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座城,書店正與春天一起復甦

2021-01-13 澎湃新聞

草長鶯飛的三月,隨著全市復工復產的加快推進,上海一批實體書店也發出邀請函——趁著春光,逛逛大大小小的書店吧!

此前因疫情而受抑的閱讀習慣、消費衝動也慢慢復甦。剛剛過去的周末,記者探訪滬上多家實體書店,親曆書店白天夜幕的「多面表情」。如同老友約定般,我們熟悉的書店都在,並升級了新玩法——既有闊別三年重現思南公館的2.0版露天書集、「離雲端最近」的朵雲書院重新開放夜場,也不乏策劃個性化書單的主題書區、融合文創藝術社交等多功能的時髦潮店……

當生活日漸正常、讀者陸續回歸,實體書店正以更加彭勃的姿態來引導和回應閱讀訴求,用豐富多元的內容治癒人心、恢復信心,將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城市各個角落。

闊別三年的露天書集回歸

親子家庭是逛攤主力

打卡路線:朵雲書集—復興中路思南書局—皋蘭路詩歌書店

春光正好,思南書局樓梯邊,闊別三年的露天書集回歸滬上。作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中唯一的戶外書集,「朵雲書集」一開攤就迎來了一波波市民「打卡」。

「疫情期間在家宅太久了,出來透透氣,逛逛集市」,年輕的夫妻推著嬰兒車,一家三口齊打卡,選了幾套繪本;從浦東趕來的閆女士買下金宇澄小說《繁花》籤名本,帶著女兒體驗了一把《朵雲·繁花》個人版畫展銅版畫的製作;一位阿姨選了份129元的福袋,喜滋滋地掛在單車把手上「滿載而歸」;有小朋友手握書店文創品牌的梧桐葉巧克力心滿意足……

除了大眾讀者,書集現場也有資深編輯來「取經」,有出版人感嘆:「眼下,幾乎全世界的國際書展都停擺了,倫敦書展、博洛利亞童書展、澳大利亞書商大會紛紛取消或延後,上海這個露天書展好讀好吃好玩的一應俱全,真令人暖心!」

樂享書香的同時,安全防護也不可或缺。書集臺上擺放了免洗洗手液和酒精棉片,供市民自取;各類書籍有一本樣書供翻閱,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進行回收和徹底消毒。到了傍晚五點收攤時,朵雲書集首日營業額超3000元,其中65%圖書、35%文創,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家庭成員互贈的文創都是人氣單品。「可能疫情讓家人共處的時間變長,或見面機會變少,大家都更願意花時間精力去了解和體貼對方。親子家庭是來逛書集的主力群體。」世紀朵雲的工作人員透露。

很多逛了露天書集的市民,如果還不過癮,書集隔壁就是思南書局,專區集中陳列50多部厚厚巨作,向讀者發起「一起啃掉大部頭」的「閱讀挑戰」,從跌宕起伏的《基督山伯爵》、塔羅牌小說《君士坦丁堡最後之戀》、瑪格利特·米切爾成名作《飄》,再到喬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現代史學巨擘彼得·蓋伊《啟蒙時代》,「最後的儒家」50年實錄與獨白《梁漱溟日記》……無不在提醒讀者:在這個碎片化閱讀時代,你有多久沒有去好好捧讀一本大部頭了?

步行三分鐘,相隔500米的皋蘭路上,去年底開業的「小而美」詩歌書店裡,隆起的天穹自帶神秘而獨特的氣質,不少家長帶子女駐足書架前,選購心儀的中外詩集和繪本,路名冰箱貼等書店自有文創也十分搶手。從今年2月以來,詩歌書店店長王欣見證了「升溫」之旅:「和剛開業的人氣爆棚肯定有一定距離,畢竟疫情防控不能鬆懈,但我們有信心,隨著生活水平往上走,人們精神領域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

如果說線上閱讀推廣解決了疫情期間宅家一族的求知需求,那麼逛書店就是淘書族兜兜逛逛的樂趣所在。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認為,線下體驗仍是十分重要的陣地,而線上線下的互補聯動,既有助於提振書業信心,也能重新連接讀者與書店,讓讀者重拾往日的閱讀和消費習慣。

