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擠滿「銀髮打工人」、碼農賺得不如KTV服務員,我在國外當社畜

2021-01-08 鈦媒體APP

文 | 顯微故事,作者 | 楊佳、李不追、李海草,編輯 | 清淮

「社畜」這個詞源自日本,大意是像被泯滅個性的畜生一樣,過著被壓榨的生活。

隨著社會壓力的攀升,更多白領習慣將自己稱為」社畜「

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決定逃離」內卷「,追求」生活在別處「的別樣體驗,到國外工作和生活。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幾位選擇到國外發展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們之中:

有為了移民不惜花費上百萬,曾創業當社畜,最後回國發展的英國碩士;

有在日本朝十晚六,結果月薪跟卡拉OK的小工差不多的程式設計師;

也有到處旅遊,研究生畢業後留在新加坡的分析員。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我在日本當程式設計師,為了省錢,曾經1600元生活一個月

肉醬 男 82年 程式設計師 日本東京

四年前,我到日本東京工作,當程式設計師。

在此之前,我對日本的所有了解都只來源於影視作品、動漫以及一些遊記,覺得日本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也認可這裡的文化。

但這些年,我接觸了不少在日本工作的人,總結出一個定律:對日本的喜歡程度和工作的強度和時間成反比,工作時間越長,越難喜歡上日本。

首先,日本各個行業的收入差異不是很懸殊。

我的第一家科技公司的工作,月薪稅後是26萬日元(折合成人民幣約1萬6千)。

有一次,我在卡拉ok的廁所裡看到招聘卡拉OK店的服務員,薪水居然跟我這個程式設計師差不多。

其次,東京的生活成本高得嚇人。

比較偏遠的房子要8、9萬日元。因為我養了只狗,房租更貴,交完房租只剩下14萬日元。

這點錢在日本,即使過著最簡樸的生活也根本存不下錢來。

圖 | 我家門口

為了省錢,我曾經嘗試過一個「1600塊(人民幣)吃一個月」的極限挑戰。

我一日三餐靠著最便宜的烏龍麵、吉野家以及自己做一點簡單的飯來撐著,最後錢是省下來了,但是整個人都快餓出浮腫了。

為了讓自己能吃飽,我前後又換了兩次工作。

現在我以全棧(React.js + Node.js)開發者的身份就職於東京的一家歐美人為主的微型創業公司,一年能拿到60萬元人民幣。

工資上漲了後,生活幸福感提升了很多,但同時我又面臨著新問題。

日本人的那種加班文化是刻在骨子裡的,即使是工作做完了,下班了通常也要在公司裡磨蹭一會兒才走。

中國人都以為日本人自律,事實上,他們是「他律」。

大部分日本人上班的時候各種摸魚,但一旦到了下班點,卻馬上就變得「看起來比誰都忙」。

這大概是因為日本有「讀空氣」的傳統。

「讀空氣」就是說:如果下班的時候別人都沒走,就你一個人拎著包走了,那你就是「讀不懂空氣」,別人會給你白眼,將你孤立起來。

這種傳統對我這個「外國人」來說,簡直毫無殺傷力。

我都是一到下班時間,就泰然自若地離開,不想以虛假的形式來彰顯我工作勤奮。

當然,我回家以後也大多在工作。一來我本身確實熱愛編程,二來也沒什麼別的事情可幹。

我的工作都能按時完成,這也是每次到點下班直接走的底氣來源。

去年,我上班的公司位於一棟商業樓的地下一層,從地下鐵出來直達公司。

我每天就早上前往地鐵站的那十多分鐘能看到藍天,隨即便一頭鑽入那沒有盡頭的地鐵隧道,再進入公司奮戰到天黑。

藍天白雲這些美好的事物,都與我無關。

圖 |上班路過地鐵站

日本地鐵上還有一道獨特的景觀:銀髮工作人。

每天下班後,我看著我身邊這一位位銀髮工作人,像看見了未來的自己,就忍不住悲從中來。

圖 | 地鐵上的銀髮年輕人

對於我這種普通打工人來說,其實在哪裡都沒有太大不同,都需要努力工作才能養家餬口。

所以,未來我想我還是會回國吧,回國起碼還能消除那份漂在異鄉的孤獨感。

為移民被迫成為英國社畜,但回國後我迷茫了

Ken 英國 創業者

2016年,我從英國碩士畢業後,面臨「如何繼續留在英國"的難題。

讀博?要拿到學位實在不容易。工作?英國外籍學生工作難找是出了名的。

於是只剩下一條路——通過T1籤證(英國企業家籤證,也叫創業籤證,屬於移民類)拿到海外永居身份留下來。

辦理T1籤證除了需要存20萬英鎊放在金融機構裡,還需要申請人提交商業計劃書並創業,為此我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在英國創業的華人大概有四類:開中餐館的、做房中介的、靠才華創業的,和我這種想創業卻不知道做什麼合適的。

