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引言不僅要簡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而且要提供給讀者未讀正文前需要知道的相關信息,同時作者對相關領域的熟悉程度及其知識是否淵博,都在引言的字裡行間中得以體現。因此,要寫好引言,就必須將引言所包含的基本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有序展開。而如何將合理安排這些基本內容,同時有條不紊地向讀者描繪清楚,並非易事。達晉編譯認為,根據引言應包含的基本內容,可以將引言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都有各自的任務與目的,而在語言上也有各自的特點,掌握這些特點會使寫作過程化難而易。引言各層次的寫作特點及技巧有以下幾點:
一、在闡述本研究領域的基本內容時要言簡意賅,由於科技論文的讀者對象大多是已進入該領域的同行或是該領域的專家,閱讀文章的目的是想更多地了解最新研究動態。因此,在寫作時,無需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敘述性的語言來描述,並且以參考文獻的形式標出。做到意思明確,語言簡練。
二、研究背景相當於文獻的總結回顧,這是引言中一個重點描寫的部分。一方面可通過社會調查或廣泛查閱文獻及專利,把該領域內過去和現在的狀況用自己的話全面、準確地總結概括出來,特別是最新的進展和過去經典文獻的引用。在引用文獻的過程中要體現出時效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權威性原則,以突出作者對本研究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最新的發展動態,其研究思路所依據的概念、理論和方法具有較強的權威性或可靠性。同時有助於讀者或該領域的專家對論文學術水平的鑑審和判斷,從而對論文做出比較準確和客觀的評價。另一方面,文獻的引用和數據提供一定要準確,同時應避免片面摘錄部分結果而不反映文獻的總體結果。在引用文獻時,一定注意總結歸納,切不可照搬照抄。
三、分析過去研究的局限性並闡明自己研究的創新性,這是整個引言的高潮部分。創新性在科技論文中非常重要,是論文是否被採用的重要依據。所謂「新」,可以是新觀點、新材料,也可以是新手段,新方法,或者是別人未曾發現、不曾想到、沒有寫過,也可以是別人已發現、想到或寫過的,而你有更深入的發現、更好的想法或更新的見解,或者提出與人不同的見解。在敘述創新性時,要在簡明扼要的基礎上,儘量具體。
在闡述前人研究的局限性時,要客觀公正地評價別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貶低別人的工作之上,這是大部分論文容易犯的毛病,一定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分析。在闡述自己的創新點時,要緊緊圍繞過去研究的缺陷性來描述,完整而又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決思路,要抓住創新點進行深入的闡述。同時避免使用「國內外尚無報導」、「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等評價性詞語。
四、在引言的最後,可總結性提出本研究的成果可應用在哪個領域,或對其他研究有什麼幫助,這無疑會給讀者一個完整的概念,也是吸引讀者閱讀全文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