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北海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1925年這裡開放為公園,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
北海的布局雖受江南園林影響,但仍保持北方園林端重的特點。北海全園布局以瓊島為中心,南面寺院依山勢排列,直達山麓岸邊的牌坊,一橋橫跨,與團城的承光殿氣勢連貫,遙相呼應。北面山頂至山麓,亭閣樓謝隱現於幽速的山石之間,穿插交錯,富於變化。山下為傍水環島而路的半圓形遊廊,東接倚晴樓,西連分涼閣,曲折巧妙而饒有意趣。
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一處古代帝王宮苑。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這裡原是遼、金、元時修建的離宮,明、清闢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
北海中心的山稱萬壽山(亦名萬歲山),水域稱太液池,山頂和山腰興建廠寒、仁智等冒殿。明時在人頎池北岸修築五龍亭,清順治八年(1651年)又在廣寒殿舊址建造白塔,並將島南部的宮殿改建為永安寺。
乾隆時除在瓊華島四面建亭榭樓臺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蠶壇;闡福寺、西天梵境、萬佛樓、小西天、澂觀堂、靜心齋等,在東岸修建濠濮問、畫舫齋等,具臺了今天北海的規模。
★北海公園有什麼好玩的
北海景點眾多,一般分為:北岸景區、東岸景區、瓊島景區、團城景區四大區塊。
★北海公園旅遊路線推薦:
㈠北海公園全園:行程約3小時,包括團城景區、瓊華島景區、北岸景區;
㈡北海公園團城景區:行程40分鐘,包括團城前門、玉甕亭、承光殿、遮蔭侯、團城後門;
㈢北海公園永安寺白塔景區:行程1小時,包括天王殿、法輪殿、龍光紫照牌樓、楞伽窟、正覺殿、悅心殿、靜憩軒、普安殿、白塔;
㈣北海公園團城+永安寺白塔景區:行程1.5小時,包括玉甕亭、承光殿、遮蔭侯、永安橋、天王殿、法輪殿、龍光紫照牌樓、楞伽窟、正覺殿、悅心殿、靜憩軒、普安殿、白塔;
㈤北海公園北岸景區:
(1)行程2小時:包括靜心齋、西天梵境、九龍壁、鐵影壁、五龍亭、小西天景區
(2)行程1小時:包括靜心齋、西天梵境、九龍壁。
㈥北海公園最佳季節:4月-10月最佳,氣候適宜,還可看到綠樹紅牆的美景。 春季早長鶯飛、楊柳拂堤,是踏青之所;夏季荷花開放,美不勝收;秋季為北京最美季節,秋高氣爽;冬季雪後的北海公園銀白一片。
㈦北海公園建議遊玩:2-4小時
北海景點眾多,一般分為:北岸景區、東岸景區、瓊島景區、團城景區四大區塊。
㈠北海公園北岸景區
1、小西天
小西天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建成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是清乾隆皇帝為母親孝聖皇太后祝壽祈福而建的。殿四面環水,有橋可通,東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欄石橋,整體建築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2、鐵影壁
元代遺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塊礫巖雕成,因顏色和質地似鐵,故稱鐵影壁。壁高1.89米,長3.56米,兩面淺雕雲紋異獸,刻工古樸渾厚。
3、九龍壁
九龍壁是原大圓鏡智寶殿前的影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壁高5.96米,厚1.60米,長25.52米。壁的兩面用七色琉璃磚瓦鑲砌而成。兩面各有九條彩色大蟠龍,飛騰戲珠于波濤雲際之中。壁上共有大小蟠龍635條。中國現存三座古代九龍壁,唯獨這座是雙面壁,它是中國琉璃建築藝術的精華。
4、靜心齋
靜心齋原名「鏡清齋」,是北海最精巧的一處園中之園。靜心齋原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在擴建「西天梵境」時修建了靜心齋(當時稱鏡清齋)也稱「乾隆小花園」。殿閣建築形式既不失北方園林宏偉壯麗的氣魄,又有江南園林小巧玲瓏的情趣,是中國造園藝術的珍品。
5、西天梵境
「西天梵境」又稱大西天,東臨靜心齋,西與大圓境智寶殿相依,南與瓊華島貫成一線,是北海最負盛名的景區之一,原為明代西天禪林喇嘛廟,清代於 1759 年重修,並向西擴展,1980 年經重新修繕後對外開放。