老字號書店迎來補償性消費

有讀者一單花了近5000元

打卡路線:上海書城—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

傍晚五點的福州路,車水馬龍,馬路兩邊的四家滬上老字號書店各出惠民特色服務,讓資深書蟲「一站式」享受閱讀之樂。「顧客比過往一段時間多了些,有位讀者直奔美術專區,趁著八折入手好幾部心儀的大部頭精品畫冊,買了近5000元,為一天銷售實洋56600元貢獻了近十分之一,堪稱『流量擔當』。」上海外文書店總經理顧斌笑言,他和店員期待這樣的補償性消費不斷湧現。

走進上海書城,「讓春天多一份書香」C位專區,三三兩兩的讀者駐足翻閱,店內不時上演親子共讀的其樂融融場景。「周末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大人帶小孩外出的比例顯著增加,之前剛復工那陣子小朋友真的挺少的。」上海書城總經理趙鋒透露,書店在入口、收銀處都拉起一米安全距離,逛店防護兩不誤,一天下來約有3000人次進店,銷售額穩步提升。

「疫情期間最困難的時候,還有鐵桿老讀者們給書店打電話,詢問什麼時候開門啊?真的很令人感動。」世紀出版集團旗下的「專精特」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有一批忠實擁躉,上海圖書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發現,3月初以來,書店客流量遞增,銷售額也呈上升態勢。

如今實體書店要吸引讀者,除了為線下體驗互動增加新元素,也要立足自身優勢資源,打造垂直領域的專業性和美譽度。

為了滿足不同閱讀口味的市民,上海古籍書店策劃「知古鑑今 書香致遠」國學經典書展,藝術書坊推出「君子知味」茶文化主題書展。面向在滬外國讀者和外語愛好者的上海外文書店則舉辦「閱讀中國—外文版中國文化系列主題圖書展」和「原版世界經典文學名著主題圖書展」,展陳了傳統中醫英文版系列叢書、不同版本進口名著等,其中還包括張文宏醫生推薦書單中的部分進口版圖書。「書店一直會在,但要活下去、活得好,還要自我造血,練內功。」在顧斌看來,「實體書店品牌要維護好,不能光靠一味的低價戰粗暴傾軋。文化空間怎麼釋放活力,還需不斷摸索實踐。」

浦江美景與咖啡相伴

時尚商圈人氣漸濃

打卡路線:朵雲書院旗艦店—外灘讀者書店—新天地上海三聯書店

「不好意思,現在正在消毒,麻煩稍等一下。」剛過去的周六下午,離預約時間一點半還差30分鐘,上海中心樓下朵雲書院旗艦店的入口處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帶著孩子的一家三口,結伴前來的好友情侶都趁著好天氣選擇在滬上「最高書店」度過一個明媚的午後。出示隨身碼、消核預約碼、測量體溫,經過三步驟,就可以拿到印有「朵雲書院」字樣的通行證。為過渡人流,店方安排每10人一組陸續進場,工作人員在每個關口耐心引導,將顧客送至通往52樓的電梯前。約45秒後,隨著電梯門緩緩打開,擁有溫柔弧線外觀的書店便映入眼前。

「自3月2日復工以來,客流量平穩上升。」朵雲書院旗艦店店長焦擎向記者說道。據悉,上周六全天的客流量達到450人,是復工後的最高點,而應對更多市民的休閒需求,書店從本周末起決定重新開放夜場。

為避免大人流集中,書店目前採取分時段預約並每兩小時清場,進行包括書店和餐飲區域的消毒。圖書方面的清潔工作也比以往更為細緻,顧客翻閱書籍之後不再插回書架而是放至小推車處由店員統一消毒。「為了讓顧客看得自在放心,我們盡全力維持店內環境的寬適和清潔。」焦擎表示。

