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換我帶戶外,和娃娃度過了快樂的傍晚倆小時。
一個球,一片草,一個滑梯,三兩夥伴,足矣。
孩子們會重複性的做同一件事情做許久都不會膩。
小美好見到一個姐姐,就一直不停的喊著:姐姐,姐姐……姐姐每次都會耐心的來到她身邊陪他或者幫助他。我見「姐姐」因為玩耍的幅度太大都露腰了,便前去幫她整理衣服,她給了我一個溫暖到爆的微笑,讓我至此都難忘。
也不知是我內心的至善被挖掘出來了,還是投入真正的教育後,心靈變得柔軟了,總之,見到每一個孩子,熟悉的、陌生的,都有莫名的助他之欲,幻想著他們未來種種美好的樣子。
想著,未來都在他們手裡了,不免也會有一些感懷:他們擁有的,我們不曾體味。而他們沒有的,我們卻深深眷戀過。人類,亟待修正,而何以從他們開始?又可以怎麼樣去開始?或者,至今從未開始過?
教育的洪流似乎偏了河道,又填挖出太多的暗渠,而恰巧被我們這輩人玩的精疲力盡卻又不亦說乎。
想起嫻兒媽媽的那句話:孩子的起跑線其實就是父母的認知。
回歸本源,修識正念,行善利他,其為良知。
煉吧,生命,本該是自我雕琢和鑄造。
枝掃落葉聲似海,
腳踏裂土心自在。
撥雲見霧徒卑悔,
收神坐賞雲中愛。
.
我把雙耳扎進枯葉堆裡,輕輕的搖動,在脆亮的韻律裡,迷失了。
.
初秋,大多是繁盛的收穫。
但也一定會有悲傷於清晨傍晚時划過。
不然,葉子不會在夜間顫動,
像是定好了日子,
趕在在寒霜撲面前隕落。
.
我該用雲上一樣透淨的愛,
去給它們關懷。
因,唯有它們的涅槃重生,
才召回我退場許久的幡悟。
午睡時,我對小美好說:「你知道嗎?我今天要寫第500篇日記了,媽媽已經堅持寫了500天啦!」
小美好親了我一下說:「哇!加油!」
記得我上午蜷在沙發迷迷糊糊的,請求他幫忙拿一個綠色的被子。他說:「等我修完車的啊。」後來,我沒做聲,默默等。他修完車,跑去別的房間給我拿了個粉色小蘑菇的薄被,我說:「謝謝你,可是我不想蓋這個。」他說:「這個挺好呀,你蓋上去,感受一下,你感受一下。」我……我還能說啥……
晚上因為我多看了會兒書,就比平常晚哄睡了半個小時。他躺在我懷裡,一直嘴裡不停的念叨,我有點過晚哄睡的焦慮上頭,就稍微嚴厲的對他說:「不再有聲音了,要睡覺了。」他卻說:「你生氣了嗎?你為什麼生氣啊?你能不能不生氣了?……」我……還能說啥……摸摸頭,親親臉,睡吧……哈哈……
下午和寧寧玩了一小時,倆人的場極其舒緩。夜幕降臨時,回家帶著小美好一起緊急又有序的出餐。先出小美好的,再出隊友的,出完,自己肚子也咕咕叫了,合計了一下,餓著吧。雖然鍋裡還有一鍋雜糧飯,但還是沒啥食慾,就是想享受一下餓的感覺。
休息一下,田有休耕,方得豐登。
身心靈的共修,需要身心靈的適休做護航。
500天的堅持裡,滿載的是我對生活的期盼與熱愛;充盈的是我對他人的責任和對自我的反覆修正。
這個過程中,我收穫最大的,是生活對我的激勵。由此,「考驗」也就不再那麼清晰。因為,我心已韌毅無比,我可以把我的所有都交給它,聽從它的驅使並享受它的引領了。
感恩,每一個遇見。
尤其感恩,第一篇生活錄之後的遇見以及所有的「重新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