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學老班長
985的分數卻報考了三本,是校名傻傻分不清,還是不懂報考的鍋
最近部分地區的高考錄取結果可以查了,隨之各高校的最低投檔分數線也出來了,而在廣東招生的一學校投檔線卻引發了廣大的關注和討論。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在廣東投檔最低分數線為632,這個分數在廣東排名7411,計劃31,只有一人投檔,那就是「鬧烏龍的這個學生」了。而省內985高校中山大學的投檔線為629,這個分數完全可以上「中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大學」等985高校,真正的「電子科技大學」投檔最低分為637。985的分數怎麼報考了一所三本獨立學院呢,是沒搞清楚校名嗎還是不懂志願報考呢?
獨立學院是在彌補我國高等教育資源不足以及財政支撐高校發展不足的背景下產生的,2008年04月10日教育部頒布了《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全國獨立學院一共有241所。大多數的獨立學院是部署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省建高校與民間力量合作辦學的。有的只是花錢買個主體學校的名字,有的是同在一個校區、共享教育資源。
獨立學院校名的前綴為xx一本或二本大學名+其他相關。舉些例子,河北大學工商學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的二級學院了呢,類似的還有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而本文主人公報考的學校「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極容易誤解為「電子科技大成都校區」,類似的還有「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所以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一定要上網查查學校官網,看清學校代碼,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因大意影響了自己的前途。
不過,今年教育部又出臺了新文件,要求「獨立學院轉型問題」,轉為民辦或公辦院校,大多最終會轉成民辦高校。這樣的話,獨立學院的名字就會發生改變,會脫離之前的母體學校名,如「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這樣對學生的誤導性就會大大縮小了,也會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辦學質量。
廣東的志願報考從2018年發生了改變,本科批次合併了,不再有一本、二本、三本之分,只有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也就是說所有本科院校同時進行報考,這樣會增加高分低報的可能性。要是一本、二本、三本分開報,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極小。
但話又說回來了,我們無法左右高考報考規則,只能認真仔細研讀規則。有多少同學高考結束之後在研究報考,僅僅依靠成績出來那短暫的時間是不夠的。我們的估分,然後依據學校發的志願手冊圈定能報考範圍,中間我們還要思考專業、城市,還要發動親戚的力量,詢問哪些好就業之類的。所以,這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共同發力。
志願報考畢竟是高考和大學之間的唯一橋梁,不可兒戲。
這位632分的學生如果上了「獨立學院」實屬可惜,最好還是復讀吧。
大家覺得呢,還是他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老班長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