作為「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春季圖書大聯展的特別活動,店內特別策劃的「那些我們可能錯過的好書」主題書區引得不少人駐足,包括人物傳記、美學圖集、奇幻小說等多個題材的圖書一時讓讀者看花了眼,王小姐和男友在書架前細心瀏覽。「很長時間沒有出來走一走,天氣晴好,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又能看書又能看景的朵雲。」她對記者表示。店中「黑色秘境」區域內的文創產品也是旗艦店的一大特色,夜燈、飾品、八音盒等品類繁多的好物牢牢抓住顧客的眼球。對於上班族李小姐來說,「最高書店」一直躺在她的想去列表中,恰逢周末便帶著父母一道前來:「這裡各項措施非常完善,我們一家都很放心。」

來到239米高的朵雲旗艦店,「好望角咖啡館」是必去之處,在這家透明玻璃環繞、優雅綠植點綴的咖啡館裡遠眺,黃浦江的船、兩岸高樓林立的壯闊美景一收眼底。「一個人說走就走」是大學生陸同學的周末行程。「早上瀏覽點評網站時發現這裡在營業,便立馬預約趕了過來。」她饒有興致地自拍留念,一杯咖啡、一本好書、一張笑臉,畫面裡定格了這幅春日模樣。

浦東的商圈恢復了活力,位於浦西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商業人氣也逐漸顯現,無形間帶動起九江路上讀者書店的人氣。在上海,以出版物為名的書店,「讀者」是獨一家,這家隱匿在小路上的書店不喜張揚卻風情十足。走進店內,巨大的雜誌拍照背景板就赫然出現,顧客進入板中便可成為封面主角。鐵藝抽象文字組成的景觀牆則暗示著這裡的每一個文字,都可以被想像。

據讀者(上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志文介紹,書店3月5日起開始營業,期間也舉行了線上活動。隨著疫情的好轉,此前的限流措施開始放寬。書店內的公共區域——外灘書房和讀者會客廳在下午三點的熱門時間段已經有書迷落座安靜地閱讀。「一家可以走進的《讀者》」是書店的標語,二層的雜誌橋無疑成為店內最熱鬧的區域,不同年代的《讀者》雜誌在橋上展開,呈現記憶的畫卷。書店的熟客路女士特地帶朋友前來打卡,「這裡一向比較安靜也很有特色,便想著帶沒來過的朋友看一看。」說完,她熟門熟路地走到店內的特色一隅開始臨摹起字帖,這將是一件融合不同時間、不同書迷字跡的作品。

有計劃已久的出行也有不期而遇的驚喜。久居上海的河南姑娘魏小姐近期第一次出門逛街,不經意間注意到了書店低調的入口,「進來之後覺得豁然開朗,在老上海風格的書店裡邂逅『敦煌』也是意外之喜。」原來書店內正在舉辦敦煌為主題的文創用品展,絲巾、印章、手機殼十分瑰麗多彩。

距離步行街一站地鐵之遙的黃陂南路地帶一向是滬上時尚男女的聚集地,新天地廣場內的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也迎來了久違的人流,標誌性的白色環形階梯上不斷有遊客拍照。據店員介紹,店內的咖啡館之前以外賣為主,如今的銷售額正逐步回暖。佔據店內一層大部分空間的潮流手辦和時尚單品讓年輕消費者紛紛駐足,拾級而上前往二樓,大部分沿窗的閱讀座位早早被文藝青年們佔據,在這家主打時尚類、設計類、青春文學類的店內,屬於春天的活力已經萌芽。

詩意地生活

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

打卡路線: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一條」生活館

「前段時間因為疫情不得不宅在家,現在有機會出來逛逛,路過這家自己最喜愛文藝的書店,忍不住想坐坐」,周六的下午3點,在影視公司工作的王女士和朋友坐在新天地時尚內的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裡悠閒地喝著咖啡。

這家120平米的店鋪,從外觀上來足以配得上「精緻」二字。入口的玻璃門上印著一句「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店裡擺放著三毛、張愛玲、張小嫻、渡邊淳一、村上春樹的書籍,以及五顏六色的信封、「躲貓貓」咖啡杯、小巧玲瓏的八音盒、可愛的龍貓系列周邊產品十分清新可愛。

