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陽江市公安局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公安民警頭腦,引導全警追悟初心,增強黨員民警幹事創業的擔當精神。結合市委部署開展的「黨員亮身份、黨群心連心」活動,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多措並舉,推動廣大黨員民警亮身份、守初心、擔使命,在服務群眾中走在前、作表率、當先鋒。
深入開展主題教育 強化守初心擔使命意識
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梁進海帶領市局黨員領導幹部重溫入黨誓詞
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專題輔導報告會
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慶
七一黨的知識競賽
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
幹部集中學習研討班
組織領導幹部到陽春市潭簕村紅色展館
參觀學習
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
安保宣誓大會
舉辦「送黨課上漁船」主題黨日活動
先學先行,邀請原廣東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朱明健來市公安局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輔導報告會,積極提升教育層次;活化學習形式,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慶七一黨的知識競賽,掀起學習熱潮;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幹部集中學習研討班,發揮領導幹部學習的示範引領作用;組織領導幹部到陽春市潭簕村紅色展館參觀學習,詳細了解陽江市軍民革命史,從歷史當中找尋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宣誓大會,強化儀式感,提升民警的黨員意識、表率意識;舉辦「送黨課上漁船」主題黨日活動,在轄區漁民黨員群體中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設置黨員示範崗 有效提升服務質量
業務能手掛牌黨員示範崗
黨員民警上門為企業員工辦證
為切實提高公安窗口服務質量,充分發揮黨員民警在窗口服務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市公安局在各單位服務窗口設立「黨員示範崗」。掛牌人員必須是各單位業務能手、先進模範,實行佩戴黨徽、掛牌上崗,並將黨員服務示範崗位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服務範圍在標識牌上進行公示。
自活動開展以來,共在交警支隊車管所、出入境服務大廳、市看守所新設置「黨員示範崗」9個,黨員示範崗民警帶頭講服務,帶頭提升服務質量,以點帶面強化黨員民警的服務意識和崗位職責意識,用實際行動拉近警民關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
開展「七進」活動 全力解民難暖民心
梁進海同志(右二)走訪江城區金灣社區
市局各黨支部黨員民警廣泛深入對點村委社區
開展「萬警進萬家」暨「七進」主題宣傳黨日活動
積極開展「萬警進萬家」暨全市公安機關「七進」宣傳主題黨日活動,以主題黨日的形式,組織民警入戶走訪,拉近警民關係。
通過「七進」(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活動,指導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和治安防範工作,積極構建新型警企關係,深入學校開展預防青少年犯罪授課和整治學校周邊治安問題,切實做好護校安園工作,積極發動社區村委幹群參與「平安陽江」建設,收集對陽江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掃黑除惡」的犯罪線索,藉助人民群眾的智慧改進公安工作,走進尋常百姓家中,與百姓拉家常,積極聽民意、知民情,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努力維繫警民的魚水情誼。
樹立公安黨員模範 推動隊伍創先爭優
市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陳新興榮獲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陽春市公安局三甲派出所副所長袁容機獲評為全省人民滿意公務員
市局交警支隊民警謝家松獲評為第六屆「陽江好人」
深入挖掘各級公安機關湧現出的先進模範,積極展示先進模範信念堅定、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今年來,刑警支隊副支隊長陳新興榮獲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陽春市局三甲派出所副所長袁容機獲評為全省人民滿意公務員、交警支隊民警謝家松獲評為第六屆「陽江好人」,在全市公安機關營造出了學先進、爭先進、做先進的良好氛圍。
組織大型宣傳活動 積極拓展社會影響
舉辦第三屆禁毒文化節暨虎門銷煙180周年紀念日宣傳活動
舉辦全民禁毒健步行活動
舉辦2019年陽江市公安局警營開放日活動
舉辦「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主題公益騎行活動
舉辦「陽江好車主 百日無違法」活動
組織黨員民警開展各類社會活動、志願活動,激發了廣大黨員的責任感、榮譽感,通過開展政策宣傳教育、拓展公安機關社會影響力的形式達到緊密聯繫群眾、共建平安陽江的目的。
舉辦虎門銷煙180周年紀念日、全民禁毒健步行宣傳活動,拓寬全民禁毒戰爭的影響力;舉辦2019年市局警營開放日活動,積極與現場觀眾開展互動,展示十九大以來陽江市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以及放管服工作的重要成果;舉辦「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主題公益騎行活動,宣傳「全民健身」「綠色出行」「全民禁毒」等公益概念;舉辦「陽江好車主 百日無違法」活動,激勵廣大車主自覺遵守交規,安全行車、文明行車。
通過各項活動,市公安局把黨員的身份「亮」了出來,使黨員的作用「強」了起來,將黨員的形象"樹"了起來,進一步彰顯了黨員民警的示範帶頭作用,通過黨員亮身份、服務群眾、模範帶頭,營造出齊爭共創、奮力作為的良好氛圍。
編輯 | 林嘉栩
審核 | 陳明秀 陳計會 譚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