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瞧不起保潔阿姨
近日,在《知乎》上看到一則值得深思的事情:孩子瞧不起家裡的保潔阿姨怎麼辦?
家裡剛被請來的清潔阿姨打掃乾淨,5歲的孩子便在客廳看電視吃零食,食物的碎屑灑了一地。
孩子的爸爸看不過去,教育兒子應該尊重阿姨的勞動成果。
反問爸爸:為什麼要尊重一個清潔工
沒想到孩子反駁:
"付錢給她就是讓她掃地的,為什麼要尊重一個清潔工?"
當時阿姨就在旁邊,爸爸尷尬又憤怒。
原來,孩子是被爺爺奶奶帶大,孩子的奶奶是個勢利眼,平時就不尊重清潔阿姨,經常百般刁難。
這直接導致5歲的兒子跟樣學樣,小小年紀就瞧不起人。
這件事引起孩子爸爸的警覺,也讓我們認識到: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
他們喜歡什麼,孩子就喜歡什麼,他們討厭誰,孩子會跟著討厭誰。
孩子最親的人是父母,但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孩子會偏愛父母一方,嚴重的甚至會對另一方產生敵意。
因為孩子幼年時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幾乎來源於最親近的人。
王寶強曾帶著女兒王子珊參加《爸爸去哪兒》這檔綜藝。
其他爸爸個跟孩子都已經相擁午睡,王子珊卻要求王寶強"不準睡覺不準閉眼",一言不合就罰站王寶強。
當王寶強罰完站,問女兒可否睡覺時,王子珊回答"只能蹲著睡","如果不想睡覺,那裡就到外面涼快去。"
不少網友批評王子珊沒有禮貌,不尊重爸爸。當時王寶強的解釋是,自己平時寵女兒,在家就愛聽女兒的話。
寵女狂魔大家不會沒見過,但是像王子珊這樣對爸爸頤指氣使,用主人對待僕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親爸,還真不多見。
連自己爸爸都不尊重的人,還能把誰放在眼裡呢?只有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優秀的品質,才能避免長大後目中無人不懂禮貌,不懂得尊重別人。
怎麼培養孩子具有好品格呢?
1.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1個老師,也是永遠的老師。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德,家長就必須要從小培養。
當家長能夠做到尊老愛幼,樂於幫助他人時,孩子就會從家長的身上學到這些品德。
2.制定科學的學習時間表
良好的品德,不僅僅是指有禮貌,同時包含思想。
家長應該通過引導與教育,使孩子成為愛學習的寶寶,制定合理的時間表,讓寶寶養成固定讀書的習慣,並和寶寶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分享寶寶所學到的東西,培養寶寶自信心。
3.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表達意見
孩子在3到4歲時已經具備了自己的想法,家長這時不要一味的認為什麼都替孩子做就是為孩子好,給予孩子尊重與選擇也同樣重要。
家長可以在為孩子購買東西時,領著孩子一起去,讓孩子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給予孩子尊重與表達意見的空間。
從而能夠使孩子更願意和父母溝通,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會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還有利於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提升,並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促進孩子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其實,培養孩子好品格的時候也可以藉助一些繪本,因為繪本本身就是通過小故事將大道理簡單化,培養孩子好品質。
比如這套總共包含10冊,共精選了上百個勵志小故事,名家編寫,打動心靈的同時還能啟迪智慧。大人孩子一起讀,一起分享成長的美好。
內容涉及到感恩,學習,自信,自理,培養好習慣,誠實守信,思考,人際交往,責任,全面培養孩子的好品格。
彩繪注音,吸引孩子注意力,不用父母幫忙,孩子自己也能讀。四色印刷,簡潔明了,保護孩子眼睛。
每個故事的開頭部分都設置有名人名言導讀,以此激發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能自主開拓閱讀視野。
每一個故事結束之後都會有讀後感,能讓孩子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滋養自我心靈,提升自我能力。
一本書一個主題,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不知不覺明白事理,學會做人,完善孩子的品格,塑造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這套書全10冊33元,每本不到4元。不到一杯奶茶錢,家長們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