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媽媽育兒日記(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胎兒缺氧,又稱胎兒窘迫,是指胎兒在妊娠後期,宮內常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處於這種情況的胎兒往往會存在分娩的危險。
自從懷孕之後,孕媽整天的心思全都花在了肚中胎兒的上面,整天擔憂著:
孩子健康嗎?是男是女呢?吃飽了沒有?
其中,有一項極容易忽略但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胎兒缺氧。
胎兒出現的這種情況,可能會危及到胎兒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這個問題不容小覷,孕媽要在孕期內多加關注。
特別是孕期內出現這三種「異常」可能暗示胎兒缺氧了,那麼準爸媽一定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應對。
【異常一:孕媽的腹圍】
懷孕過程中,胎兒是否缺氧和孕媽的腹圍變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胎兒缺氧的話,自然會發育生長得比較緩慢,那麼孕媽的腹圍變化就會很慢,腹圍小於同期孕媽。
很多孕媽都通過這種方法判斷胎兒的發育,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因為每位孕媽的體質不一樣,可能有些孕媽「長胎不長肉」,胎兒發育得很正常,但是自己的身體卻沒有特別胖。
【異常二:胎兒的胎動】
胎動比較能體現胎兒在子宮內的健康狀況。
一般情況下,胎兒正常的胎動是每12小時的次數在30~40次左右。
如果孕媽發現胎兒的胎動頻率經常性地高於或者低於這個範圍內,那麼孕媽要打起精神來,因為這可能是胎兒缺氧的症狀。
①輕度缺氧的胎兒,胎兒的呼吸比較困難,這時候孕媽能感到胎動是特別急促頻繁的。如果孕媽察覺到這種情況,要趕緊去醫院就醫檢查。
②重度缺氧的胎兒,他的活動範圍會更加小,胎動的頻率更少,而且胎動強度比較微弱。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的話,胎兒容易出現重度缺氧,嚴重的出現胎停育的情況。
【異常三:胎心監護】
當胎兒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到一定程度時,胎兒的心跳會變得比較慢,這時候胎動也不是很明顯。
胎心監護是通過胎兒心跳的變化,來判斷胎兒是否有缺氧的現象。在懷孕的第34周就可以開始做胎心監護了,第26周之後胎兒更容易出現缺氧的狀況,可以加快頻率每周做一個胎心監護。
胎心監測的標準孕媽需要留意
胎兒心率監測包括:胎兒心率基線、胎兒心率變異性、胎兒心率增長率和胎兒心率減速。
這四個項目的分數總和如果低於4分(包括4分),胎心監護為陽性,就表明胎兒有嚴重缺氧或者心功能有問題。
分數在5~7分之間的話,情況存在可疑性有待進一步檢查。
分數在8~10分,胎心監護為陰性,胎兒的心功能表現正常,沒有缺氧現象。
①保證運動量
雖然懷孕之後,孕媽的的身體是比較特殊,但是也不能每天都是在床上坐著躺著,這樣極容易壓迫到子宮造成胎兒缺氧的情況。
孕媽可以每天堅持鍛鍊1~2小時,在孕早期和孕晚期適當的減輕運動的強度和縮短時間。孕期保持適當的運動對孕媽的身體和胎兒的發育來講都有益處。
②注意睡姿
對於孕媽和胎兒來講,左側臥的睡姿比較合適,這樣的睡姿可以預防胎兒缺氧的情況發生。
③定期產檢
胎兒缺氧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所以在孕期的每一次產檢工作都不能放鬆。
做好唐氏篩查、大排畸檢查、B超檢查、胎心監護等內容的檢查工作。
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孕媽預防或者及時發現胎兒缺氧的。在產檢中遇到一些問題,能夠更好地採取措施,防止情況擴大化。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