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一號農場自然農耕體驗之旅

2020-12-18 中國江蘇網

  活動內容簡介:

  1、常規:有機課堂+農耕體驗

  ①、一號農場園區參觀 (上午60分鐘)

  一號農場位於金壇市茅山風景名勝區,佔地面積1500畝,以有機農場為核心,堅持「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把科普活動創辦成品牌活動」的工作思想,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注重成效的農業科普教育活動促進和倡導健康的有機生活方式,利用現代農業、物聯網技術、田園景觀、農耕文化,提供各類農業科普培訓和有機農耕參與式體驗服務。一號農場園區目前已擁有有機水稻基地500畝,高效設施園藝基地500畝,有機水產基地200畝,育苗中心、水培工廠、農機倉庫以及稻米加工車間6000平米,現代冷鏈物流倉儲中心3000平米,有機肥堆肥車間5000平米。

  ②、一號農場有機科普館參觀,看農場宣傳片,開展有機農耕文化課堂講座(上午90分鐘)

  有機科普館是整個農場的縮影,物聯網智慧農業設備設施隨處可見,是真正的有機農業與高精尖科技的完美結合。在有機科普館的自然教室開展「有機農耕文化進課堂」的實施,幫助學生普及農耕知識,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對中華五千年農耕文化的認同與熱愛;通過豐富有趣的課程,並結合下午的有機農耕體驗,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樹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關係的意識。

  ③、有機農耕體驗(下午150-180分鐘)

  針對有機農產品進行活動體驗,農場現場教學指導農事活動,根據各個季節特點共同播種小麥、玉米等五穀類農作物以及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瓜果,指導種植蔬菜盆栽,近距離觀察各種農作物的開花,結果,感受大自然作物生長的美妙。共同感受「春播一粒種,秋收盈滿倉」的人生奉獻理念。

  2.特色農事活動:6月的插秧節、7月的放鴨節、9月的趕鴨節、11月的收割節。特色農事活動以稻鴨共作為項目課題,參與研學的學生可以在跨越5個月的時間裡進行活動體驗,了解千年的稻鴨共作傳統方式,體驗水稻生長的整個周期。

