。

從身份上看,以上三所「非雙」,除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為央屬高校外,其他兩所高校均為地方管理高校。從實力上看,這三所「非雙」都是國內水平一流的頂級大學,它們不是「雙一流」,但生源質量與985大學看齊。所以,要想進入這三所高校就讀,就一定要拼盡全力去奮鬥,把自己的實力提升到985大學水平,方能有機會被它們錄取。

相關焦點

  • 非985「雙一流」建設高校三榜排名出爐!這3所大學入圍世界500強
    國內雙一流高校共有140所(兩地辦學的高校分開計算),其中有39所為「985工程」建設高校。這39所985高校全部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它們實力極為彪悍,是國內聲望最高的少數大學群體。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這39所大學,而是看看除這39所985高校外的另外一百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了讓大家對它們有更為清晰的認知,筆者根據前段時間發布的QS2020亞洲大學排名、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等3個大學排名數據,製作出「非985『雙一流』建設高校最新三榜排名表」,現與大家分享。
  • 國內實力最強的6所「非雙」科技大學,前2所排名不輸985
    以「科技大學」命名的高校有很多,比如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它們都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其中華中科技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北京科技大學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實除了這些「雙一流」科技大學,還有一些實力強的「非雙」科技大學(非「雙一流」建設高校)。
  • 容易被考生忽視的三所非211大學,實力強,第三所實力不輸985大學
    大學的第一個意義就是增值,我們所說的高學歷值錢,並不是說所有的高學歷都值錢,也不是指大學畢業後就會變得富裕,而是指相比於其他人,高學歷的人更容易獲得積累財富的方法。但是985/211大學的有孩子資源也是有限的,還有一些非211大學,但是實力也非常強,今天給大家介紹容易被考生忽視的三所非211大學,實力強,第三所實力不輸985大學。
  • 這25所雙一流高校,雖然非211、985,但實力不容小覷!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高校教育體系當中,985、211高校一直處於金字塔的頂端。其次是一些重點一本等高校,不過近些年來,國家雙一流計劃的出世,成為了評價高校質量好壞的新標準。雙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共有42所一流大學、137所高校的465個一流學科入選。
  • 這三所「非雙」師範大學,實力強就業好,認可度堪比「雙一流」
    國內比較知名的師範大學除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類院校外,還有部分省屬「雙一流」師範院校,比如湖南省管理的湖南師範大學、廣東省管理的華南師範大學、江蘇省管理的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管理的首都師範大學等。不過今天我們不聊這些「雙一流」師範大學,而是談談這三所「非雙」(非「雙一流」)師範大學,他們實力強就業好,畢業生很容易進入體制內,認可度堪比「雙一流」,考上就是賺到。
  • 這8所雙非院校,被評為A類,實力不輸985
    2.第二梯隊:特色院校+優勢專業範圍:譬如財經類、政法類、師範類等,雖然綜合實力稍遜,但其優勢學科往往令名校側目,分數線同樣不輸985高校。3.第三梯隊:名校+弱勢專業(或新設專業)範圍:985、211院校中的弱勢專業,牌子夠硬,但專業實力稍遜,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
  • 河南省最好的三所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高,不輸985高校
    河南省是我國的教育大省,自古以來人才濟濟,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就超過了100萬,人數遠遠超過國內的其他省份,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河南省內卻沒有985大學,因此河南省的高考錄取分數都比較高,比如在今年河南高考一批次錄取中,700分都不能就讀清華、北大;這也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生源質量較好。
  • 國內這4所「非雙」大學備受高分考生追捧,認可度不輸985
    雖然大家都承認「雙一流」高校是國內公認的好大學,但大家也不否認,好大學並非都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特別是近些年部分地區湧現了幾所「年輕」的實力強校,它們不是「雙一流」高校,卻因為辦學模式新穎、師資力量強勁、校園國際化程度高而頗受高分考生歡迎。
  • 這10所非985的211高校,都有代表行業實力的專業,就業勝過985
    這10所非985的211高校,都有代表行業實力的專業,就業勝過985在我國除了實力很強大的39所985院校外,還有近100所的211高校,這些非985的211高校實力差別比較大,因為很多屬於照顧性的211,加之地理位置不甚理想
  • 這8所雙非院校被評為A類,實力不輸985
    第二梯隊:特色院校+優勢專業範圍:譬如財經類、政法類、師範類等,雖然綜合實力稍遜,但其優勢學科往往令名校側目,分數線同樣不輸985高校。適合人群:學習基礎中上,欲在專業上有所造詣的同學,穩中求勝。第三梯隊:名校+弱勢專業(或新設專業)範圍:985、211院校中的弱勢專業,牌子夠硬,但專業實力稍遜,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適合人群:實力較好,對名校有偏愛的考生。