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不僅是一家書店,還是一家明信片主題店,在這裡顧客可以將祝福寄給未來,通過寫張明信片放在未來的日期格子裡,到指定日期,店員會幫顧客郵寄出去。作為這家書店的資深粉絲,王女士若干年前體驗過「寄給未來」的明信片的活動,覺得很有意思,這次來書店就又寄了一張明信片給三年以後的自己,「記錄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時光荏苒,未來終會與過去相遇。」

書店店主朱女士告訴記者,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的第一家店2009年落戶於蘇州,如今在全國各大主要城市開設了40多家門店,是融合了咖啡店、雜貨店為一體的書店,店裡出售小眾的書籍和雜誌,也提供閱覽。書店自3月9日重新開門以來,每天都用酒精給桌椅、書籍、文創類產品進行消毒三次,「確保衛生、乾淨」。

「文創產品和圖書的銷售量大約分別佔比70%和30%吧,我們的特色業務是寄給未來的明信片,一直有很多外地客人慕名而來,今年第一季度這方面的業務減少了許多」。朱女士說,復工兩周以來,雖然人氣還沒完全恢復,但日均客流量也已過100人。記者看到桌上的留言本最新兩條彩色筆的留言是,「2020年趕緊好起來」「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和你」。

黃昏時分,記者走進大悅城的「一條」,咖啡香氣撲面而來。這是一家融合了各類生活用品、時尚的文創用品、咖啡和書籍的綜合型小超市。日式風格的廚具、天然原料的薰香、「卡路裡」系列趣味擺件吸引了不少女孩仔細端詳。故宮彩妝系列尤其受歡迎,六色故宮口紅讓人躍躍欲「試」。

讀書、咖啡幾乎是文藝青年生活的標配,這家店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這家店的咖啡售賣處和取吸管的地方並不在一起,咖啡售賣處的桌子上,堆放著好幾本書籍可供翻閱,拿了咖啡轉身去取吸管,三十餘本書籍擺放在吸管旁邊的架子上。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蔡瀾的《妙趣人生》、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等文藝範兒,搭配著《小家越住越大》等居家生活類「實用品」。店內客服朵朵告訴記者,這家店於2月10日復工,相比疫情之前工作日1000人、周末3000人左右的客流量,如今周末的客流量不足1000人。「這幾天來店裡的客人基本上都是『補貨』來的,以添置生活用品為主,順便買杯飲料喝喝,放鬆片刻。文創類產品的消費和咖啡的消費金額佔比基本上為1∶1。」

