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16屆畢業典禮上講話(圖片來源:微信號「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史論」)
各位同學,下午好!
非常榮幸能夠接受學院指派的這個艱巨的任務,代表老師們和大家交流一下此刻的心情。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畢業典禮是一場通過儀式。代表著你們從人生的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通過儀式上照例會有一些象徵磨難的符號幫大家憶苦思甜,教師代表講話應該就屬於這個種性質文化表演。為了減少你們的痛苦,我會儘量快一點。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周期,教師這個職業,從秋季開學為起點,以夏季畢業時為終點,周而復始。剛送走你們,馬上就要開始招收明年的學生,9月迎來新的學生——你們中的不少人並沒有真正離開,過兩個多月又會在開學典禮上再見。對於教師來說,迎來送往已經成為日常工作,心裡很難再有什麼波瀾。不過當看到畢業生們穿著學位服在校園各個角落、帶著燦爛的笑容精益求精地尋找一個完美的拍攝角度時,總讓我們也能分享到青春的氣息——即使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依然樂觀開朗,充滿希望。
儘管不是我的風格,照慣例,作為曾經的老師在這個場合總還要裝作不放心的樣子談點囑託和希望。
一百多年前,無視周圍人的勸告,獨自去瓦爾登湖畔生活的梭羅寫道:「我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從我的長者那裡,我還沒有聽到過一點有價值的忠言,或者哪怕是誠摯的忠言。……這裡是生活,生活的大部分是我沒有嘗試過的實驗;他們嘗試過了,但對我來說卻毫無用處。如果我有任何我認為有價值的經歷,我敢斷定,我的導師們從來不曾談及。」
這段話我經常拿來警示自己。因此,我在這裡不打算再談專業和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這些教師該說的話,在課堂上已經說得夠多了。過去新聞學院的畢業生多數是要從事新聞工作的,但是今天整個信息環境和傳媒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聞學院的畢業生裡,不從事新聞生產的人,甚至主要工作是防止記者「搗亂」的人已經超過了當記者的人。與此同時,新聞工作本身也在發生革命,傳統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正面臨挑戰。你們正在經歷的是前人未曾經歷過的傳播環境。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教師還能夠給你們什麼建議呢?
梭羅在剛才那段話裡提到了一個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最可貴的精神——獨立思考。教師的產品有兩個:只有幾個人會看的論文和活蹦亂跳的學生。我常常在思考:學生究竟從我的課堂學到了什麼?當然布置的文獻自然是最終也沒有看完。那些人名和理論恐怕課程結束後也被忘光了。然而如果你真正認真閱讀這些研究,相信你能夠體會什麼是不畏權威,成一家之言。如果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大家能夠潛移默化建立起獨立思考的習慣,那我們就交出了一個合格的「產品」。不過,這個產品還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不等於擁有運用這種能力的勇氣,在這樣一個並不理想的大環境下,個人常常勢單力薄。希望你們在喪失勇氣時,能想到大學課堂上得到的這些經驗。多讀好書,勤於思考,從大處著眼,超越局部得失,敢於嘗試,另闢蹊徑。我想這也許是大學能夠給你留下的最好的紀念品,也是你和大學精神保持聯繫的最佳途徑。
希望你們走出校園後依然如此。去年有個報紙的評論員點評了中國各大高校新聞系畢業生的氣質,引起不少爭議,也給他的自媒體帶來了可觀的點擊量。他給人大新聞學院學生的評語還算客氣:「專業、深刻、嚴謹而無趣」。前面三個詞大家笑納了,「無趣」估計很多人難以接受。最近這位新聞人在新的「妄議」中對「無趣」做了補充說明,說「嚴謹而無趣」是一個好品質,它是輕佻浮躁的反義詞。如果他對人大新聞的同學們多一點了解,相信他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我看到的是人大新聞學院學生的興趣太多,有的甚至耽誤了學業。儘管作為老師我們的職責是告誡學生以學業為重,不過大部分老師內心是欣賞這種學生的。荷蘭學者赫伊津哈說,人只有在遊戲中,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人類大部分創造都是遊戲精神的產物。遊戲中的人擺脫了世俗的功利目的,追求自我實現,這種心態在今天是稀缺品。如今的世界為個人的遊戲與趣味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就像莊子所說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給自己的興趣留出時間,玩出水平,甚至把它作為你的事業。可以嚴謹,但永遠不要無趣。
今天新聞學院的人才培養已經日益多元,僅僅強調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已經不能涵蓋所有就業去向的要求,但是從新聞學院走出來的學生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是正義感,這就是塗光晉老師在今年的「最後一課」裡說的:「今後無論你身處何方,身居何職,要做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正義感不僅是對遙遠的地方發生的不正義事件的憤怒,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身邊的不正義有所行動,包括敢於對插隊的人說一聲「請排隊」。
說是離開,其實不少同學並未走遠。走出校門的同學,希望你們經常回來看看。這裡有中國最好的新聞傳播教育資源,歡迎你們回來繼續深造,總結你們的實踐經驗與思考;如果你們的錢多到花不完,歡迎回來捐給你的師弟師妹;如果沒有繼續求學的打算也沒有花不完的錢,也可以回來參加讀書會,參加學院為大家安排的同學聚會,找老師聊聊天,我可以請你喝咖啡,中午還有北區三層教師餐廳的自助餐。總之,人大新聞學院的大門永遠向你們敞開。
我可能說得太多了。今天是你們的日子,經過這個儀式,你們就正式畢業。從這裡出去,你們的身份就變成了學士、碩士和博士,我代表教師向你們表示祝賀!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文字來源:微信號「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史論」
(責編:王藝錠、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