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大陸赴臺遊客同比減少44% 日月潭有商家一天只能賣出5條魚

2020-12-22 觀察者網

據新華網24日報導,臺灣觀光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陸赴臺遊客數量繼9月份同比下降近四成後,10月份擴大為同比下降44.3%。記者近日走訪了臺灣著名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景區,昔日遊客如雲的景象變得頗為冷清,許多旅遊業者和當地攤販紛紛訴苦:少了大陸遊客,這個冬天很難熬!而日月潭一家當地特色河鮮的餐廳老闆表示,現在一天最多就賣5條水庫魚。

遊客在觀賞臺北夜景(新華社)

數據顯示,10月份大陸赴臺遊客為21.5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的38.67萬人次下降了17.13萬人次。目前,大陸仍為臺灣第一大客源地。

臺灣業者指出,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不明朗,原本就減少的來臺陸客人數,在大陸遊客團「火燒車」事件後,更受衝擊。雖然10月來自其他地區的遊客有所增加,但仍不足以代替大陸遊客的減少。

另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交通部門數據顯示,今年9月兩岸航線的載客率下降到73.83%,為去年4月份以來的最低點。

臺灣業者認為,儘管兩岸航線在下滑,但今年1至9月的平均載客率為78.67%,仍高於國際航線和島內航線的水平,證明兩岸航線是臺航空公司賺錢的「金雞母」,但如今「越來越瘦」。目前,已有臺灣航空公司停飛了部分兩岸航線。

記者近日走訪了臺灣著名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景區,昔日遊客如雲的景象變得頗為冷清,不似往日繁盛的場面。陸客驟減導致臺灣各地市旅遊景點的住宿、餐飲、交通、伴手禮零售等相關產業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打擊。

11月的阿里山依然草木蔥蘢,只是遊客稀疏,不似往日繁盛的場面。紅色的小火車歷來是遊客到阿里山最喜歡乘坐的交通旅遊工具。記者在阿里山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內看到,20多個遊客正在候車。刻有「阿里山」字樣、供遊客蓋章紀念的印章鮮有人使用,油墨已幹,倒在一旁。小火車進站後,與過往每節車廂外排長隊不同,遊客零落地站在月臺,不慌不忙地上車,三三兩兩分布在各節車廂。

遊客在阿里山遊玩(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在阿里山火車站下面的商業街,十幾家商店擺滿了阿里山的土特產和紀念品,但街上鮮有遊客往來。一位50多歲的女老闆坐在商店外織著毛衣,見記者路過,她趕緊招呼道:「來看看,帶點土特產回去啦!這都是很好的!」

晚飯時分,阿里山火車站附近的餐館和商店老闆拿出飽滿的熱情吆喝攬客。在一家以接待陸客團餐為主的餐廳,偌大空間只有兩桌客人在用餐。餐廳老闆告訴記者,今年七八月旺季時客人也不到往年的一半,「現在是淡季,遊客更是少得可憐,真的是寒冬到了!」

深受大陸遊客喜愛的日月潭景區也同樣頗為冷清。在伊達邵碼頭旁一家當地特色河鮮的餐廳,老闆曹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大陸遊客多時,我一天能賣出近20條水庫魚。現在一天能賣5條就謝天謝地了。」

碼頭附近的小吃、購物一條街上店鋪林立,卻見不到熙熙攘攘的遊客。部分商店乾脆關門歇業。還在營業的商店裡,店主大多也在打發時間。

在日月潭,僅有四五條客輪在運營,其他則停在碼頭。一位林姓碼頭管理員說:「以前哪裡是這個樣子,大陸遊客超多,湖裡的遊艇完全跑得停不下來。」

一位經營阿里山、日月潭旅遊路線的呂姓旅遊車業者談起近來的生意,皺起眉頭,長嘆生意慘澹。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以來,大陸遊客數量銳減,他的業務也隨之淨減近四成。

「不僅我一家,整個旅遊車行業都苦不堪言!」呂先生對記者說,「你看看這一路上路邊停靠旅遊車的車位,十有八九都是空的。」記者下車時,他熱情地遞上名片:「如果有朋友來臺灣玩需要包車,麻煩推薦一下我們。」

阿里山、日月潭是臺灣旅遊業近幾個月來的一個縮影。根據臺灣觀光部門統計,平均每名陸客每天在臺消費227美元,陸客驟減導致臺灣各地市旅遊景點的住宿、餐飲、交通、伴手禮零售等相關產業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打擊。9月,旅遊業者在臺北舉行大規模遊行,要求當局正視兩岸問題,解決旅遊業的困境。但由於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上的態度始終沒有發生積極轉變的跡象,業者心憂臺灣旅遊業的寒冬還將持續。

