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寄語畢業生:可以嚴謹,但永遠不要無趣

2020-12-17 人民網教育

劉海龍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16屆畢業典禮上講話(圖片來源:微信號「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史論」)

各位同學,下午好!

非常榮幸能夠接受學院指派的這個艱巨的任務,代表老師們和大家交流一下此刻的心情。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畢業典禮是一場通過儀式。代表著你們從人生的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通過儀式上照例會有一些象徵磨難的符號幫大家憶苦思甜,教師代表講話應該就屬於這個種性質文化表演。為了減少你們的痛苦,我會儘量快一點。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周期,教師這個職業,從秋季開學為起點,以夏季畢業時為終點,周而復始。剛送走你們,馬上就要開始招收明年的學生,9月迎來新的學生——你們中的不少人並沒有真正離開,過兩個多月又會在開學典禮上再見。對於教師來說,迎來送往已經成為日常工作,心裡很難再有什麼波瀾。不過當看到畢業生們穿著學位服在校園各個角落、帶著燦爛的笑容精益求精地尋找一個完美的拍攝角度時,總讓我們也能分享到青春的氣息——即使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依然樂觀開朗,充滿希望。

儘管不是我的風格,照慣例,作為曾經的老師在這個場合總還要裝作不放心的樣子談點囑託和希望。

一百多年前,無視周圍人的勸告,獨自去瓦爾登湖畔生活的梭羅寫道:「我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從我的長者那裡,我還沒有聽到過一點有價值的忠言,或者哪怕是誠摯的忠言。……這裡是生活,生活的大部分是我沒有嘗試過的實驗;他們嘗試過了,但對我來說卻毫無用處。如果我有任何我認為有價值的經歷,我敢斷定,我的導師們從來不曾談及。」

這段話我經常拿來警示自己。因此,我在這裡不打算再談專業和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這些教師該說的話,在課堂上已經說得夠多了。過去新聞學院的畢業生多數是要從事新聞工作的,但是今天整個信息環境和傳媒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聞學院的畢業生裡,不從事新聞生產的人,甚至主要工作是防止記者「搗亂」的人已經超過了當記者的人。與此同時,新聞工作本身也在發生革命,傳統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正面臨挑戰。你們正在經歷的是前人未曾經歷過的傳播環境。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教師還能夠給你們什麼建議呢?

梭羅在剛才那段話裡提到了一個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最可貴的精神——獨立思考。教師的產品有兩個:只有幾個人會看的論文和活蹦亂跳的學生。我常常在思考:學生究竟從我的課堂學到了什麼?當然布置的文獻自然是最終也沒有看完。那些人名和理論恐怕課程結束後也被忘光了。然而如果你真正認真閱讀這些研究,相信你能夠體會什麼是不畏權威,成一家之言。如果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大家能夠潛移默化建立起獨立思考的習慣,那我們就交出了一個合格的「產品」。不過,這個產品還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不等於擁有運用這種能力的勇氣,在這樣一個並不理想的大環境下,個人常常勢單力薄。希望你們在喪失勇氣時,能想到大學課堂上得到的這些經驗。多讀好書,勤於思考,從大處著眼,超越局部得失,敢於嘗試,另闢蹊徑。我想這也許是大學能夠給你留下的最好的紀念品,也是你和大學精神保持聯繫的最佳途徑。

希望你們走出校園後依然如此。去年有個報紙的評論員點評了中國各大高校新聞系畢業生的氣質,引起不少爭議,也給他的自媒體帶來了可觀的點擊量。他給人大新聞學院學生的評語還算客氣:「專業、深刻、嚴謹而無趣」。前面三個詞大家笑納了,「無趣」估計很多人難以接受。最近這位新聞人在新的「妄議」中對「無趣」做了補充說明,說「嚴謹而無趣」是一個好品質,它是輕佻浮躁的反義詞。如果他對人大新聞的同學們多一點了解,相信他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我看到的是人大新聞學院學生的興趣太多,有的甚至耽誤了學業。儘管作為老師我們的職責是告誡學生以學業為重,不過大部分老師內心是欣賞這種學生的。荷蘭學者赫伊津哈說,人只有在遊戲中,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人類大部分創造都是遊戲精神的產物。遊戲中的人擺脫了世俗的功利目的,追求自我實現,這種心態在今天是稀缺品。如今的世界為個人的遊戲與趣味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就像莊子所說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給自己的興趣留出時間,玩出水平,甚至把它作為你的事業。可以嚴謹,但永遠不要無趣。

