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Rookie君給大家推薦了一期Jordan和Nike在推出的一些實戰團隊鞋。
但很多小夥伴告訴Rookie君幾雙鞋子有的顏值吃不透,有的價格太高,價格低的實戰表現又不能讓人滿意。
今天Rookie君就再給大家推薦四雙其他品牌,團隊化設計、顏值和實戰表現驚豔的籃球鞋!
Under Armour Hovr Havoc 3
有了恩比德一代,加上庫裡獨立品牌的推出,安德瑪的團隊旗艦鞋款 Hovr Havoc系列,曝光度大大降低。但是Hovr Havoc 3 整體的設計感,似乎不該被忽略。
單獨拎出來外形設計,對比恩比德一代大家可以分別打個分。
之所以Rookie君會聊這雙球鞋,是因為未來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上腳的球鞋,就是這雙Hovr Havoc 3。
中底使用了全掌Hovr科技,前掌的材料使用切割的比較薄,調整球鞋姿態,增強鞋子前掌的啟動貼地感,同時保證後掌部分的緩震極限。
目的在緩震反饋韌彈的基礎上,帶來更好的場地感受。
相比於前代偏向於內線球鞋的設計,這雙Hovr Havoc 3 做出了明顯的減負減重處理,同時也能適應更多場上位置需求。
網布材料加上大面積的熱熔材質使用,球鞋的包裹性不用擔心。但是實戰過程中的透氣性體驗,Rookie君感覺不會太盡如人意。
700左右的二級市場價格,Rookie君認為可以再等等入手,500+的價格喜歡嘗鮮的小夥伴可以入手一試。
Asics Gel-Hoop V12
上來先打出這張海報,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找到一半自己要買這雙球鞋的理由了。
熱熔材質、人造皮革、網布材料的結合,塑造很好的鞋面構造的同時,帶來非常舒適的穿著腳感。
球鞋中底構造用料設計比較薄,但是FlyteForm中底材料結合內嵌的Gel緩震膠的組合,帶來非常出眾的場地化感受。
Gel減震腳作為現階段亞瑟士長距離競速跑鞋的當家科技,擁有很好的材料耐久度。(耐衰減性)
中足位置的TPU連接結構帶來出色的穩定性和整體抗扭保護,大底的紋路設計和耐磨表現也非常驚豔。
這雙球鞋不是當年那雙金太陽,700左右的二級市場價格雖然略高,但在新時代或許表達了更多東西。
只要想起那句:安西教練,我真的想打籃球!或許這雙球鞋所傳承的信念,比球鞋本身更重要!
Jordan Zoom Zero Gravity PF
這雙不起眼的團隊鞋,曝光度幾乎為0。但在很多國外球鞋博主那裡,這雙球鞋卻非常吃香。
球鞋採用了快速系帶的構造設計,帶來很好的包裹性體驗和鞋腳一體化穿著感受。
中底泡棉設計搭配前掌Zoom氣墊,帶來很好的實戰反饋。中足位置的一字型抗扭片,帶來了很好的實戰穩定性。
雖然看似中規中矩,實際這雙球鞋的實戰表現非常一般。但足夠有設計感的外觀,400左右的二級市場價格,搭配出街也是不錯的選擇。
adidas Harden B/E 3
相對小眾的哈登支線,其實更迭了多代,Harden B/E還算是最常青的了。
Harden B/E 3第一眼的外觀,東北的弟兄有沒有感覺像小時候老人從炕頭下來穿的鞋子?
厚實的鞋面用料,帶來非常好的實戰包裹性體驗。中底Bounce緩震科技,兼具外場所需的緩震以及啟動需求。
外底人字紋的紋路設計,帶來不錯的抓地力感受。阿迪達斯團隊鞋的常態化操作,基本這雙球鞋都有。
缺點有沒有?透氣性、前掌非常寬,相信小夥伴們不用Rookie君說,也能自己看出來。
推薦這雙球鞋的理由?
1、Rookie君個人感覺醜帥醜帥的。(上圖配雙紅藍鴛鴦更是無法解釋的感覺)
2、GCA軍綠色這個版本人造皮革鞋面還挺有意思
3、200+的價格或許寬腳小夥伴真的不心疼
對於今天推薦的四雙球鞋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評論區記得留言給Rookie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