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 隴南興
——我市教育工作發展綜述
「我認為,隴南學子不必去羨慕大都市的教育資源,在隴南上學的我們不比任何其他地方的學生差。」今年以654分的好成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的隴南一中學生張思源堅定地說。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市縣區教育局和各學校實實在在抓教育質量,給孩子們提供了越來越好的學習環境。」武都區學生家長牛彩紅如是說。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教育興則隴南興,教育強則隴南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持續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促公平、抓質量,隴南教育實現全面快速發展。
抓基礎破難題,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和指示精神,在隴南得到了深入的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持之以恆抓基礎,多措並舉提質量,想方設法破難題,用心用情促發展,教育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夯實,教師隊伍和教育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區學校大班額等問題有效破解,普通高考成績一年一個臺階,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一方面,我們構建起了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馮醒民介紹,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市縣區財政每年足額保障教育發展基本資金,市財政還每年專門為教育發展安排2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特別是在今年市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足額落實了教育發展專項資金2200萬元。
另一方面,強化教育工作考核,重獎質量先進學校和優秀教師,多措並舉抓教育質量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市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逐年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為普通高中輸送的優質生源一年比一年多;普通高考成績連年攀升,今年全市高考文化課和音體美特長專業考生一本上線人數又創歷史新高;省級示範性高中市一中教育教學質量更是逐年快速提升,近幾年特別是今年武都區外志願到市一中上學的學生多達3000人。
與此同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目前,全市各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建立了足球隊、籃球隊、武術隊、舞蹈隊、管樂隊、合唱隊等教學社團,每年舉辦各類運動會、師生藝術展演活動和美育「一節一賽一交流」活動,武都城區許多小學還開設了遊泳課。我市中學生代表團去年參加全省中運會,更獲得4金5銀9銅共18枚獎牌的好成績,還打破了兩項省中運會紀錄。
「特別是全市9縣區今年全部達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標準,城鄉學校的硬體基礎條件差異縮小,師資等軟體的差異也隨著教育信息化發展將得到解決。」馮醒民說,近年來,我市各縣區統籌解決進城擇校上學和城區大班額問題,武都城區新增江北小學、城關小學,增加了10000多個小學學位,市實驗小學新校區在原教育學院地址建成後,還將增加2000多個小學學位,這既化解了武都城區小學大班額,又滿足了一部分進城上學學生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不斷完善管理和激勵機制體制,制定出臺了惠及全體教師的利好政策,持續大力提高教師待遇和地位,全市湧現出了一大批名教師、名校長、優秀教師和特級教師,建成了四級骨幹教師梯隊,鍛造了一支紮根隴南、無私奉獻的師資隊伍。
「網際網路+教育」,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讀好書
全市所有學校全部接入網際網路,「班班通」設備和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實現全覆蓋;
2.2萬多名教師和3萬多名學生在隴南市教育城域網雲平臺開通了網絡學習空間,城區優質學校與200多所農村小學開通了同步課堂、名師課堂、專遞課堂;
7所高中利用網絡嫁接了成都七中、青島二中等市外學校優質課堂教育資源;
創客教育在隴南學校落地生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市以「網際網路+教育」為主要舉措,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步伐,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在緊盯未來發展、制定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建設標準的基礎上,我市加大建設力度,著力夯實『網際網路+教育』基礎。」馮醒民介紹道。
——通過自籌撬動資金、爭取通信運營商投入,利用「全面改薄」項目等加大教育信息化硬體建設投入,持續推進以「三通兩平臺」為主要標誌的各項教育信息化建設,在全省率先建成集視頻培訓、空間應用、大數據分析、仿真實驗、綜合辦公、網絡名師工作室六大服務系統為一體的隴南教育城域網雲平臺和隴南市高考志願填報大數據分析平臺。
——開展學校聯網攻堅行動,全市學校寬帶網絡「校校通」接入率達到85%以上,有1520所學校接入網際網路,85所城鎮學校實現了校園無線網覆蓋,500個農村偏遠學校及教學點接入網絡。全市9100個教室接入網絡,使用優質資源的班級數7800個,達到70%以上。
——不斷完善隴南市教育城域網雲平臺,該平臺擁有各類公共教育資源39萬個,區域資源3436個,註冊用戶13萬人,部署網絡閱卷系統140多套,接入學校1079所,學校虛擬公共服務平臺開通使用率達到60.3%以上,教育信息化基礎支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同時,深入推廣應用。先後組織開展培訓應用,累計培訓市縣區教育部門管理人員、中小學教師、校長2萬多人次,培養教育信息化示範引領人才3200多名,轉變了觀念理念。
強化課前、課堂和課後應用。市內許多學校之間、我市學校與省外學校都陸續開設同步課堂,市內「1+N」同步課堂推行「市直學校帶縣區學校、城區學校帶農村學校、中心學校帶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等「結對、定點」方式,市內大部分高中學校與省外青島、成都等地的優質學校實現同步互動,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同步互動教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主推教育教學管理應用。市縣區教育部門帶頭推進管理信息化,提升教育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行OA綜合辦公系統,建成了集遠程教研、遠程教學、應急指揮、視頻培訓會議等功能的隴南市教育信息化展示及監控平臺。
……
