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了!
明天,廣州市共1100餘所小學(含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及小學分校區)師生返校。預計返校小學學生約49萬人,教職員工約5萬人。關於家長普遍關心的戴口罩、午餐、午休、課後託管等問題,信息時報記者從部分小學了解到,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採取了相應措施,如送餐到課室、午休保持安全距離不戴口罩等。即日起,番禺區中小學恢復普惠型託管,6月1日起恢復個性化課程服務。
返校準備
做好健康監測,自備健康包
孩子返校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呢?多所小學提醒學生須在開學前14天每天進行體溫監測,按時在「穗康」小程序上進行晨報,並在返校前一天提供前14天的健康卡。
此外,不少小學要求家長幫孩子準備好一個健康包,內有2-3個醫用口罩、消毒溼巾、幹紙巾、乾淨塑膠袋等,禁止攜帶75%酒精、84消毒液等易燃易爆的物品。海珠區同福中路第一小學要求,除口罩外,其餘物品要清晰標註孩子的班別和姓名 。
上下學
分批錯峰,校外指定地點接送
記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實行分年級錯峰入(離)校,所有學生須嚴格按時返校,不得提前或遲到。
海珠區實驗小學規定7:30-7:50五、六年級返校,7:50-8:00四年級返校。到校後,依次排隊有序通過測溫通道,再洗手消毒進入課室。
天河第一小學不同年級學生入校時間設置5到10分鐘的時差,建議學生在離校門10米遠的地方就跟父母告別,單獨走入校園,由老師、牌匾作指引。
下午放學家長怎麼接孩子?多所小學表示家長需按照指定時間在指定區域等候,一般不得進入校園,即接即走。
海珠區實驗小學由老師持班牌帶學生到附近社區廣場,等家長來接,還組織了老師和家長聯合護學隊,引導學生有序上下學。白雲區同和小學要求家長和孩子商量好一個校外相對固定的區域接送,不在校門口聚集。
東風東路小學有兩個校區位於主幹道,學校為6個年級家長做了6種顏色的接送卡。家長持卡測體溫後,進入校園不與教學區連接的指定區域接孩子。天河區華陽小學鼓勵家住學校附近的高年部學生,提高自理能力自己回家。
上課
單人單桌,課間到室外運動
據了解,多所小學要求室內上課時,師生需佩戴口罩,不交談,不聚集,單人單桌,保持距離最大化。孩子一整天戴口罩很悶怎麼辦?海珠區實驗小學表示,老師會組織學生間隔一段時間定期摘口罩透風換氣,如大課間、錯峰上廁所等時段。在室外上體育課,保持一定距離不戴口罩。
防疫期間,不少小學停止密集性的藝術特長訓練和活動,關閉學校專用室場,不聚集開大會。東風東路小學將在音樂課中加入體育元素,如跺腳、拍節奏、轉圈等,鼓勵孩子們課間到室外運動,老師會開發一些保持距離的小遊戲。天河區華景小學將給每個孩子配一個魔方,引導孩子動腦玩遊戲。
部分小學還對學生上廁所作出規定。例如,華景小學要求如廁後所有廁紙全部入坑(不能衝入下水道的除外)。廣州石化小學要求學生分批去廁所,在廁所門口一米線等候,裡面出來一個,外面進去一個。
午餐午休
課室用餐,午休可摘口罩
記者注意到,疫情期間,許多小學午餐和午休地點都在學校原班級。午餐由飯堂或校外餐飲單位送至班級,採取單人單桌、錯峰分批就餐的方式。
海珠區萬松園小學提醒學生不用帶餐具、午睡用品,吃飯時學生坐原位,由老師將餐盒分發給學生,按單雙行進行錯峰就餐。華景小學的午餐由家長投票決定,選擇了廣州酒家套餐盒飯,每天一種套餐、兩肉一菜,五天不重樣。
午休方面,不少小學表示暫停課室拼桌、鋪墊午睡等形式,學生在座位趴桌子休息。要戴口罩嗎?荔灣區芳村小學、海珠區萬松園小學、天河第一小學等多所小學明確,午休期間不用戴口罩。
東風東路小學表示,將利用上下課時間持續對課室通風,每日用紫外線燈、氣溶膠噴霧進行消毒,拉大座間距。學生能保持安全距離,午休時可以摘口罩,由老師統一進行廢棄處理,午休再換新口罩。越秀區黃花小學規定,午休時學生不交流、不看課外書、不寫作業,午休後戴上口罩。
番禺區中小學恢復校內課後託管
「孩子的課後託管問題怎麼解決?」不少家長有此疑問。番禺區教育局表示,為緩解家長接送壓力,結合防疫工作實際,區內中小學將同步啟動2020年春季學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
自5月18日起,番禺區中小學恢復普惠型託管,6月1日起恢復個性化課程服務。小學可利用校內課後服務時間每天增加1-2個課時等方式調整小學教學安排。
5月18日至6月1日期間,普惠型託管暫停收取每段5元的託管費用,午餐費用按實收支結算。6月1日後,普惠託管及個性化課程按常開展並恢復收費。若學生無託管需求,由家長向學校提交不需要參加校內課後服務的書面申請。
記者了解到,荔灣區和海珠區一些小學暫不開展常規課後託管,確有需要可申請,但時間較短。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表示,放學後將對所有課室、場室進行消毒,因此對確有困難和需求的學生家庭提供校內課後服務基本看護,一、二年級最晚至15:50,其餘年級是16:00。另外,周一下午三至六年級不設基本託管,周二下午全校不設基本託管。
新聞知多D
為更好指導各地、學校開展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廣東省教育廳制定了《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就增強學生體質、充分發揮體育在心理調節和情緒疏解方面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提出指導。
《指導意見》提出,學生體育與健康教學應遵循安全第一、科學組織、因地制宜和實效性原則,要做好場地器材消殺,防止疾病傳染;學期內課程教學內容和進度安排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空地、校道、架空層等場所的作用。
根據實效性原則,教學應以發展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為主,運動技術、力量、對抗等內容可適當調整。可適當降低運動強度,小學、初中和高中平均心率分別達到130次/分、135次/分、140次/分左右,練習密度應適當提高。
學生返校複課後安排兩周左右時間進行恢復性體能練習。開學第一節體育與健康課要對學生的體能、身體狀況等進行摸底與評估,並根據授課情況和學生的反饋及時動態調整。
課前要根據學生的體能和場地、設施、器材情況安排教學內容,並寫好教案,註明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應科學合理安排不同班級學生錯峰上課,避免在同一區域、同一時間扎堆上課;合理安排使用器材,器材使用應固定,場館、器材用後及時進行消毒。儘量安排在室外運動場、通風的架空層、校園空地、校道等場所開展體育教學;確有困難的,可安排在寬敞、通風良好的場館,並保持開門、窗通風。生生、師生距離保持1.5米以上,避免面對面站立。
確保每天校園體育活動一小時。靈活合理安排大課間,場地不足的學校可採取分批的形式進行,並確保學生之間保持1.5米以上距離。
《指導意見》還明確指出,根據國家、省衛生健康委指引,在室外通風良好,相互間保持安全間距的前提下,不宜佩戴口罩,不允許戴N95口罩。
疫情期間,
如何備戰小升初?
【來源:環球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