相關焦點

  • 臺灣阿里山日月潭景區遊客稀疏,有商家一天只能賣出5條魚
    臺灣阿里山日月潭景區遊客稀疏,有商家一天只能賣出5條魚 劉劼 付敏/新華社 2016-11-24 19:01 來源:澎湃新聞
  • 少了大陸遊客,這個冬天不好過——阿里山、日月潭見聞
    日電(記者劉劼 付敏)記者近日走訪了臺灣著名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景區,昔日遊客如雲的景象變得頗為冷清,許多旅遊業者和當地攤販紛紛訴苦:少了大陸遊客,這個冬天很難熬!  民進黨當局執政半年來一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政治基礎,致使兩岸原本熱絡的人員往來趨冷,加上「7·19」火燒遊覽車事件的負面觀感,大陸來臺旅客人數不斷下降,僅10月就同比減少44%,因而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便是臺灣旅遊業和相關行業。  11月的阿里山依然草木蔥蘢,只是遊客稀疏,不似往日繁盛的場面。紅色的小火車歷來是遊客到阿里山最喜歡乘坐的交通旅遊工具。
  • 日月潭邊嘆冷暖 大陸遊客減少影響臺灣經濟
    日月潭邊嘆冷暖——大陸遊客減少對臺灣經濟的影響組稿之一  新華社臺北9月21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如果生意繼續冷清下去,明年我可能就要關店不幹了。」談到未來,在日月潭經營一家民宿的沈翔潤一臉無奈。  沈翔潤曾在臺北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約6年前,他與家人在伊達邵遊船碼頭附近開設了一家中高端民宿。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微信公眾號「直通臺灣」 2016-03-2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
  • 大陸遊客銳減 日月潭船家周休5日
    原標題:大陸遊客銳減 日月潭船家周休5日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陸遊客銳減,日月潭商家也叫苦,遊艇業者從周休2日變周休3日到5日,甚至擬放「無薪假」應變。過去日平均湧進逾6000名大陸遊客的蘇澳新站,為保證運力,每天加開6班車,但受到大陸遊客銳減影響,臺灣「鐵路局」將評估停駛加班車。
  • 臺灣阿里山、日月潭遊記:風景如畫 商家盼客增
    中新社臺北2月11日電 題:阿里山、日月潭遊記:風景如畫 商家盼客增  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  近日,記者乘車前往阿里山、日月潭,感受傳說中的美。  幾經轉乘,趕上了從嘉義到阿里山的末班客車。沿山而上,雲霧隨行。從窗外望去,遠處群山被雲霧輕擁環繞,層巒起伏、綿柔朦朧。
  • 臺灣日月潭大陸遊客銳減 怪只能怪蔡當局
    來源:新華社臺灣南投縣:日月潭風光(資料圖 視覺中國)新華社臺北6月9日電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發布最新統計,聞名遐邇的日月潭大陸遊客銳減,2018年僅有83萬人次,比2014年的225萬人次減少近三分之二。
  • 大陸遊客赴臺遊究竟給臺灣帶來了什麼?
    旅館夜市受益多據島內相關部門統計,大陸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入臺旅遊團絡繹不絕,數千大陸遊客聚集日月潭與臺灣民眾「齊望明月、共度中秋」,更是引人關注。島內業者預測,從此次 「十一」長假陸客入臺暴增來看,陸客赴臺遊將迎來另一波熱潮。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一年多來,到底誰受益最大?
  • 日月潭大陸遊客銳減
    新華社臺北6月9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發布最新統計,聞名遐邇的日月潭大陸遊客銳減,2018年僅有83萬人次,比2014年的225萬人次減少近三分之二。水利署統計2014-2018年全臺灣主要10座觀光水庫園區遊客人次,2018年總參觀遊客約920萬人次,比起2014年的約1096萬人次,減少了170多萬人次,減幅達16%,也是連續3年總入園人數低於千萬人次。此間媒體用「榮景不再」來形容其中拖累最大的位於南投縣的日月潭水庫園區。
  • 壹讀:十一假期,大陸遊客吃茶葉蛋吃到日月潭
    以下為《壹讀》文章《十一假期,大陸遊客吃茶葉蛋吃到日月潭》(文/馬軍)我在臺灣念書不到一個月,恰逢大陸的十月黃金周長假。我媽打電話問我,臺灣黃金周放幾天假,我笑了一下,對老娘說:「你自己想想呢?」幾秒鐘後,我媽恍然大悟道:「哦,他們不過黃金周啊」。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大陸遊客減少致酒店歇業 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