今天新聞學院的人才培養已經日益多元,僅僅強調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已經不能涵蓋所有就業去向的要求,但是從新聞學院走出來的學生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是正義感,這就是塗光晉老師在今年的「最後一課」裡說的:「今後無論你身處何方,身居何職,要做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正義感不僅是對遙遠的地方發生的不正義事件的憤怒,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身邊的不正義有所行動,包括敢於對插隊的人說一聲「請排隊」。

說是離開,其實不少同學並未走遠。走出校門的同學,希望你們經常回來看看。這裡有中國最好的新聞傳播教育資源,歡迎你們回來繼續深造,總結你們的實踐經驗與思考;如果你們的錢多到花不完,歡迎回來捐給你的師弟師妹;如果沒有繼續求學的打算也沒有花不完的錢,也可以回來參加讀書會,參加學院為大家安排的同學聚會,找老師聊聊天,我可以請你喝咖啡,中午還有北區三層教師餐廳的自助餐。總之,人大新聞學院的大門永遠向你們敞開。

我可能說得太多了。今天是你們的日子,經過這個儀式,你們就正式畢業。從這裡出去,你們的身份就變成了學士、碩士和博士,我代表教師向你們表示祝賀!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文字來源:微信號「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史論」

(責編:王藝錠、熊旭)

