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下團組」 習近平講話中28次提及這個關鍵詞

2020-12-25 央視網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開啟了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的首次「下團組」時間。

  2018年1月30日下午,500多名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投下莊嚴一票,習近平全票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總書記曾深情地說:「我選擇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選舉,表達了黨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現黨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今年,已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在新華社播發的新聞稿中,「人民」成為總書記提及最多的關鍵詞,共出現28次。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

  「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生命。無論年齡再大、病情再重,我們也決不放棄,這次抗疫鬥爭中,我們成功救治的年齡最大患者108歲。」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我反覆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在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築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廣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鬥爭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礎性力量。」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

  從人民至上談到依靠人民,從讚嘆人民的力量進而告誡全黨要不斷造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的講話,是一篇「人民至上」的宣言書,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表達。

  「留在那兒,子孫後代可以用。」

  5月22日下午的內蒙古代表團氣氛熱烈,討論活躍。費東斌、霍照良、薛志國、呼和巴特爾、梅花等5位代表分別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力度等問題發言。據統計,發言代表的人數比前兩年減少了3位。

  「今年疫情原因,經濟影響大嗎?」「你們那兒的馬鈴薯是做工業原料好還是食用好?」「露天煤礦還有多少?」「今後不再上了?」討論期間,習近平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不時同代表交流。

  去年兩會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重點講到了生態文明,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今年,生態環境保護話題仍然是總書記關心的重點。

  錫林郭勒盟委副書記、盟長霍照良代表告訴總書記,他們把全盟60%以上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不再在草原新上礦山開發項目。總書記頷首讚許:「留在那,子孫後代可以用。」

  曾經一個時期,內蒙古發展依靠礦產,雖然經濟增速很快,但讓草原千瘡百孔、傷痕累累。談到這個話題,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嚴厲:

  「這種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留下了很多後患。這個後患的內涵是多方面的,既有破壞自然生態的後患,更有汙染政治生態的後患。涉煤腐敗已經成為汙染的毒瘤和源頭,要認真總結經驗,深刻吸取教訓,嚴堵制度漏洞,從源頭上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生態環境保護就是為民造福的百年大計。」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地說,「這個月到山西考察時我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民謀利。」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總書記看的明,計深遠。

  「我們一直在講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

  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首次對今年不設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上也談到了這個話題。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為完成目標任務帶來了挑戰。我們實事求是,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對代表們談到了背後抉擇的深謀遠慮: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目標會定在6%左右。但是,疫情發生以後有的事情不由我們作主,世界經濟衰退已成定局,我們受到的影響有多大、有多深,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如果我們硬性定一個,那著眼點就會變成強刺激、抓增長率了,這樣不符合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我們一直在講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六穩』『六保』,我們追求的是經濟的科學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追求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美好生活。其實在追求這些的時候,也會間接推進國內生產總值降幅儘可能減少,但著眼點著力點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習近平近年兩會期間強調過這幾種精神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充分肯定了內蒙古一年來的工作,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

  何為「蒙古馬精神」?2014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時就曾講到:「蒙古馬雖然沒有國外名馬那樣的高大個頭,但生命力強、耐力強、體魄健壯。我們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總書記的話深刻概括了蒙古馬的精神內涵。

  2019年7月16日下午,習近平在內蒙古調研期間再次提及「蒙古馬精神」。習近平在聽取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情況匯報後,對內蒙古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希望內蒙古的同志認真貫徹黨中央要求,弘揚蒙古馬精神,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記者發現,十八大以來的歷年兩會期間,有這幾種精神總書記在「下團組」講話中重點提及——

  2013年,習近平在西藏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重提「老西藏精神」,他希望西藏各族幹部群眾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發憤圖強,乘勢而上;

  2014年兩會期間,在廣東代表團,習近平談到了「開荒牛精神」,他勉勵各級領導幹部及公務員隊伍要發揚開荒牛精神,甘於奉獻;

  同年在安徽代表團,總書記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2015年在吉林代表團,總書記再次提及「釘釘子精神」;

  2018年兩會期間,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全軍要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做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2019年兩會,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表示,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