四類人中混的最好的是開中餐館的,收入穩定而且成本比較低,但是工作非常勞累。

做房產中介的是將英國的房子買給中國人,需要大量人脈。

依靠才華創業的大多數的是設計師,大部分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收入並不高。

考慮到英國的電商水平落後,我最終決定在英國做電商,將一些小眾的設計師首飾品牌收集起來,賣給客戶們。

彼時,國內網際網路創業正是一片紅海。

許多朋友紛紛投身「投入少、回報高」的網際網路創業項目,且每天都在瘋狂地加班,以「996」、「007」、「小步迭代」為代價高速向前發展。

相比之下,我在英國的創業進程可以說幾乎是停滯不前。

英國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整體的節奏都很慢,無論我如何心急地聯繫對方,英國人都只會在工作時間回復我、處理事情。

如果需要去專業展覽,我先收集信息,再寫好郵件,得到對方的反饋之後,才能去拜訪企業,動輒都得花上一兩周才能敲定見面時間。

這種滯後導致了我和國內朋友們的差距越來越大:

同樣是做網際網路項目,我還在尋找貨源的時候,對方網站都搭建完畢了;等我開始搭建網站的時候,人家已經開始開單了;等我開始開單的時候,對方已經開始擴展了。

這種被遠遠趕超的焦慮讓我非常被動,很快,我的電商公司就失敗了。

但我不甘心就這樣放棄T1籤證,這幾年我在英國讀書、創業,家裡花費了上百萬,眼看著就要拿到籤證了。

於是我咬咬牙,加入了另外一家創業公司,做英國區負責人,需要經常往返國內,工作強度比之前創業的時候強多了。

國內節奏強、壓力大,年輕人非常拼命,幾乎所有人都在追趕。

一個電話乃至一個微信消息,就能解決在英國一周才能處理完的事情。

去年4月我出差回國停留了20天,跑了11個城市巡迴做活動,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第二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要趕去下一個城市。

這種節奏讓我時常倍感壓力,時常害怕被取代,只能壓榨出更多的私人時間處理工作。

今年,疫情讓英國陷入癱瘓之後,我毅然選擇了回國。

雖然國內競爭大、內卷嚴重,但也意味著市場充滿活力和可能性。

在新加坡讀研並留下工作,消費比北上廣高,工資剛夠自己生活

小薇 女 26歲 物流公司市場分析員 新加坡

我喜歡到處走動,從大學開始,只要有時間我便會去各個城市旅行。

像寮國、斯裡蘭卡、墨西哥、古巴、印度尼西亞、日本這些國家我都去過。

我老家在四川,本科畢業後,我到新加坡國立大學讀研究生,因為我很喜歡新加坡這個城市,所以畢業後就留在了新加坡工作。

圖 | 新加坡的夜景比較美,我經常獨自散步

目前,我在新加坡一家物流公司做市場分析員,早八晚六,工作繁忙程度主要看項目進展和處在市場的淡季還是旺季。

淡季時不會很忙,旺季就會忙一些,晚上和周六經常需要加班。

公司總部在美國,因為時差關係,有時候和那邊開會也會到晚上。開始比較累,不過後來也就慢慢習慣了。

我剛開始工作不久,月收入在3000-3500新加坡元之間,約等於人民幣14600-17000元左右。

但新加坡消費不算低,個人感覺比北上廣還要高一些,刨開房租和日常花費,剩下的錢其實不多。

我對在新加坡的生活很滿意。

我在這邊有不少同學,也交了一些朋友,包括新加坡本地人和一些馬來西亞華人。

有時候我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逛街,喝喝咖啡下午茶聊聊天;不忙的時候我還會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總的來說社交生活比較豐富。

