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為何熱衷量化考評

2020-12-13 科學網

 

■熊丙奇

福建工程學院男性輔導員在宿舍督導衛生時,對女生內衣進行拍照取證,引發一場輿論風波。輿論認為,這場風波的出現與該校推行的「三個文明」量化考評有關。對此,福建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吳仁華表示:「教室是公共場所,課堂上不存在隱私。」在法律法規的範圍內,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沒有錯,而且得到了家長的普遍支持。學校通過實施「三個文明」將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化,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範,量化考評是必要的。他認為,中國高校那麼多,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情況,應該允許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

據報導,該校的「三個文明」量化考評辦法主要由課堂文明、宿舍文明和網絡文明量化考核指標體系組成,考評以學期為時限,採用「學期總積分=基本分(100分)+獎勵分-扣分」的方式計算,其結果作為獎學金評定、評優評先、違紀處分、組織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前提條件,並納入學生檔案。該校領導將其作為重要的學生管理模式探索,但其實,這並非什麼探索創新,而是把文明養成教育「簡單化」,是把早已飽受輿論質疑的、用於教師考核的數量考核辦法,移植到學生文明考核中,這種功利化、形式化的文明考核,並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意識和文明習慣。

眾所周知,近年來很多高校都採用數量考核方式,把論文(數量和發表期刊)、課題(課題類別和課題經費)、專利等折合成工分,考核評價教師,這樣的考核評價方式,迎合了學校的辦學功利追求,但是卻讓學校辦學急功近利,很多教師就圍著考核指標轉,把很多精力花在申請課題、炮製論文中。在這樣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推動下,高校發表的論文數,申請的課題數顯著提高,可是,教師卻失去教育和學術的理想,淪為「學術民工」。

說到底,這種被高校推崇的考核評價方式,幾乎可以說是傻瓜式管理。因為,列出數量考核評價指標後,根本不需要管理者花什麼心思,甚至一個小學生都可以比較出兩個教師的優劣來。可遺憾的是,對於數量考核辦法,很多高校管理者十分迷戀,覺得其一抓就靈,紛紛在學校管理的各個領域,引入量化考核。對學生文明進行量化考核,只是一例。表面上看,量化考核的打分體系很完善,抓文明落到實處,可是,這是十分簡單、粗放的管教方式,與文明養成教育需要長期對學生的薰陶、引導格格不入——學校以檢查文明為由,不尊重學生的權利,這是反文明教育,而學生為獲得文明評分高分,也可能只是表演文明,這和學校迎接上級檢查弄虛作假是一個道理。

首先,這樣的數量考核打分體系,在制訂的時候聽取過教師和學生的意見了嗎?由於打分和學生的獎懲掛鈎,因此,這實質是學校的校規,而作為校規,不能就由學校行政(或某個領導)單方面制訂,必須在制訂時,廣泛聽取學生意見,不聽取學生意見而由行政部門強推,這樣的校規的合法性存疑。該校領導稱,學校的做法得到家長的支持,可學校並沒有召開過由家長參加的聽證會,怎麼就能說得到家長的支持?100個家長有1個家長支持,只能說有1個支持,而不是其他家長都支持。支持不支持,需要家長投票。

其次,誰來執行這樣的評分體系?執行過程中,能保障學生的合法權利嗎?該校校領導稱教室是公共場所,學生沒有隱私,那麼,宿舍是公共場所嗎?學生在宿舍裡生活沒有自己的隱私嗎?老師是不是為了檢查文明情況,可隨意進入學生宿舍?其實,教師在上課時有教育自主權,學生在上課時,也可自由表達自己的觀念,如果為檢查學生的不文明行為,在教室裡安裝監控,這就可能干涉教師的教育自主權和學生的自由表達,把教師和學生的一言一行都置於監控之下。如果校領導認為教室是公共場所,可以安裝攝像頭監控,那麼,校領導的辦公室是不是也屬於公共場所,可以安裝攝像頭,讓所有師生了解校長的辦公情況?