相關焦點

  • 習總書記3年兩會18次"下團組" 6個關鍵詞年年提
    2013年至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兩會都分別到6個團組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並作重要講話,闡述重大政策、理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3年來「精神」、「幹部」、「民生」、「產業優化」、「生態環境」、「軍民融合」等6大關鍵詞是習總書記每年「下團組」必講的話題。
  • 今年首次召開的重要會議上,習近平十餘次提及這個關鍵詞
    【編者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據了解,這是今年首次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在這個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哪些重要部署?新時代學習工作室為您梳理。
  • 習近平兩篇講話中的三個關鍵詞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學習進行時】回顧習近平主席今年的「APEC時間」,他的兩篇講話最為重要,一是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二是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分析解讀這兩篇重要講話包含的深意。17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18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今年的「APEC時間」,習近平主席連續發表兩篇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仔細研讀不難發現,這兩篇講話中,有三個關鍵詞一脈相承。
  • 這個委員會首次開會!4組數字讀懂習近平重磅講話
    這個委員會首次開會!4組數字讀懂習近平重磅講話 原標題:   8月24日上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 聚焦丨習近平進博會重要講話,這個詞出現24次!
    劃重點: 習近平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24次提及「開放」一詞,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三點倡議,助力經濟全球化;提出五方面舉措,推進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5日上午,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 ——從兩會關鍵詞解讀郵政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    【兩會要點】    習近平下團組    超過2次提及「鄉村振興」    在河南代表團,習近平著眼全局,明確指出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在甘肅代表團,習近平強調,中國是農業大國,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是高質量發展極其重要的一環
  • 【兩會特別報導】習近平的兩會時間 | 南方周末
    2017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的審議。這是習近平同代表親切交流。除了上海團,習總書記還分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團、四川團、新疆團和解放軍代表團審議,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並參加聯組討論,與代表委員們共商國是。從本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第一次會議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0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面對面聽取230多位代表委員發言。
  • 習近平講話詞頻分析:「人民」、「改革」最多
    來源:人民論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在這些重要講話中,哪些問題或主題被反覆強調?哪些關鍵詞被一再提及?本著「覆蓋全面、回應關切」的原則,暫時擱置少數關於愛滋防治、兩會代表團談話和簡短外交會見等具體報導,從中選取50篇更加關乎長遠、涉及全局的公開講話報導,並整理出這50次公開發表的講話的文字內容,以此作為詞頻分析的基礎文本(詳細列表見本刊第12頁「習近平同志就任總書記以來公開發表的重要講話略覽」)。
  • 習近平的兩會時間三個關鍵詞讀懂與會「路線圖」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信報導,3月11日,按照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日程,代表休息。  代表休息了,視點君可不行。趁著今天這個空檔,視點君為大家盤點習近平總書記這幾天來同各代表團一起審議的情況。習總書記在這些團的講話傳遞了什麼信息?三個關鍵詞幫你讀懂習總書記今年的與會安排。
  • 習近平的2018:5月關鍵詞――決勝未來
    五月,從國內到國際,習近平的各項重要活動,無不著眼大局,處處立足長遠。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以「決勝未來」作關鍵詞,為您梳理。8次會議活動,8次會見外賓,11次致信致電……五月,習近平的活動頻繁密集。「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
  • 「四大關鍵詞」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
    《領導文萃》:目前,全黨正在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請您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 辛鳴: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博大精深,高屋建瓴,這些講話既描繪了未來中國美好藍圖,又勾勒出今日中國發展的大戰略。
  • 習近平今年已在《求是》刊發24篇文章,提及最多的是這個詞
    23.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24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4.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 習近平一月:11月,這四次重要講話一脈相承
    【學習進行時】8個重要會議,17次會見,1次出訪……習近平總書記11月密集的活動中,有4次重要講話格外引人注目:會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時的講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細細體會,這4次講話的核心思想一脈相承。
  • 習近平的2018:9月關鍵詞——振興
    【學習進行時】金秋九月,習近平總書記活動行程一如既往地密集繁忙,「振興」是他在各種內政外交場合始終強調的一條主線。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以「振興」作關鍵詞,為您梳理回顧。四天、三省、六地市;下農田、進車間、到廠礦、訪民居……短時間內,習近平進行了一次「大跨度」「跳躍式」考察,對東北振興提出時代新課題。28日,在瀋陽召開的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讓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56))
    創新的外交理念  2014年11月底,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  此後,習近平在公開講話中多次提及「全球夥伴關係」這一關鍵詞。
  • 九大關鍵詞,讀懂習近平關於宣傳思想工作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總攬全局、視野高遠、內涵豐富、思想精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一份綱領性文獻。
  • 習近平在中紀委三次全會講話中的成語典故
    編者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引用了諸如「刮骨療毒」、「養癰遺患」等成語典故,妙語連珠,使人精神一振,展現了習近平獨特的語言風格和人格魅力。
  • 網評習近平圈點經濟關鍵詞:改革 轉型 創新 民生
    黨的十八大召開至今已近一年,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心中,哪些是他的經濟「關鍵詞」?梳理習主席近一年的活動和講話,不難發現,他提及最多的都是關乎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改革、轉型、創新、民生。
  • 習近平的2018:6月關鍵詞——合
    新華網記者 趙銀平  【學習進行時】翻開習近平日曆,6月最顯眼的無疑是外事活動,高達27次,是上半年最多的一個月。當然,國內活動和重要講話也同樣很有分量。這些活動講話中,蘊含著習近平怎樣的理念?作為十九大後召開的首個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為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講話中,處處閃耀著「合」的理念之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交工作在實踐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和深刻體會之一,就是「堅持合作共贏和義利相兼」。  習近平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概括為10個方面。
  • 這三組關鍵詞 習近平用來註解新時代「老西藏精神」
    來源:央視網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未來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巧合的是,時隔5年,兩次出席西藏工作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都提到同一種精神——「老西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