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795篇原創文章。
受傳統思維的影響,現在的家庭教育還是沿用老祖宗的方法,即家長專制式教育方法,通俗點說,叫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雖然,與我們小時候相比,棍棒教育大幅減少,但是,吼叫式教育依然是主流教育方式。
作為家庭教育的一環,家庭英語啟蒙也屬於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許多人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操之過急,往往選擇強制性方法,逼迫孩子完成任務,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孩子逆反心理增加,自然也就不願主動積極地學英語。
我們常說,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xi)慣,特別是學(xi)和生活(xi)慣,其實,快樂和興趣也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快樂地學英語,是孩子健康成長必要養分,應該得到所有父母的高度重視。
那麼,如何幫助寶貝快樂學英語?苗爸選擇部分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方法,分享給讀者諸君。
01
你來比劃我來猜 You perform, I guess
遊戲是所有英語啟蒙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寶貝最喜歡的方法。每次當苗苗不願意配合的時候,苗爸就會換一種方式與她進行互動。其中使用比較多的方法,就是「你來比劃我來猜」。苗爸最早是在一些電視綜藝節目上看到這一遊戲的玩法的,當然是中文節目。後來在孩子班級組織的親子活動中,也和大家一起親子玩過「你來比劃我來猜」的遊戲,深得苗苗的喜愛。
後來,苗爸在研究TPR(全身反應)教學法的時候,也借鑑了這一方法,因為這一活動需要3--4個人參與,所以,特別適合全家總動員,大家共同參與來做這個遊戲。
TPR教學法的第一階段,主要是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到了第二階段,則由父母做動作,孩子說英語。這一階段,正好適合玩「你來比劃我來猜」的遊戲。
在玩這一遊戲之前,我通常會做一些準備工作,如先將一些TPR動作短句抄在一張 A4 紙上,一張紙抄一句。例如:
Shake hands. 握手
Fly a kite. 放風箏
Ride a bicycle. 騎自行車
Ride a horse. 騎馬
Take a picture. 拍照
Take a bath. 洗澡
Eat hot noodles. 吃熱麵條
我家的具體角色分工如下:
苗媽:手舉紙張
苗爸:看英語做動作
苗苗:看動作說英語
因為大多數的動作短句,都是苗苗在「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上學過的,所以,由她來看動作說英語難度不大,這也是訓練孩子開口說英語的好方法。
如果每次都是孩子一個人說,會顯得比較枯燥,這時可以選擇變換角色,讓孩子做動作,父母說英語,提高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
02
做手工 handwork
為了培養苗苗的動手能力,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經常帶她去各種手工作坊,購買手工材料,製作手工作品。至今,我們家的各個角落裡,還散落著她當年的作品。
隨著苗苗做手工的興趣日益濃厚,她開始自己觀看各種視頻教程,邊看邊學。比較有名的有Mr. Maker。不過這個系列節目的材料不是很好尋找,所以就沒有堅持學下去。
後來我又買了一本手工英語的書,裡面的手工非常適合小學生,製作材料和製作步驟圖文並茂,每一個製作步驟都有相應的圖片和中文翻譯,簡單易學,生動有趣。
例如,這個製作「三角樹」的手工,先是列舉所需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和材料。下面是製作的具體步驟,非常詳細。
在使用這本書的時候,我都是先備課,例如,一般是一個星期學一個手工,我就提前準備好材料,然後將每個步驟的英文背下來,並熟悉每個步驟的操作方法。在教孩子做手工的時候,不看書,與孩子一起,一邊操作,一邊說英語。兩個人各做各的手工,苗苗幾乎每次都做得比我更成功一些,看來小時候的童子功幫了不少的忙。
全書一共6章,40個小節,即40個手工活動。如果每個活動都認真完成,學完40個手工之後,孩子的聽力又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