對學生的量化管理思維,從根本上說,是灌輸教育思維。有輿論質疑,大學教育現在有中學化的趨勢,說的是把中學的管理模式移植到大學。而進一步分析,對中小學生進行灌輸管理也是錯誤的,這不利於培養有獨立人格的合格公民,在中小學也要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主規劃的意識和能力。而我國大學在人才培養中,一直以來,還盛行灌輸教育,而非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探究式教育。近年來,在應試教育之下,中小學的灌輸教育變本加厲,而大學在行政治校環境中,也對學生採取更嚴苛的管理——被輿論質疑為不尊重學生的變態校規、雷人校規,不僅中小學有,大學也有,而且,有增多的趨勢。

轉變量化考核管理思維,需要學校教育家辦學。對於教師,教育家辦學重要的是激發教師的教育和學術理想,釋放教師的活力,學校要把教育和學術事務的決策權、評價權交給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而不是指令教師們怎麼幹;對於學生,教育家辦學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給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發展提供自由生長的沃土,在學生個性和興趣發展過程中,並非不要求學生遵紀守法、文明禮貌,這需要的不是學校行政力量的管束,而是依法治教和學生自治——依法治教的基石是學校尊重教師和學生的所有合法權利,而學生自治則是通過學生參與學校辦學的監督、管理、評價,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科學報》 (2016-04-28 第7版 視角)