「我市堅持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源源不斷地把優質教育資源推送到各級各類薄弱學校,解決了農村教師數量特別是專業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提高了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的教學質量,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辦學差距,讓全市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的教育,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馮醒民說道。
教育扶貧,確保一個孩子都不能少
在剛剛召開的全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暨市長教育獎學金頒獎儀式上,市政府分情況專門對楊明霞等4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優秀普通高中畢業生獎勵獎金各1.3萬元,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奮進,爭取在今後的學習中再創佳績。
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志。
隴南是全國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典型代表,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504所,在校學生503567人,其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有165063人,佔學生總數的32.78%。
近年來,我市緊緊聚焦目標,把教育扶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層層靠實工作責任,多層面綜合發力,紮實推進。
特別是市政府把控輟保學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專門下發通知安排部署,強化督導檢查,建立了教育扶貧會商制度、季度縣區專項工作報告制度、重點縣區學校督導檢查制度、市教育部門領導義務教育有保障包抓工作制度,層層靠實工作責任,採取「政教雙線」控輟,實施「一生一案」保學,組織相關部門開展控輟保學「衝刺清零」行動,比對核實相關數據,勸返失輟學少年兒童1912人,輟學學生動態清「零」。
同時,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精準扶貧資助政策,建立了覆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做到了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全市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實施各類資助項目10個,累計資助學生總數達39.4萬人次,發放補助資金2.48億元,春季學期各項資助資金發放如期完成。
今年,市政府還安排各部門駐縣區進行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市教育局抽調27人組建了9個駐縣教育脫貧工作組,從4月中旬到6月底駐縣區,不光掛牌督戰而且參與作戰,幫助縣區和學校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思路和辦法,協調相關部門配合做好工作,確保教育脫貧各項任務按期全部完成。
截至今年5月底,最新一輪信息動態摸底,全市現有在冊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370332人,其中縣域內就讀330065人、縣域外就讀30955人、初中畢業未繼續接受教育8740人、評估認定不具備接受義務教育能力的重度殘疾兒童572人,無一人失學輟學,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7.64%。
「隴南的長遠發展,究其根本是人的發展。讓隴南的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能成才,既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廣大家長的共同心願。」市委書記孫雪濤強調。
下一步,我市將一以貫之地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立足隴南實際辦教育,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全方位、系統化、大力度推進隴南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文/記者韓縣銀 圖 /記者李董)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寫在第36個教師節之際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在這個滿載收穫、充滿感恩的季節裡,我們滿懷喜悅地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值此佳節,我們謹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線的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老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隴南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隴南歷來尊師重教、崇文尚學,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辦學理念不斷創新,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發展理念,深度落實「433」重點工作,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了引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不遇的暴洪災害面前,隴南287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是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回顧隴南這些年走過的路,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隴南的長遠發展,究其根本是人的發展,靠的是人的素質提升。
砥礪奮進新時代,天道酬勤啟新徵。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考卷」,人才是關鍵,教育是根本。讓隴南的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能成才,既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廣大家長的共同心願。
我們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發展、謀教育就是謀未來的思想,一以貫之地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立足隴南實際,學習外地經驗,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全方位、系統化、大力度推進隴南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繼續為教育事業發展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讓廣大教師安心任教、熱心從教、舒心執教、靜心研教,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讓人羨慕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