圖 | 新加坡街景

我也很享受獨處,我一個人的時候會出門散步,看看夜景,有時候也去電影院一個人看電影。

但更多時候我是去公共圖書館看書,新加坡的圖書館比較多,裡面有不少中文書供人借閱,偶爾我還會去博物館轉轉。

圖 | 騎車十幾公裡看到的海

天氣好的時候我會租輛共享單車慢慢騎到海邊,看看藍天和大海,感覺非常愜意輕鬆。

圖 | 海邊的風景,讓人感到非常舒適愜意

因為學業和工作,我已經兩年沒回家了,原本打算今年春節回去一趟,結果碰上了疫情。

不過,11月的時候,新加坡解除了疫情以來的邊境限制,往返也不再要求隔離,近期我應該會回趟家。

一個人在外面漂久了,總需要回家尋找一點歸屬感。

相關焦點

  • 從社畜到打工人,青年亞文化不喪了?
    如果說社畜式的喪文化,撕裂了雞湯學的流暢敘事。那麼「打工人是人上人」的宣言,則再度屈從了主導價值的評判標準。顛三倒四的破壞感,前後轉折的反語修辭,狠狠地嘲弄了老闆「以夢想為餌,行剝削之實」的大餅。打工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和人」。單純的抱怨「上班真特麼累」太直白,蒙頭工作「明天會更好」又過於自欺,於是敢於自我激勵敢於戳破淋漓真相的「打工體」應運而生。
  • 社畜、打工人用英文怎麼說?
    社畜來源於日語しゃちく,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現多用於自嘲。在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展現了一幅社畜的生活畫卷,大家常嘆「成年人真是悲哀啊」、「好累,活著好累,沒錢沒開心的事」、「戀愛是生活遊刃有餘的人才會做的事」,在工作的壓力下艱難生活。
  • 打工人打工魂全文 打工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打工魂全文「人是鐵,工是鋼,一天不打憋得慌!」「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一夜之間,全網風向突變,不管是保安小王、前臺Lisa還是外企高管、程式設計師大咖,大家都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打工人。
  • 社畜是什麼梗-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是什麼梗?社畜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上班族。下面爪遊控為大家帶來社畜意思介紹。社畜意思介紹  社畜(しゃちく)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 社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社畜是罵人的嗎
    社畜是什麼意思社畜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上班族。社畜(しゃちく)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這樣的員工還在是太多了,不過,社畜也是有指標的。「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詞語源於「會社」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後被白領用來自我揶揄或嘲笑他人為了企業放棄身為人類的尊嚴、賣力地為企業效勞、沒有私人生活。
  • 打工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意思
    最近打工人這個梗非常的火,小夥伴們有沒有經常看到「打工都是人上人」這句話。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們還不是很清楚打工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打工都是人上人梗的出處及意思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斜槓青年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 社畜日常生活有哪些活動
    喜歡刷微博的朋友們應該在網上都看到過斜槓青年和社畜青年等詞語,那麼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  斜槓青年簡單來說就是不滿足於一直做一種職業的人。
  • 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指的是什麼類型的樣屬於罵人的話嗎
    社畜是最近很火的一個網絡熱詞,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不過也有很多網友並不是很懂這個詞的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上班族。
  • 社畜是什麼意思梗來源哪裡 新垣結衣展現社畜生活真實寫照
    社畜是最近很火的一個梗,小編也是在網上看到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網絡用語社畜出自哪裡?下面來看看。  「社畜」是什麼梗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多用於自嘲。
  • 打工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打工才是人上人這句話怎麼火的
