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機分子為什麼總是「左旋」是偶然產生的嗎?

2020-12-22 宇宙的狂想曲

左旋電子在破壞某些有機分子方面顯示出比其鏡像電子更迅速的性能。

在一項耗費13年時間才得以完成的實驗中,物理學家發現一些跡象,說明生命的非對稱性(即大多數生化分子的左旋或右旋)可能是由早期進化中核衰變產生的電子所致。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電子破壞某些有機分子的頻率稍高於破壞自己鏡像的頻率。

許多有機分子,包括葡萄糖和多數生物胺基酸,都是手性分子,也就是說,它們與自己的鏡像分子不同,就像左手和右手的手套那樣。在這種情況下,生命傾向於一貫使用的做法,例如,DNA雙螺旋結構的標準形式總是右旋。但是,有機分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傾向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許多科學家認為這個選擇僅僅是一種偶然。在一個充滿了有機化合物的溫暖小池塘裡,生命也許就在這裡誕生了。因為統計上的意外,一個化合物的兩種版本在相對量上出現了小小的失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小小的失衡擴大了。

可是,自然法則裡的一種非對稱性使得人們困惑不解,不知道是否有某些物理現象在生命的早期破壞它的平衡。人們知道,核衰變中涉及的弱核力是唯一具有手性傾向的自然力:在被稱為亞原子β衰變的過程中產生的電子總是左旋。這就意味著它們的自旋總是和電子運動的方向相反。這種自旋是一種量子屬性,類似條形磁鐵的磁化。

1967年,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威士德和環境科學家蒂洛·烏布裡希提出,這些所謂的自旋極化電子產生的光子可能破壞的一類分子多於另一類,因而導致了失衡;這些自旋極化電子是放射性物質或大氣中宇宙射線粒子的衰變所致。有些物理學家因此認為,電子本身可能就是非對稱性的原因。

但是,研究電子或光子破壞一類分子優先於其鏡像的化學過程收效甚微,很多實驗結果被證明不可能再現。在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的化學物理學家蒂莫西·蓋伊所做的幾次實驗中,電子手性產生了手性失衡,但仍不能確定隱藏其後的化學過程。蓋伊認為,查明這個隱藏的化學反應將有助於科學家排除一些被認為可能的因素,更好地理解其後的物理學原理。

不能著急

蓋伊和他的同事、物理學家德雷林·瓊用低能自旋極化電子射擊一種溴代樟腦氣體,這種溴代樟腦是在一些地方用作鎮靜劑的有機化合物。在反應中,有些電子被溴代樟腦氣體的分子捕獲,然後被激活,之後分子分裂產生了溴離子和其他高活性化合物。通過測量其產生的離子流,研究人員能夠看到每個電子偏手性反應的發生頻率。

他們發現,左旋溴代樟腦氣體分子與右旋電子反應的可能性比它與左旋電子反應的可能性略大。如果使用右旋溴代樟腦氣體分子,則情況剛好相反,偏好的方向在最低能量狀態翻轉,從而引起相反的非對稱性。

在所有情況下,非對稱性微小但持續不斷,就像拋硬幣。德雷林說:「非對稱性的規模就像接連不斷地拋20000枚硬幣,平均10003枚是反面朝上,而9997枚是正面朝上。」

德雷林說,這一實驗在許多年後可望成功,其中的關鍵是低速運動的電子,因為這種相互作用需要的時間更長。

這個實驗為手性為什麼會過度提供了一種理論解釋。

法國尼斯·索菲亞·安提波利斯大學的分析化學家烏韋·梅耶亨裡奇認為,自旋極化電子能夠將其非對稱性傳輸給有機分子的想法非常引人注目。蓋伊和德雷林觀察到的那種微小變化最終將被擴大,影響到生命化學的整體,不過這種擴大有已知的機制。他說:「在我看來,主要問題不是放大的過程,而是對手性對稱的初次破壞。」

梅耶亨裡奇說,他希望看到與生命的起源相關的可重複的手性分子實驗,例如與胺基酸相關,這樣就能夠看到左旋電子是否產生相同效果。

始因

即使自旋極化電子使生命具有手性選擇性,目前仍不清楚這些電子是由什麼產生的。β粒子的來源包括磷-32衰變成硫-32或μ介子(是宇宙射線粒子轟擊大氣時衰變鏈最後產生的基本粒子)衰變。在這兩種情況下,電子的運行速度比蓋伊的實驗快得多。但他表示,電子在不失去其手性的條件下是可能實現減速的。

伊利諾州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化學家理察·羅森伯格說,速度較慢的左旋電子不是通過β衰變產生的,而是通過其他方式產生的。2018年,他和他的團隊證明,利用X射線照射一層磁化鐵也可以產生手性傾向,證明了手性也有可能在附著於塵埃雲或彗星的磁化粒子上的分子中產生。

