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最新報導,荷蘭海軍部收到一艘正在蘇格蘭海岸外北海水域進行演習的荷蘭潛艇「海豚」號(Dolfijn)的求救信號。
該艇稱,艇上58名船員中有15人出現了咳嗽或輕微發燒症狀,經過核酸檢測,其中8人確診為新冠肺炎,而另外7人目前檢測為陰性,但並不排除為潛在病毒攜帶者。
有鑑於潛艇屬於絕對封閉空間,又常年在深海中活動,一旦爆發疫情不堪設想。目前,「海豚」號已經緊急申請終止演習加速返航,該艇將駛往荷蘭登海爾德海軍基地,全員都將被隔離。
這是繼美國「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后,又一艘在外海執行任務的作戰艦艇爆發了新冠疫情。而相對於龐大的10萬噸級航母「羅斯福」號和5000餘名官兵,只有2800噸水下排水量的「海豚」號上只有58人。顯然,在這麼小的潛艇密閉空間中,病毒傳染比航母上要快得多,說不定等抵達荷蘭海軍基地,艇上所有人都將被感染。
圖片:在水下航行的「海豚」號常規動力潛艇。
據荷蘭海軍部通報信息顯示,最初艇上有一名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患者表現出了強烈的症狀,先是咳嗽,後是發燒。其他7人很快也出現了類似症狀。而另外幾名船員症狀稍輕,尚未檢測出病毒。
目前對於潛艇上的病毒從何而來,荷蘭海軍部並沒有做出確切的解答。
一種猜測是這些感染患者在荷蘭上船時就已經患病,屬於潛在患病期,到了海上才爆發。
還有一種猜測是潛艇在英國停靠時從英國傳染的,目前有報導稱潛艇曾停靠蘇格蘭某軍港,不排除艇員下艇後與英國病毒攜帶者密切接觸後被感染。
圖片:水下排水量2800噸的「海豚」號是一種老式的常規動力潛艇。
「海豚」號潛艇屬於荷蘭在上世紀70年代末發展的海象級常規動力潛艇,水下排水量2800噸,擁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37、MK48型魚雷,也可發射「捕鯨叉」反艦飛彈,還可以布放水雷。屬於一種近海防衛型潛艇。
上世紀80年代末,荷蘭出口了2艘潛艇給臺灣當局,遭到我國強烈反對。此後,臺方還多次表示希望能夠繼續採購荷蘭潛艇,包括二手的海象級潛艇。由於有前車之鑑,因此荷蘭始終未敢答應出口。
這次被病毒感染的「海豚」號是海象級的三號艇,於1986年開工建造,現在算來也是比較老式的潛艇了,作戰效能有限,加上荷蘭海軍並沒有太多的遠洋戰略,因此這幾艘潛艇主要在近海打轉,最多前出到英國以北的北海活動。
圖片:在港口的「海豚」號,有猜測說該艇在英國靠岸,結果被傳染病毒。
在這波新冠疫情中,荷蘭社會也沒有能夠倖免於難。
3月31日,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發布公報稱,過去24小時內荷蘭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45例,累計確診12595例;新增死亡病例175例,創有疫情以來單日死亡人數最高紀錄,累計死亡病例達1039例。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削弱了荷蘭社會的生產和需求,進一步推高了失業率,惡化了政府財政,荷蘭經濟今年將進入自2013年以來的第一次衰退。
歐洲央行稱,荷蘭作為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2020年經濟增長幅度可能縮水1.2%,這取決於控制新冠病毒的措施需要多長時間起效果。
而「海豚」號潛艇被感染病毒,只是荷蘭社會的當前的一個縮影而已!
圖片:荷蘭著名的鬱金香田上插著保持社交距離的警告牌。
圖片:荷蘭超市物資被搶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