相關焦點

  • 寄語畢業生,是什麼讓何偉教授幾度哽咽?
    遼寧何氏醫學院舉辦了一場「雲端」畢業典禮,這張照片抓拍於何偉教授寄語畢業生的一幀畫面,何偉教授像一位普通的家長一樣,殷殷寄語,反覆叮嚀,數次哽咽,這場僅有11名畢業生代表出席現場的畢業典禮,卻吸引了400餘萬網友在線關注!
  • 寄語畢業生,是什麼讓何偉教授幾度哽咽?
    遼寧何氏醫學院舉辦了一場「雲端」畢業典禮,這張照片抓拍於何偉教授寄語畢業生的一幀畫面,何偉教授像一位普通的家長一樣,殷殷寄語,反覆叮嚀,數次哽咽,這場僅有11名畢業生代表出席現場的畢業典禮,卻吸引了400餘萬網友在線關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聲臨其境」,聆聽這場不一樣的畢業典禮,也許你也會在其中重拾初心,找到最初的夢想與熱愛!
  • 青島理工大學校長譚秀森深情寄語畢業生
    「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要忘記堅守和理性」「無論自己如何優秀,都不要忘記團結與合作」……這些發自肺腑的話語,是青島理工大學校長譚秀森送給2020屆畢業生的人生寄語。
  • 祝福你,95後畢業生!來聽聽校長和老師們送給你們的寄語
    ……6 月 20 日,南京多所高校同日舉行 2018 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數萬名畢業生交上屬於他們的大學答卷,踏上新的徵程。校長們深情寄語,祝福 95 後畢業生,從新的起點出發,走向美好未來。  南大  校長寄語:"你在哪裡,南大就在哪裡"
  • 盧克平寄語畢業生:你們永遠是母校的VIP
    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輝映著畢業生們青春的面龐,折射出他們對母校的深愛和眷戀、對未來的自信和憧憬、以及對夢想的篤定和追求。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劉志軍宣讀了《河南大學關於授予普通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的決定》,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君健宣讀了《河南省教育廳關於表彰2019年河南省優秀應屆大中專畢業生的決定》和《河南大學關於表彰2019年優秀應屆畢業生的決定》。
  • 廈大教授贈別畢業生:不要隨便叫陌生男人老公
    教師代表胡榮、鄒振東、尤延鋮、李慶順分別發言,結合自己的求學、工作經歷,送給畢業生們幾句臨別寄語。以下為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鄒振東演講全文:每一年的這個時節,同樣在這個禮堂,都會有一個老男人或者資深美女,作為導師代表發言。他們或念念叨叨、或語重心長的一大段話,歸結起來就兩個字:理想!
  • 北師大畢業典禮舉行校長寄語「胸懷天下」
    昨天上午,北京師範大學為2142名本科生舉行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該校校長董奇在致辭中送給畢業生們5個字:「敢為天下先」,勉勵他們做有自信、有抱負、有作為的時代青年。   分享師生成功故事   畢業典禮上校長們的「最後一課」歷來備受關注,校長董奇深情回顧了近年來學生們取得的驕人成績,以3個北師大師生的成功故事為例,寄語畢業生們要「敢為天下先」。
  • 教授連續13年給學生寄回憶包裹 親筆信則是他親手書寫的畢業寄語
    打開一看,裡面是一摞照片和一封親筆信,照片都是導師封國林教授拍攝的學生在實驗室裡的點滴,親筆信則是他親手書寫的畢業寄語。堅持十三年送畢業禮物「希望我的學生們在進入工作崗位時,能夠一直保持著在學校實驗室裡求真求實的嚴謹態度,不忘初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及書院院長給2020屆畢業生的寄語!
    經管學院經管學院院長熊偉教授寄語畢業生Dear graduates,經管學院執行副院長張博輝教授寄語畢業生Dear Graduates,Congratulations to your accomplishments as SME's Class of 2016
  • @2020屆畢業生:肖星教授等20位師長為你寫下諄諄寄語
    @2020屆畢業生:肖星教授等20位師長為你寫下諄諄寄語 2020-07-10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旦大學校長寄語畢業生:勇於創新面對挑戰
    不管大家今後從事什麼職業,無論是學術工作還是非學術工作,相信這段紮實嚴謹的學術訓練都會使你們受益終身。同學們經過研究生階段的學術培養,跨進了高級知識分子的行列。我們的校友、清華大學老校長羅家倫曾說,知識分子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恩惠,「要負起更重大的責任來」。當今時代是一個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創新的時代呼喚創新的人才,也給了同學們大展身手的舞臺。同學們更大的責任就在於創新。
  • 潢川四中寄語畢業生: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
    潢川四中寄語畢業生: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 胡曉川 學校宣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年豐收時。潢川四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呂陽對畢業季的同學們寄語:感恩母校,激揚夢想。呂陽飽蘸激情地說,熱烈祝賀400多名畢業生圓滿完成初中學業,衷心感謝全體教師為學生的成長傾注了智慧、心血和汗水。
  • 復旦法學院院長寄語畢業生:做一個能出題的領導者
    復旦法學院院長寄語畢業生:做一個能出題的領導者 「i法復旦人」微信公眾號 2017-06-23 08:46
  • From SISU to Infinity | 校長李克勇寄語2018屆川外本科畢業生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從川外的學生成為了川外的校友,無論你們前往何處,身在何方,母校永遠是你們的港灣!遍及海內外的川外校友會也是聯繫你們與母校的紐帶。從今年起,學校在應屆畢業生中建立了校友理事會,他們將在校友和母校的溝通和交流方面發揮橋梁作用。 同學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高校畢業生,聽民國教授的人生寄語
    作為畢業生,如何在紛亂複雜的社會裡做人做事,實現自己的價值?自古以來似乎都是相同的。民國時期,那個動亂的年代,飽經風霜的教授們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凝練成或長或短的文字,其中,對社會問題和對學生自身問題的分析,如今讀來,仍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 蘭大校長寄語畢業生:Be a Decent Person
    校長嚴純華以《Be A Decent Person》為題為畢業生們送上了最後的叮嚀與囑咐。 鍾欣 攝蘭大校長寄語畢業生:Be a Decent Person,懂取捨博雅從容中新網蘭州6月26日電 (記者 丁思)「『decent』這個詞通常的理解是正派的、體面的、博雅的,而這正是我希望同學們未來成為的樣子。」
  • 《見證30年》| 毛基業教授談人大MBA教育理念及國際化進程
    毛基業教授作為本期人物專訪嘉賓,對MBA教育理念, MBA教育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系統解讀;同時,作為人大商學院院長,毛院長講述了這些年人大商學院和MBA項目的在國際影響力方面取得的成績,並於人大商學院MBA 30周年之際殷切寄語同學們。
  • 長沙理工大學「師兄書記」「最美思政教師」寄語畢業生
    6月28日上午,長沙理工大學舉行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黨委書記付宏淵為畢業生頒發學位證書。紅網時刻6月28日訊(通訊員 喻玲 記者 吳公然)又是一年畢業季,老師們的寄語成為畢業生前行的動力。
  • 北師珠校長寄語2020屆畢業生
    受疫情影響未能返校的畢業生和親友通過網絡相聚雲端,共同見證難忘時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孫紅培寄語2020屆畢業生。他表示,通過四年的學習和成長,同學們在美麗的鳳凰山麓刻苦學習、銳意進取,在各類競賽、社會服務和校園活動中逐夢青春,在北師珠度過了充實而美好的大學時光,這將成為大家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人生閱歷。
  • 畢業生代表寄語|畢業生代表張紫琦在外國語學院2019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畢業生家長、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2016級碩士生、2019屆畢業生張紫琦,很榮幸今天能夠站在這裡代表畢業生和大家說些心裡話。今天起,我們便擁有了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這樣一個新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