蓋伊及其同事聲稱,他們打算利用其他類型的樟腦分子進行實驗,來了解電子的自旋如何確定兩個手性分子的傾向。

梅耶亨裡奇說,有機分子與左旋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不是解釋生命的手性非對稱性的唯一可能。他提出了另一種可能,即大氣和中子星中光的散射產生了圓偏振光。梅耶亨裡奇及其同事證明,這種光可以將其偏手性傳遞到胺基酸裡。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家勞倫斯·巴隆補充道:「即使證明了一種常見物理現象如何傾向於左旋胺基酸而非右旋胺基酸,仍然不能說明生命進化的方式。現在還沒有有效的辦法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確切答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弱核力導致生命體出現不對稱性—新聞—科學網
  • 自然界中的螺旋式和左旋右旋現象
    也就是物理學經常提起的左旋原則和右旋原則,中學的物理學課本就有關於電磁曲線的左手原則和右手原則。左旋與右旋是指有機化合物的對映體對偏振光中分別使光向反時針或順時針方向旋轉。會令偏振光左旋或右旋的異構體會被稱為左旋體和右旋體。在有機化學中,通常用(-)表示左旋,(+)表示右旋。大自然裡充滿了各種各樣有趣的現象,「左旋」和「右旋」,就是這些現象之一。比如,牽牛花的藤總是向右旋轉著往上長的,這種右旋,科學上叫做「順時針方向」。
  • 體手性分子成功合成:化學家創造生命的起點?
    圖3 互為鏡像的兩種沙利度胺[4]當人們認識到一對手性分子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時,科學家們就開始追求獲得手性專一的產物:比如只要R構型或者只要S構型的分子。許多分離手性分子的技術由此發展起來,而另一類研究——合成獲得手性專一的產物——也成了不少有機化學家的興趣所在。
  • 隕石發現古老有機分子,或證生命原材料來自外太空
    ,包括一些生命所使用的有機分子。 研究至今,我們知道生命的生物化學過程取決於有機化合物,即含有碳和氫的分子,當中還可能包含氧、氮和其他元素。但有機分子也可以通過非生物過程生成,並不一定是生命存在的標誌。
  • 隕石中發現有機分子的關鍵構件
    來自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發現,在隕石中存在一種關鍵的有機分子,它可能被用來構建其他有機分子,包括一些生命使用的有機分子。這一發現驗證了地外環境中有機化合物形成的理論。生命是運行在有機化合物上的,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和氫的分子,其中還可能包括氧、氮和其他元素。
  • 從右旋DNA說起——DNA雙螺旋為什麼大多是右旋?
    可是你知道嗎?我看到科普文章或者科技新聞上面左旋DNA的配圖也是這種感覺。 DNA雙螺旋大多是右旋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DNA雙螺旋大多是右旋的,為什麼左旋DNA和右旋DNA看上去並不是對稱的關係?
  • 左旋胺基酸起源之謎:或與早期太陽光照有關
    左旋胺基酸起源之謎:或與早期太陽光照有關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地球上的胺基酸幾乎都是左旋,作為生命組成的基本單位,20多種胺基酸幾乎都具有手性的特點,除了極少數生物體內存在右旋胺基酸外,其餘的地球生物都是以左旋胺基酸為主,可以認為地球生物幾乎都是「左撇子」。
  • 生命從哪裡來?宇宙產生生命概率是幾乎不可能,但是生命就在這裡
    畢竟現在的科學家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了一些星雲中存在著有機分子。如胺基酸、嘌呤(一種有機物分子,對人體的能量供應和代謝起重要最庸的物質)、嘧啶(也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等。另外對彗星和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的研究也發現了超過100中的胺基酸分子。大家都知道胺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而蛋白質又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宇宙存在這些有機分子,它們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落到地球上,為地球生命的產生帶來了基本的原材料。
  • 健身補劑系列之五 左旋肉鹼是真正的減脂神劑嗎?
    如果正確服用,左旋肉鹼可以促進你的訓練和改善體質嗎?在健身房,這意味著更多的耐力和更大的泵感。在鏡子裡,想像自己有更多的肌肉和更少的脂肪。不管你對左旋肉鹼有多少了解,先要說明一點,那就是使用它是安全的。不要害怕左旋肉鹼。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使用它,它將是你健身過程中一個很好的「工具」。
  • 「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了有機分子