㈡北海公園東岸景區
6、濠濮間
濠濮間是北海公園的一處園中之園。「濠」與「濮」均為中國古水名。據《莊子·秋水》載,莊子與惠施遊於濠梁之上,莊子說:「魚兒出來了,魚兒真快樂。」惠施問:「你不是魚,怎麼知魚之樂?」莊子反駁說:「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魚之樂?」據此人們修此小園,園內小橋幾近水面,以供帝後觀魚、垂釣。乾隆皇帝曾在此園宴請大臣。
7、畫舫齋
整個畫舫齋朱廊環繞,結構精巧,環境別致,形似停泊在北海湖邊的一條大船,原引用歐陽修的《畫舫齋記》而造其形,得其名。乾隆皇帝經常到此遊玩,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慈禧太后也常來這裡遊宴、聽評書。
8、先蠶壇
先蠶壇位於北海東北隅,原為明代「雷霆洪應殿」舊址。清乾隆七年(1742),建「先蠶壇」,成為后妃們祭祀「蠶神」的地方。整體建築宏偉,構造精美,綠瓦紅牆,色彩豔麗。先蠶壇是北京九壇之一,是現存較完整的一處皇室祭祀場所。
㈢北海公園瓊島景區
9、永安橋
建於十三世紀,是連接團城和瓊島的紐帶。橋用漢白玉石砌成。橋兩端各立牌坊一座,北為「堆雲」,南為「積翠」,故為「堆雲積翠橋」的嘉名。
10、永安寺
永安寺位於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是清世祖福臨應西藏喇嘛惱木汗之請修建的 ,名白塔寺。初建時,寺內建築有正覺殿、普安殿、聖果殿、宗鏡殿、轉角房、順山房和白塔。正覺殿為山門。乾隆六年(1741年)改稱永安寺。
11、閱古樓
閱古樓平面近似橢圓形,實為兩個半圓左右圍合而成的上下兩層樓,樓形別具一格。樓內四壁嵌滿《三希堂法帖》石刻,這些是中國古代書法集成的石刻珍品。
12、銅仙承露盤
銅仙承露盤是清乾隆皇帝仿漢武帝故事而建。於石座上豎漢白玉蟠龍柱,柱頂端立一雙手託盤的銅人,通高6.6米。據記載,漢武帝曾在建章宮神明臺置仙人承露盤,用以承接露水,相傳用其服藥可以長生不老。清乾隆皇帝立此並非為了承露,乃是綴景之物。
13、智珠殿
智珠殿,半月城位於瓊島東麓山腳下,座西面東與陟山橋相對,建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智珠殿建在半月城城臺上,紅牆綠瓦,雄偉壯觀,四面有五個牌樓相對,中軸對稱、布局別致是我國古建築中比較少見的,殿內原供奉文殊菩薩一尊。
㈣北海公園團城景區
14、團城
團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島,金代為大寧宮一部分。元代稱圓坻,亦稱瀛洲。島四周砌圓形城牆。城高4.6米,面積約4500平方米。周長276米。團城上殿宇堂皇別致,松柏蒼勁挺拔。
15、承光殿
承光殿是團城的主要建築,元代稱儀天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稱承光殿。大殿呈方形重簷歇山頂。四面各推出單簷卷棚式抱廈一間,建築結構別致精巧,是北京宮殿中少見的形式。
16、玉甕
玉甕又稱「瀆山大玉海」,製作於至元二年(1265)。口呈橢圓形,通高70釐米,周長493釐米,重約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龍、海馬、海豬、海犀等出沒于波濤之中,栩栩如生。
1、北海公園門價格: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5元,聯票15元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0元,聯票20元,瓊島10元,團城1元
2、北海公園開放時間:
旺季(4月~10月)06:30~21:00(20:30停止售票)
淡季(11月~次年3月)06:30~20:00(19:30停止售票)
3、北海公園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1號
4、北海公園怎麼去?
①到公園北門:乘13、42、90、107、111、118、204、609、612、623、701路在北海公園北門站下,或乘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下;
②到公園東門: 可乘坐5、609路公共汽車在西板橋站下車
③到公園南門、西南門:乘5、101、103、109、124、202、211、614、619、685、專1、專2路在北海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