    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日月潭為陸客最愛的臺灣旅遊景點之一,如今陸客大幅減少。苗秋菊攝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導致的成本增加,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度假酒店近日關門歇業。
  • 臺灣飛機失事 盤點大陸遊客赴臺旅遊傷亡事故
    今天(4日)上午10點半,臺灣復興航空客機墜河。機上有53名乘客,5名機組人員。據臺灣災害應變中心最新消息,截至今晚22時,臺灣復興航空班機事故共尋獲40人,送醫15人,死亡25人。旅客中有大陸乘客31名,其中已知6人罹難,3人受傷。
  • 日月潭碼頭因霧封閉 大陸遊客冒險搭船遊湖(圖)
    原標題:日月潭碼頭因霧封閉 大陸遊客冒險搭船遊湖(圖)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臺灣TVBS新聞網報導,冷氣團侵襲,臺灣南投日月潭一片霧茫茫,能見度不到30米。所有碼頭宣布封閉,一大早20多輛載著大陸遊客的遊覽車先後抵達,從今天清晨到中午10點,總計有500多名大陸遊客受影響敗興而歸;但碼頭封閉,卻有大陸遊客一早搭船上岸,疑似是趁清晨碼頭未封閉前不顧濃霧危險搭船遊湖。   報導稱,日月潭碼頭一片霧茫茫,能見度不到30米。為避免發生船隻相撞意外,日月潭碼頭全部封閉。
  • 赴臺自由行陸客2月起歸零 臺媒估每月損失10億元觀光收入
    今年1月陸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更嚴重的是,由於大陸去年核發的最後一批赴臺自由行籤證到本月底期滿失效,從2月起,赴臺自由行陸客將開始「歸零」,以每月減少10萬人次估算,每月臺灣損失約新臺幣45億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觀光外匯收入。
  • 十一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臺當局的「秋冬補助」補得住?
    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10月1日至7日平均每天接待大陸遊客3470人,相比以往「十一」長假日均突破萬人的景況,僅剩約1/3,創開放大陸遊客赴臺11年來最低紀錄。島內輿論及業者直言,民進黨當局的言行導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最終只會讓觀光業淪為陪葬品。
  •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赴臺大陸遊客一年減少145.6萬人次 損失超600億...
    業者:快要活不下去了統計顯示,去年5月蔡英文上臺至今年4月底,赴臺陸客人數為287.4萬人次,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業者表示因大陸遊客減少生意慘澹,「已經快活不下去」,要求臺當局將老舊車輛以市價買回去。官員:兩岸關係不佳所致臺當局官員說,因為兩岸關係不佳,大陸遊客減少來臺,這一兩年紛紛轉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旅遊。目前團客和個人遊的陸客每天限額各為5000人,但實際來臺人數團客為限額的四成,個人遊為限額的五成。
  • 受《旅遊法》影響 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漸趨兩極化
    大陸《旅遊法》自10月1日實施以來已過了一個多月,受到相關影響,陸客赴臺遊情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而臺灣觀光部門、旅遊業者,以及受「禁止定點購物」影響較大的購物商店,也都紛紛出招或轉型應對。與此同時,針對日益增長的自由行陸客部分,島內業者越加重視,並細緻地發現其呈現出了「兩極化」現象,「自由行將越來越深入,客人享受和要求也會越來越多,當然,我們也必須做出調整去適應」。
  • 大陸遊客赴臺團籤下月禁止?
    2010年4月18日,臺灣阿里山公路83.5公裡處,發生小型巴士與旅遊車對撞車禍,造成10名來自北京的遊客分受輕、重傷,其中5人傷勢較嚴重,轉送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急救中。2010年10月21日,因暴雨引發蘇花公路大面積坍塌,249名大陸旅客受困,20名大陸遊客死亡。
  • 看好大陸遊客市場臺炒熱「日月潭概念股」
    中國臺灣網7月29日消息臺灣業者普遍看好大陸遊客赴臺觀光所帶來的商機,特別是在大陸早已享負盛名的日月潭旅遊景區。據臺灣媒體報導,與日月潭旅遊有關的商機已被炒熱,形成「日月潭概念股」。  據報導,這個「日月潭概念股」其實就是因應大陸遊客觀光的商機所形成的觀光類股,包括飯店、度假遊樂區,以及交通、食宿、購物和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