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別稱「中國科技城」,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
自漢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漢設置涪縣以來,綿陽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歷來為州郡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邊堆山遺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夏王朝的締造者大禹的誕生地。
越王樓
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龜山之巔,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任綿州刺史時所建,始建於唐高宗顯慶年間。越王樓是天下詩文收錄最豐富的名樓,共收錄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陸遊等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黃鶴樓112篇,滕王閣86篇,嶽陽樓、鸛鵲樓雖有名詩文,但並不多)。
李白故裡
位於四川省綿陽江油市青蓮鎮,李白故裡江油旅遊資源豐富:有李白紀念館、李白故居、海燈武館、太白碑林、粉竹樓、太白公園、竇圌山、佛爺洞、白龍宮、金光洞、觀霧山、養馬峽、蒲家溝、青林口紅色旅遊景區等。其中青蓮鎮李白故裡、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
李白自幼好詩善賦、學道習劍,在故鄉留下了三十多處遺蹟遺址,眾多軼聞傳說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七曲山
位於梓潼縣城北,古稱「尼陳山」。天寶十五年,唐玄宗幸蜀途經此山時,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細雨霏微七曲旋,郎當有聲哀玉環」的詩句,從此「七曲」之名便名揚天下,更是被道教譽為「天下第九座名山」。
自古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門」之稱,建築輝宏。七曲山大廟始建於晉,整個大廟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為文昌宮和關帝廟的總稱,由23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群所組成七曲山大廟較完整地展現了從元代到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現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
位於中國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城中部,報恩寺是明朝勅修寺院,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五年,在明正統十一年旨準改建為 「報恩寺」,於天順四年(1460)建成。
2020年2月,綿陽市發改委向旅遊景區、綿陽博物館等文旅單位發出倡議,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參觀遊覽政策,提供系列免費貼心服務,報恩寺等綿陽市17個景區自恢復運營之日起一年內,對醫務工作者實施免門票的優惠政策,醫務工作者持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遊覽。
據說,全寺一共有大大小小9999條龍。報恩寺內還有世界最大的轉經筒之一,而且這是世界最大的轉經筒中唯一可以轉動的。報恩寺原為王璽私自修建的深山皇宮,後被皇帝查知,才匆忙搬來佛像,逃過一劫。但由於太過匆忙,導致寺內佛像的擺放有些錯亂,殿內有一塊極其珍貴的金絲楠木,上面刻著「當今皇帝萬萬歲」,這使得報恩寺基本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逃過歷史上的劫難。全寺是純木質結構,不用一顆釘子,卻能完整保存600多年。
本期小編就帶大家到這裡,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告訴小編哦,旅遊攻略就找小編,小編帶你上高速,跟著小編不迷路,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