相關焦點

  • 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量化考評可行嗎
    原標題: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量化考評可行嗎 日前,本報獨家報導《福建一高校男輔導員檢查女生宿舍引發爭議》披露了福建工程學院男性輔導員在宿舍督導衛生時,對女生內衣進行拍照取證導致的一場輿情風波。網上輿論認為,這場風波的出現與該校推行的「三個文明」量化考評有關。
  • 教育時評: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量化考評可行嗎?
    網上輿論認為,這場風波的出現與該校推行的「三個文明」量化考評有關。  今年3月7日,《福建工程學院學生「三個文明」量化考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全校開始試行。《辦法》規定,學生文明養成量化考評辦法主要由課堂文明、宿舍文明和網絡文明量化考核指標體系組成,考評以學期為時限,採用「學期總積分=基本分(100分)+獎勵分-扣分」的方式計算,其結果作為獎學金評定、評優評先、違紀處分、組織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前提條件,並納入學生檔案。  該《辦法》共分21個扣分項目和12個加分項目。
  • 河南省倉房鎮小:加大班主任常規量化考評力度
    河南省倉房鎮小:加大班主任常規量化考評力度 實現教風學風班風校風大提升共工日報社-共工網河南9月7日電(記者 龔建光 特約通訊員 周文海)新學年,新目標,新徵程,新氣象。2020年秋期開學伊始,淅川縣倉房鎮鎮直小學在班主任管理中推行新的《班主任量化考評方案》,落實落細值周、班主任坐班制度,實現班主任績效考評差異化分配,此舉反響較好。
  • 專家稱公廁蒼蠅量化考評標準不應指責為形式主義
    一項管理規定難以承受過多想當然「解讀」南昌公廁蒼蠅不超3隻是一種工作要求專家認為 量化考評標準不應指責為形式主義北京市政市容委最近發布《北京市主要行業公廁管理服務工作標準》,要求公廁裡蒼蠅不得超過2隻。
  • 山東青島供電公司實施黨員量化積分考評
    山東青島供電公司實施黨員量化積分考評 發布時間: 2020-01-07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胡青海
  • 浙江先鋒指數積分量化考評 關愛睏難道德模範
    今年,新登鎮出臺實施「12345」黨員先鋒指數積分量化考評法,還定期向黨員發送積分簡訊,有的村還在每月刊發的《村民簡報》上通報,進一步激發了黨員志願服務、在重點建設中帶頭表率的熱情。
  • 煙臺大學計控學院推行黨員積分量化管理新模式
    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相關要求,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煙臺大學計控學院黨總支積極推行黨員積分量化管理,堅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將黨員義務明晰化、先鋒評價公開化、考核管理痕跡化,實現了黨員管理的新突破。
  • 大學生當成小學生管 文明行為能否「量化」
    網上輿論認為,這場風波的出現與該校推行的「三個文明」量化考評有關。  今年3月7日,《福建工程學院學生「三個文明」量化考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全校開始試行。《辦法》規定,學生文明養成量化考評辦法主要由課堂文明、宿舍文明和網絡文明量化考核指標體系組成,考評以學期為時限,採用「學期總積分=基本分(100分)+獎勵分-扣分」的方式計算,其結果作為獎學金評定、評優評先、違紀處分、組織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前提條件,並納入學生檔案。  該《辦法》共分21個扣分項目和12個加分項目。
  • 學校考評校長妻子「很優秀」 老師不服實名舉報
    近日,大豐學校部分老師實名向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教育局和縣紀委舉報,稱該校教師崗位設置量化考核評分存在弄虛作假,校長以權謀私。第一次考核結果因部分老師質疑被作廢,第二次的分數公示後引起軒然大波。據了解,此類考評3年一次,名次將影響工資級別和評職稱。目前,瓊中教育局已介入調查。
  • 河北對大學生村官百分制綜合量化考評
    近日,河北省委組織部制定下發了《大學生村官綜合量化年度考核辦法(試行)》,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規範考核頻次和內容」,明確考核原則、內容、程序等,對思想品德、能力素質、服務群眾、發展經濟等事項以百分制量化打分的方法進行評價。  該省建立「一定量、七評價」考核評價機制,「一定量」即對大學生村官年度工作進行定量考核、量化打分,滿分為100分。
  • 大學中的考評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那麼,大學生瘋狂地去參加學生會和社團獲得考評,甚至耽誤學習,是真的值得嗎?大學的考評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只要考評高,就一定能獲得獎學金嗎?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就將考評的來源以及作用跟大家說說考評。
  • 鄉村教師填「量化分」,為何提不起精神?
    我是鄉村教師,下午我們學校組織老師填寫一年一度的「量化分」。但我發現,身邊的老師,沒有幾個能提起精神來填寫。為何老師們在填寫「量化分」的時候提不起精神來呢?不僅僅是因為天氣太熱的原因,老師的苦衷無法一語道清。
  • 又有「學院」變「大學」?為何高校熱衷改名?有什麼好處嗎?
    據合肥學院9月16日消息:今年,學校成功增列進教育部十三五大學更名規劃,建設合肥大學目標更近一步。據福建省教育廳官網消息,對近期申請更名大學的福建工程學院和閩江學院進行實地考察。學校基本情況公示如下:浙江省教育廳官網發布的《2019年浙江省擬提出設置申報高等學校基本情況表》顯示,浙江科技學院申請更名為浙江科技大學,紹興文理學院申請更名為紹興大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與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申請獨立學院轉設,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申請進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 來看這個團全程考評新機制
    新疆軍區某團創新機制狠抓士官隊伍建設全程考評倒逼能力升級解放軍報訊  李強強、高群報導:3月中旬,新疆軍區某團步兵五連公布上個月士官綜合考評結果,在隨後的幹部骨幹講評會上,排名靠前的士官被點名表揚,排名靠後的上臺檢視自身不足。
  • 業績考評,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必答題
    2020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開展檢察官業績考評工作的若干規定》(下稱《規定》),要求對檢察官辦理案件和其他檢察業務的質量、效率、效果等進行考核評價。檢察官業績考評是什麼?怎麼考?為何備受重視?回顧近一年來檢察官業績考評的工作足跡,答案自明。「檢察官業績考評,就是要聚焦如何更好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大大小小的會上,最高檢領導反覆強調業績考評的重要性。
  • 西安翻譯學院召開2020年度幹部述職考評會
    ,1月7日,西安翻譯學院在圖書館報告廳召開2020年度幹部述職考評會。同時,他對參與述職考評的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提出四點建議。第一,他希望各位負責人高度重視年度考核工作,在述職考評工作會中注重總結好的經驗,相互學習,找到發展新思路。第二,他希望各位負責人在述職匯報中認真進行自我總結、部門總結,突出重點,拒絕淺顯。第三,他希望各位評審能夠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地對被考核人員和部門進行評價。
  • 績效考評的時間、程序、形式及方法
    第五條 考核時間:公司每月上旬定期考核(月考評、年考評)。第八條 考核方法: 1、月考評:由部門主管根據公司制定的部門崗位職責,對本部門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小結,並享有對本部門工作人員獎懲的建議權:辦公室對該部門的遵守規章制度情況提出意見:一併上交企業辦、公司領導提出改進意見後發放各部門。 2、年考評:由部門主管對本部門一年來的總體工作表現作出總結。
  • 浙江桐鄉採用「雙先指數」積分制考評黨員
    袁煜鉅說,自從社區開展黨員「雙先指數」考評以來,社區裡的黨員交流更加頻繁了,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漲。  袁煜鉅口中的「雙先指數」,是指將黨組織先進指數和黨員先鋒指數進行積分制管理,即將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教育培訓、志願服務等經常性教育管理服務情況,按照一定規則量化累積成黨組織與黨員的分數。
  • 中移建設河南工程支撐中心組織開展2020年員工年度考評工作
    日前,中移建設河南工程支撐中心根據《中移鐵通河南分公司員工績效管理辦法》和《關於開展2020年員工年度考評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員工考評工作。一是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考評領導小組。
  • 那些無法量化的真相
    ——題記又到期末,各類量化數字紛至沓來。長年累月被數字左右的老師們,面對評價制度,難以瀟灑。平時看起來挺豁達的人,也不由自主地變得分分計較起來。此時,真的是「只見分數不見人」。數字量化,「量」不出平行班級學生整體素質的差異。譬如,有的班級般生只有幾個,有的般生十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