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臺灣民眾黨兵敗如山倒,僅獲得4%得票率。這會不會影響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挑戰2022年臺北市長的意願?與黃珊珊同為南港內湖區的民進黨籍議員李建昌認為,黃珊珊與吳益政不同的地方在於,黃有自己的親民黨團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選過臺北市長,宋楚瑜會出手幫助黃珊珊。
李建昌指出,黃珊珊代表民眾黨選市長機率高達七成,不會打退堂鼓也不會有其他人選,柯文哲一定屬意她代表民眾黨參選。而宋楚瑜也會支持這個方向,因為這樣能借著民眾黨來支撐他所栽培的人成功。
李建昌與黃珊珊同樣是南港與內湖區的議員,也曾同臺選過「立法委員」。李建昌指出,黃珊珊的團隊在於親民黨身上,民眾黨反而是其次。民眾黨年輕人聽柯文哲的命令來幫黃珊珊,但是黃珊珊若真的要選宋楚瑜會找人來幫忙。宋畢竟在臺灣政治有人脈,比如組一個募款後援會、財經後援會、市政顧問團等,而且宋也曾選過臺北市長,2006年就選過一次,李建昌認為,黃珊珊的團隊組成不完全會是民眾黨,最後還是歸親民黨。
至於吳益政此次慘敗,是否代表「第三勢力」全面崩盤?李建昌指出,在全島政黨傾向上,也會有不滿民進黨、國民黨的選民,臺灣未來中間選民成長是會越來越大的,年齡層也會逐漸下降。韓國瑜會選上,也是年輕人的挹注到他身上,很大部分受到「高雄發大財」的號召。觀察,下來全臺各縣市或政黨有「第三勢力」存在空間,是會越來越大的。但這次高雄市的氛圍不能夠想成未來各縣市第三人選的概況、軌跡,高雄市的氛圍與模式都不大可能呈現在其他縣市,因此不能用高雄市來看其他縣市,全臺中間選民還是逐漸擴大。
是否能足以在兩年多或六年多馬上在「第三勢力」產生縣市首長?李建昌認為不太樂觀,因為一個政黨的成形,必須要有主帥且要有很多個。比如國民黨以前長期「執政」,栽培了很多縣市首長、「部長」、政務官,他們一乾子承擔各領域的能力。國民黨也有很多頭頭,只是說後來一直萎縮。中間選民正在擴充,但是「第三區塊」的政黨有什麼大將?要打天下至少旁邊要有大將,但看到親民黨和民眾黨的比較,親民黨雖然也是宋楚瑜一人政黨,但他的旁邊還是有10幾個「立委」當選,這些人都是經過選戰上來的。政黨生命能維持這麼久,就是因為旁邊還有「立委」或縣市議員這種層級,吳益政在高雄長期也是議員。
民眾黨就很難與親民黨比,李建昌說,它完完全全就是一人政黨,硬要講也只有蔡壁如,再來就是黃瀞瑩。親民黨雖然是「一人政黨」但旁邊還是有大將,但民眾黨從這次高雄選舉來看,就是缺少大將。客觀情勢上,中間板塊成長中,但是沒有一個主力政黨來代表他們。
來源: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