  • 軟科發布最新排名,這兩所雙非院校表現不俗,實力不輸「985」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排名中,有兩所高校排名極為突出,已經超過許多「985工程」高校。它們是哈爾濱醫科大學和河北醫科大學。但是這兩所高校在全國排名並不是十分突出,為何排名也能這麼靠前呢?雙非院校實力一樣不弱,醫學專業更是堪比許多名校!在這兩所高校中,在這次雙一流建設中,更未入選雙一流高校建設的名單,為何實力還這麼強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強基計劃」招生:北大專業最多,吉大掉隊,三所985高校無緣
    三所985高校無緣「強基計劃」透過上述榜單不難看出,2020年試行「強基計劃」的高校共有36所,全部來自「985工程」,只不過沒有湖南大學、東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三所985高校。如果用「雙一流」的視角來看,36所「強基計劃」高校等同於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隱藏強校:這10所雙非大學,連續三年上榜中國百強大學
    能考上985、211等雙一流高校當然最好,但能考上的畢竟只是少數,對於成績沒那麼拔尖的中上成績考生,有一些隱藏的強校值得參考。對比三年的中國高校綜合評價排行榜,有一些高校連續三年位列百強。今天就一起來了解:隱藏強校:這10所雙非大學,連續三年上榜中國百強大學!
  • 這8所非211院校,被評為A+類,實力不輸985!
    2.第二梯隊:特色院校+強勢專業範圍:譬如財經類、政法類、師範類等,雖綜合實力稍遜,但其強勢學科往往令名校側目,分數線同樣不輸985高校。適用人群:學習基礎中上,欲在專業上有所造詣的同學,穩中求勝。3.第三梯隊:名牌大學+弱勢專業(或新設專業)範圍:985、211院校中的弱勢專業,牌子夠硬,但專業實力稍遜,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適用人群:實力較好,對名校有偏愛的考生。
  • 這8所雙非院校實力不輸985,但競爭小很多,容易上岸
    接下來給大家整理了特色院校強勢專業的幾所院校,雖然是雙非(非985,211),但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排名A類高校,專業實力不輸985。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是「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的體育學非常突出,與北京體育大學並列。
  • 北京這所低調的名校,擁有4個雙一流學科,綜合實力領跑非985
    北京擁有的雙一流高校全國最多,大家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些老牌名校早已耳熟能詳,但有一所學校雖然不是985,知名度可能也不如985,但該校擁有4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比不少985高校還出色,這所學校就是被譽為「鋼鐵搖籃」的北京科技大學。
  • 短短幾年就不輸985!這些「新型大學」強在哪?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本科生教育是從2014年才開始的,首批僅招收了不到300名本科生,而這首批招收的本科生中有超過80%畢業後繼續深造,本科深造率在「雙一流」高校中排第一。 國科大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無與倫比的本科生教育:有20多位院士給本科生上課;為本科生教授專業課的教師全都是正教授;本科生有機會在中科院各個研究所做科研實踐,有最尖端的儀器供他們使用…… 國科大原副校長席南華院士曾說「我們志在培養頂尖人才,而非一流大學」,一句話道破國科大的志向和抱負。
  • 這十四所非「雙一流」有學科排名進入全國前三
    從發布的數據看,各學科排名前三位的高校基本上都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不過,筆者在仔細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有十四所非「雙一流」建設高校有學科排名進入了全國前三,實力不容小覷!其中福建師範大學音樂與舞蹈學學科排名位列全國第一,表現極為搶鏡,堪稱黑馬。以下是「最好學科」排全國前三的十四所非「雙一流」建設高校詳細名單。
  • 這4所雙非院校,實力堪比雙一流,考上不虧
    很多同學對於大學的認識都存在一定誤區,認為只有985/211高校才是好大學。但是這種認識會讓同學們錯過一些綜合能力優秀的大學。很多大學實力不俗,但是由於種種條件限制未能入選985或者211工程。如果考生能夠進入這樣的高校讀書,未來的發展前途比985、211高校的學生差。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4所雙非院校,實力堪比雙一流高校,考上不虧。一、華東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聽名字也知道,這是一所以政法類專業為特色的高校。
  • 這三所非211大學憑啥入選雙一流?不靠政策,靠實力
    今天小編介紹的這三所大學成功入選雙一流,雖然不是211大學,但是依然實力不凡。非211大學入選雙一流學的有25所,有些人說不少大學的入選靠的是政策「照顧」,今天小編介紹的這三所,能入選真的靠的是實力。河南大學有著輝煌的歷史,即使在今天,河南大學也是進入前100強。河南大學有河南高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大學因為未能入選211,導致網絡上對河南大學惋惜的人很多,此次入選雙一流,堪稱實至名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是此次入選雙一流的25所非211中,少見的理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