圖文 / 文匯報

原標題:《閱讀這座城,書店正與春天一起復甦》

相關焦點

  • 北京實體書店正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原標題:北京實體書店正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
  • 外煉「顏值」內修「氣質」,廈門的實體書店正「復甦」
    吊腳樓、花磚等特色元素嵌入書店中,沿路的牆面上畫著蕩鞦韆、拔河、跳房子等兒時的遊戲回憶,小山村舊糧倉改造而成的小型文創園……在今年記者回鄉的路上,從下飛機、下火車,到坐地鐵、走進街頭巷尾,她們就注意到,家鄉的土地上,處處裝點著精心繪製、新穎時髦的文化創意裝飾,以及趣味盎然的街頭小品
  • 為什麼要大力扶持實體書店?曲江新區給你最佳答案!
    全文2710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這兩天《西安曲江新區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春天的確美好是因為我們感受過實體書店的「寒冬」在實體書店回暖復甦的今天更需要不斷用心澆灌」「十三五」規劃倡導全民閱讀……這一系列舉措使得「全民閱讀」理念深入人心2017年初西安提出「書香之城」概念將「促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之城」作為今後五年
  • 實體書店日漸復甦
    本報訊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店鋪,經營也是一片慘澹。隨著疫情的控制成效彰顯,到年底,北京的實體書店已經呈現出逐漸回暖的復甦景象。12月初,記者探訪了幾家實體書店。在幾家小型書店,儘管到書店買書的人仍然不算多,但在店內座椅齊備的閱讀區域「上座率」都很高,個別位於人流密度較高地區的實體書店,甚至出現了一座難求的畫面。圖為一家閱讀區域滿座的小型實體書店。
  • 泉州計劃派發30萬元電子優惠券 為實體書店加油
    這意味著疫後復甦期,文化消費成為促進消費的發力點之一,同時也為文化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帶來新的發展命題。  在生產生活正有序恢復的泉州,圖書館、公共景區、文化創意街區……人流量逐步恢復,為了增強消費者黏性,實體消費場所也同步加強線上活動的延伸。疫後時代,且看泉州文化消費市場的新動向——  今年6月,在泉州中心市區青少年宮運營了多年的「風雅頌」書局暫停營業。
  • 30萬元優惠券為實體書店加油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這意味著疫後復甦期,文化消費成為促進消費的發力點之一,同時也為文化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帶來新的發展命題。 在生產生活正有序恢復的泉州,圖書館、公共景區、文化創意街區……人流量逐步恢復,為了增強消費者黏性,實體消費場所也同步加強線上活動的延伸。疫後時代,且看泉州文化消費市場的新動向—— 今年6月,在泉州中心市區青少年宮運營了多年的「風雅頌」書局暫停營業。
  • 北京實體書店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實體書店日漸復甦本報訊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店鋪,經營也是一片慘澹。隨著疫情的控制成效彰顯,到年底,北京的實體書店已經呈現出逐漸回暖的復甦景象。12月初,記者探訪了幾家實體書店。雖然進店顧客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流量,但「人氣旺了很多,銷售額有了明顯的增長。」一家位於商業樓宇內的書店業者對記者說,「疫情高峰的時候我們沒有關店,那時,時常一整天都沒有一位顧客進店。」
  • 電商和成本上漲雙重夾擊 中山實體書店春天還遠嗎?
    穀雨剛過,暮春時節,中山的書店業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復甦生長。    繼新華集團新品牌四閱書店去年底進駐大信溢彩薈之後,今年3月12日,1000平方米的民營書店和悅書店也在利和廣場四樓落腳。而記者近日又獲悉,位於西區藍波路的瑞德購書中心也將於5月7 日正式開門迎客,這個佔地5000平方米的購書中心將立足於西區,輻射更多中山讀者。
  • 武漢打造讀書之城 漢陽物外書店打造誠品書店印記
    近日,「書香江城—全民讀書月」在武漢物外書店(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啟動。此前,新頒布的《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將看書定為市民義務。然而,在網絡書店的衝擊和城市建設影響下,許多老武漢人熟悉的書店或銷聲匿跡,或仄逼城市一角,到哪裡買書困擾不少愛書人。
  • 廈門民營實體書店:從「寒冬」向「春天」行進
    2017年9月,幾個主管部門根據兩年多的實踐經驗和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修改完善,印發了《廈門市扶持民營實體書店發展辦法》,鼓勵民營實體書店進一步轉型升級。 陳雅勤說,新辦法對哪些項目可以申請補助進行了列舉,包括主題講座、名家講壇、讀書沙龍等閱讀推廣活動,「這使補助申請更有方向性,方便書店進行申報,既能讓讀者得福利,也能帶動書店的長遠發展」。