    在太空中發布了「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了有機分子的消息,這真是太酷了。「好奇」號火星車發現了一種名為噻吩的有機分子,這種分子在地球上與生物系統有關。它們是否能證明火星上曾經存在微生物呢?這是火星,地球的鄰星,這是通過「好奇」號火星車的機器人眼睛拍攝下來的。
  • 希瑪仕左旋VC,常見問題整理!
    1、C’smax左旋C和市面其他C有什麼區別? 目前市面上的左旋C產品主要有三大類: 第一類是粉末狀維生素C,粉末狀維生素C不管多小(包括納米顆粒),皮膚都不能直接吸收,只有溶解成分子狀態皮膚才能吸收。
  • 消費者投訴左旋咖啡減肥沒有用 左旋肉鹼咖啡效果查看消費者評論
    自從何炅推薦卡芭娜左旋360減肥咖啡以來,很多年輕的女性朋友把瘦身願望寄託給了左旋咖啡,但是近期有消費者在網上發言稱左旋咖啡減肥是騙人的根本沒用,這讓很多消費者犯了嘀咕,卡芭娜左旋肉鹼360減肥咖啡到底怎麼樣,左旋360減肥咖啡有副作用嗎?為什麼有消費者稱左旋咖啡沒用呢?
  • 減肥產品排行榜 露卡素左旋肉鹼成銷售冠軍
    左旋肉鹼又稱左旋卡尼丁,是一種天然產生的胺基酸,它能將脂肪輸送給肌肉細胞消耗、變成可使用的能量,也就是它可以幫助脂肪燃燒、增加耐力,是脂肪代謝的重要成分。如果身體缺少了左旋肉鹼,脂肪就不能正常代謝而堆積;不過正常人體內都有足夠的左旋肉鹼,足以應付脂肪代謝。   有一種減肥產品正風靡全國!
  • 意外還是偶然?
    「雙胞胎」論文的出現通常是偶然的,但是這種偶然事件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偶然孿生,如果兩個研究小組在同一個問題上開展工作,但是沒有意識到其他小組在同一想法上取得進展,並在大約同一時間實現其目標,則會發生偶然的孿生現象。
  • 700光年外太空發現迄今最複雜有機分子(寰宇探索)
    近日,來自法國的一家天文學研究機構和德克薩斯大學的天文學家,在星際介質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有機分子:蒽(anthracene)。這種有機分子以碳環結構為骨架,是在700光年之外的星際介質中發現的。這種有機分子處於前生命階段。
  • 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
    相信有不少高血壓朋友在吃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下文簡稱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下文簡稱左旋氨氯地平)有什麼區別?哪種作用更好,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2、二者分子式相同,空間結構不同氨氯地平是等量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的混合物,左旋體和右旋體分子式、分子量相同,具有相同的密度、熔點、沸點,化學性質也基本一致。比旋光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由於空間結構不同,左旋體和右旋體在藥效上,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 趣話化學史——有機化學的發展(二)——邪惡的同分異構體
    但是他在有機化學上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繼承了李比希、維勒等人的「基」的學說,接受了阿伏伽德羅「分子」的概念,系統地研究了碳鏈結構,並提出了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結束了醋酸被寫成19種結構的混亂局面,也能較好地把貝採裡烏斯的「同分異構」現象用結構式區分出來。至此,有機化學的發展似乎有了一些明朗清晰的前途。然而,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 構成所有生物分子的關鍵元素,生命的主要磷基分子到底來自哪裡?
    磷是構成所有生物體的分子關鍵元素,並幫助形成DNA分子骨架、細胞膜(磷脂),甚至骨骼和牙齒。然而,地球上的大多數磷都被束縛在一種不容易釋放或接近的狀態中,現代生物已經進化到能夠從水中提取有限的磷。夏威夷大學Mānoa物理化學家與其他科學家合作研究表明,烷基膦酸是唯一已知含磷有機化合物的外星來源,並在Murchison隕石上運送到地球,可能是可溶性的早期來源,有機磷可用於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使用先進的基於雷射探測技術,在夏威夷大學的W.M.凱克天體化學實驗室,可以識別新形成的分子。
  • 左旋肉鹼攝入量是多少
    不過很多想減肥的朋友對左旋肉鹼攝入量的問題還不太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每天在2000毫克最好  左旋肉鹼的確是一種減肥效果很好的產品,而且是從肉類當中提取的,但是這並不是說攝入的量越多越好。
  • 我的生命,不是來自偶然
    今天當我打開《聖經》,閱讀到《歌羅西書》中開始的這段經文時,最強烈衝擊到我的,便是它再次提醒我,基督所擁有而又總是容易被我遺忘的,那個超越一切之上的造物主身份。尤其是那句「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也是為他造的」,更是深深地扎進了我的心裡,讓我又一次凝視自己的生命,思考我活著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