    打工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梗打工人是指從事技術勞動或者是體力勞動人的統稱,之前大家都習慣上稱呼「社畜」、或者是「打工仔」,但現在大家更喜歡這個打工人的稱呼。打工人給人一種不屈服、不服輸並且不斷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不管你是在建築工地上搬磚還是坐在辦公室中碼字的白領或者是領導,大家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 「快」比尋常,社畜HAPPY DAY!
    難以想像,社畜這個詞,我居然是從一個還在大學的小孩子的嘴裡聽到的,更沒想到,我這麼快就成為茫茫社畜中的一份子。熙熙攘攘的地鐵上,偶然抬頭掃過神情嚴肅又略顯稚嫩的臉,就是你了,確認過眼神,是社畜的人。祝賀恭喜我,在人生的的第24個年頭,喜提「社畜」名牌。
  • 搞不懂朋友圈為什麼刷屏「打工人」
    沒辦法,基哥只好一五一十的跟小姐姐說:我,基哥,是一個擁有鋼鐵意志的打工人。安檢小姐姐頓時對基哥肅然起敬。下地鐵步行到公司的路上,在基哥身邊經過的人都一個勁兒說好熱。管你什麼高管、碼農、前臺、掃地阿姨……每個人都自嘲自己是打工人。請注意,是打工人,不是打/工人,別斷錯句了。相信很多機友都沒搞懂,朋友圈微博怎麼都在刷「打工人」。
  • 盤點與「打工人」有關的英語知識 ,快來get吧!!!
    小編相信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打工人刷屏了今天,借著這個熱點,我們來學一波英語!既然說到「打工人」,那麼它的英文該如何表達呢?首先,打工人就是工人或者被僱傭者。很多人都把「打工人」翻譯成worker,其實正確表達應該是「office worker」,或者說「employee」。
  • 丁輝實習寫照引社畜共鳴,與其說為他不平,不如說在心疼「我們」
    因為很多人都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社畜的過於真實。有多真實?當然,做這種對比不是對其他實習生的努力進行貶值,大家都有優秀和努力的一面,只是丁輝身上加倍努力的痕跡以及遭遇的工作坎坷更讓社畜共鳴。大家看這種節目更想看到真實的打工人現狀。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
    近日,「打工人」爆紅網絡,成為展示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奮鬥的新詞彙。 「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 按「打工」最初的含義,它其實就是「外出打工人員」 英文為migrant workers。 而當代的打工,其實也就是「社畜」的體面說法。作為一種逗趣的說法,其實英文中並沒有規範的翻譯,所以並不能在正式場合使用。
  • 每一個社畜都是城市裡羽化的飛鳥
    任然的歌我可是首首吹爆,但今天這首歌,我講述的是另一個角度不同的人的情感之作,那就是DY淑儀二臺的樹奈奈。第一次聽到《飛鳥和蟬》這首歌(完整版),就是在這裡。起因是一次公司的團建,哈爾濱、滑雪、小飯館、一杯白酒,故事就此開始。
  • 社畜的日常什麼時候是個頭,走過來了才知道
    年輕人可以很驕傲的說,我不盲從社會對我投射的價值觀,也不盲從網際網路給我灌輸的焦慮文化。我清心寡欲,減少消費,就能選擇低薪但喜歡的工作。每一天都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世界會如我們所願嗎?這部劇可不是什么女孩蹦蹦跳跳就有男人來拯救的甜蜜幻想,是當代社畜日常悲慘史。在公司,連廢柴都知道規避責任。女主給同事擋槍,同事卻連加班都跑了。只用便利貼留下一句:抱歉看到這兒,終於理解為什么女孩要買那麼多抗老產品.
  • 一夜之間,「打工人」刷屏了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這種話語有時是一種自我鼓勵但有時也是身為社畜的自嘲在做「打工人」之前誰不是心懷理想,眺望遠方最後也只能當牛做馬
  • 「打工人」爆火網絡,這個又喪又燃的詞,英語怎麼說?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各位打工人!大家好!「打工人」這個詞最近爆火,誕生了各種段子和表情包。要了解一個梗為什麼能火,首先還是要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妨從各種打工人語錄開始:從這些網友的調侃中看到,簡簡單單「打工人」三個字充滿了苦中作樂的黑色幽默,概括了打工群體認清現實後的無奈自嘲情緒。跟此前的「社畜」一樣,「打工人」這一次爆火,無疑戳中了時代情緒,引發了共鳴。
  • 「打工人梗」爆火,無形拉近了焦慮的你我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近日,「打工人」一詞爆紅網絡,成為不少當代年輕人形容自身工作狀態的新詞彙。相比此前「社畜」這樣的詞彙,「打工人」少了一分悲情,多了一分戲謔,追逐前沿、新潮文化的年輕群體,用他們特有的表達方式塑造出「打工人梗」,無形中拉近了快節奏工作生活中焦慮的你我。以前,年輕人會把工作稱為「幹事業」「拼前程」,與這種相對一板一眼的詞彙相比,「打工人」用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對嚴肅的工作進行了反向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