  • 我愛的這座城,藏在我的手機裡
    最近微博熱門話題#你拍過最美的一座城#引發網友熱議,紛紛曬出了手機裡私藏的城市之美。從白天到黑夜,光影交錯間,一張張照片展示著人們所愛的這座城什麼樣……中新社攝影師也用華為P40 Pro記錄下了不一樣角度的城市之美。
  • 2017亞洲書店論壇:後書店時代,讀者如何與閱讀相遇?
    事實上,實體書店和城市文化正在緊密相連,翻開一張亞洲地圖,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質,經常與城市裡久負盛名的書店密不可分:巖波書店被認為是東京的文化地標之一;臺北的好樣本事書店,曾被評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南京先鋒書店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全球十大書店……  近日,來自十座城市的十家書店經營者聚集成都「亞洲書店論壇」,與來自零售、設計、品牌等業界專業人士一起探討「後書店時代
  • 中國書店第一城:書店達6719家全國第一,人均擁有圖書卻僅2.95冊
    嘴上念叨著讀到老,可實際卻不願意再翻開一本書,這是如今的怪像之一。可但是依舊有些城市,保留著讀書的習慣。這個城市號稱是中國書店第一城,其書店數量近乎成都的兩倍,以6719家書店成為擁有書店最多的城市。書香滿城是何種情形,它就是北京。
  • 尋找最美書店 ∣ 疫後重啟,一起來感受那城市久違的書店的聲音!
    不過隨著線上圖書和產品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用戶想要看書又避免出門這樣客觀條件的促使下,線上部分的營收正處於逐漸上升的狀態。疫情最嚴重的2月底,言幾又推出了儲值贈禮活動,並發布《特殊時期言幾又致顧客的一封家書》,得到了大量顧客朋友的支持和回應,很多顧客表示願意與言幾又一起度過這個困難的時期,並用現金充值的實際行動來給予支持。
  • 被贊「最具煙火氣」,幾何書店正帶來「現象風暴」
    今天,我們再次將目光聚集於它,看這樣一個從「海藏咽喉」西寧起步的書店品牌,如何用精準的品牌定位、多元的文化業態、濃鬱的人文氣息向我們展現「幾何書店」的力量。從雪域夏都走來志在四方開拓全國版圖每一間書店,如人一樣,都有著自己的根。西寧,這座「西陲安寧」之城,便是幾何書店的根。
  • 一條×單向空間:保衛書店,挺過春天|簡·奧斯汀|實體書店|書衣|...
    本是書店15周年的「慶生」,卻在當下這個特殊時刻,被迫變成了「求生」。2月24日,獨立書店單向空間在自家公眾號推文裡首次吐露:「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這讓堪稱「多事之冬」的2020年初,又多了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疫情期間,閉店中的單向空間杭州店實體書店不賺錢,已是多年來的業內共識和常態。
  • 重慶最美書店:南之山——用「書店+」的模式保護閱讀本身
    此前,南之山書店的客流量穩定,年前店裡還小有盈利;目前,受「黑天鵝」事件影響,人流量下降了70%,對書店的影響非常大。說起南之山書店的經營,成於思有自己的思考。他提到,對於開書店的人來說,核心價值還是閱讀本身,書店需要對產品進行自己的篩選。
  • 【誠品30】明天,一起夢遊蘇州誠品書店吧!
    地點:2F誠品兒童館參與對象:4-8歲兒童及一名家長嘉賓:Ella老師(Storyland故事星球資深閱讀導師、課程研發)主辦單位:誠品書店、故事星球本次親子閱讀的活動希望通過傳播「家庭閱讀」的理念和方法,幫助家長和孩子開啟親子閱讀的大門,將閱讀成為家長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咱天津人的鏡頭裡……
    春天到了,天津的生機與活力,正一一回到我們身邊。前段時間,我們做了「甦醒下的天津」的活動,我們的津粉積極參與,讓我們在不同的方面看到了天津的活力。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津粉鏡頭下定格的春天瞬間吧!去愛吧,讓最美好的故事在春天發生~04@唧唧喳喳路邊的玉蘭,讓人一掃工作的疲憊。即使很累,也不要忘記看看路邊的美景啊!05@沐爾點點潔白的玉蘭,變身報春的使者,在陽光下綻放。06@不止是灰色這個不一樣的春天 ,簡單的一枝桃花,也在訴說著不平凡的故事。
  • 古人怎麼表達對春天的喜愛?這兩人說:喜歡春天,就和它住在一起
    文/張家公子名無忌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鶯歌燕舞,柳綠桃紅,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最愛歌詠的季節。古代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有很多種,但有兩個人卻最特別,這兩個人說:喜歡春天,就和它住在一起吧!第一個這麼說的是北宋時期的王觀,王觀這個人並不算是宋朝第一流的詞人,但是他有一首詞卻大大的有名,就是在這首詞中,王觀號召他的朋友和春天住在一起,這首詞就是《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我們看看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