  (江蘇一號農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傳承農耕文化 貴安開心農場體驗實踐活動考察
    2019年10月20日,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晃、副秘書長吳選興、點閱助學服務中心主任朱有杯、理事趙輝達等人在貴安開心農場黨支部書記張連進的陪同下參觀調研了開心農場推廣傳承農耕文化的特色項目。
  • 「農耕文化遊」新體驗——商丘升升森林生態農場
    綠化面積佔農場40%以上,包括海棠、國槐、欒樹、碧桃、紅葉李、法桐、白臘、百日紅、紫荊、木槿等名貴花木。並設有全國唯一的百草園,建有商丘市攀援協會青少年體驗中心、遊泳池,可供300名學生就餐的森林生態餐廳和場所。
  • 永續農耕,回歸自然、融洽關係、永續陪伴,聯結情感!
    清水本身就是一個「老農」,對於農耕,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先前在企業裡有學習儒門的敢於為天下疾憂而擔當的精神,而對於過往的農事耕作方式深感後悔和內疚,特別是學習了樸門農業的緣起,理念和落地的方案,更令到清水作為一個農民,在每月休息回鄉,面對這片養育清水的土地,想想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犯過的錯誤,清水有犯罪的罪惡感!恰巧,妻子懷孕,清水有了回鄉贖罪的藉口。
  • 休閒度假體驗農耕 通州「儒家菜園」打造現實版家庭農場
    很多城裡人想在農村有一塊私家菜園,休閒度假體驗農耕的快樂。近日,我區美麗鄉村建設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全市首個孟母文化村馬合店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加速推進產業富民,推出「儒家菜園」傳統文化體驗項目,打造現實版「家庭農場」,讓廣大市民在休閒時光盡享田園樂趣,也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
  • 通州親子活動好去處,體驗農事樂趣 品味農耕文化
    親子農場為孩子們搭建了體驗農耕的平臺。日前,記者在永樂店鎮西河村的寶寶來野親子農莊看到,農莊的工作人員正在蔬菜田裡給小朋友講解如何用耬車進行玉米播種。據了解,該農場以「親子農耕教育」為核心,圍繞「學在田野、玩在鄉野、開發野趣等與親子旅遊家庭之間建立一座自然,健康的成長體驗橋梁。
  • 陽泉漢河溝農場,周末帶孩子去體驗農耕的好地方,真的收穫滿滿!
    公園缺,綠地少,城市化建設比較好,工作忙,時間少,到了周末也沒地兒跑,恰逢最近天氣好,春色撩人,周末幾乎讓各種綠地、鮮花、小溪、山腰和孩子們的笑臉霸屏,可是孩子們需要長時間的陪伴而周六日又是陪伴的最佳時機和孩子一起玩耍固然很重要,但是在玩耍之餘有一個更深的教育意義這樣就更好了在陽泉郊區李家莊鄉漢河溝村的農業觀光生態園,是以農業生產、土地領養、觀賞、娛樂、採摘、農耕勞作
  • 《自然農法》農場,食材安全的「家」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自然農法種植,是要比有機種植還要高出一個層次的,因為有機種植還是用了有機農藥,有機肥料,只不過是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而已,但終歸是用了農藥和化肥的。在江西的撫州有唯一一家自然農法農場。《自然農法》田地裡雜草多的實在是慘不忍睹,凡是經過自然法農場的老農都在笑罵著,哪家的「敗家子」種這樣地,這是要顆粒無收的節奏啊——人家種田是收割水稻,自然農法需要人工收割野草了。這樣的地雖然野草多,產量也要很低,但是沒有見過一粒農藥,一粒化肥的面,病蟲災害是不會發生的,安全的很。
  • 綠色農場的農耕夢
    起蝦不到3小時,在田園牧歌農場餐廳裡,作為田園牧歌農場的董事長,喻超的媽媽王美春將美味生態的小龍蝦送到了吃貨們的舌尖上。 這是一個湖南典型的家庭農場,也是湖南省政府「農業百千萬工程」培育萬名家庭農(林)場示範場的成果。自己負責管理後勤、兒子負責市場銷售、弟弟負責生產技術,各盡其責,各展其長。
  • 杭州一社區開闢「開心農場」 讓青少年傳承農耕文化
    新華網杭州10月27日電(顏之宏、嶽德亮)一塊大約一畝多的閒置空地,近期成了杭州善賢人家小區老少皆宜的「樂園」,居民們還將其命名為「開心農場」。集中有序的農耕體驗,一改以往的無序社區「種菜」。城中村改造工程在城市裡推進,許多農民被整體遷移進了高層住宅小區,杭州善賢社區的善賢人家小區就是這樣的農民整體回遷項目。
  • 中國最大的農耕體驗基地 採摘園 學生手工製作 草莓採摘基地科學...
    中國最大的農耕體驗基地 採摘園 學生手工製作 草莓採摘基地 科學實驗基地 農耕體驗基地 採摘園 學生手工製作 草莓採摘基地 勞動實踐課 科學實驗基地 大學生實習基地 素質教育 採摘基地 勞動實踐課 素質拓展 親子教育 休閒農場 最好的教育機構 最大的研學基地
  • 體驗農耕趣文化 爭當自然小行家
    □本報記者 黃琳孩子們正在體驗豆腐製作過程。8月27日至28日,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浙江站農耕文化閱讀體驗活動在青田縣舉行。此次活動以「我是自然小行家」為主題,通過有趣的繪本共讀、國家版圖知識講座、農耕文化和印刷術手工體驗等活動,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感受農耕文化,激發他們對祖國、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
  • 吳興:自然農場 手工插秧
    6月25日,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山背村璞心自然農場,30多名農村婦女戴著鬥笠雨披,赤腳下田,以最傳統的方式手工插秧。眼下正值梅雨季節,農場緊抓農時組織夏種,成為鄉村田野間一道靚麗的風景。據悉,今年該農場共種植300餘畝水稻,全部採用拖拉機開耕、露天育秧、手工插秧、施用菜籽餅肥,整個過程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傳統耕作種植水稻周期長、人工費,所產稻米更受歡迎。自2011年以來,湖州璞心農場全面推廣自然生態農法,復原傳統農耕方式,並以傳統農耕文化帶動農業生態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傳統手工插秧夏種忙。
  • 戶外CS、農耕體驗、親子採摘,這才是威遠人周末正確打開方式
    嚴陵鎮龍埝村的子琛農場體驗親子農耕!4年前,老闆曾茂玲在嚴陵鎮宋埝村建立了第一個以養藏香雞為主的養殖基地。銷售原生態綠色雞蛋為主。後來曾茂玲搭上直播帶貨這趟「快班車」,將名氣打了出去,銷量十分可觀,由此曾茂玲想到了擴建農場。
  • 2016探尋臺灣10個經典農場創新體驗之旅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臺灣休閒農業進入大發展期,家庭農場聚集的區域逐漸發展成整體打造的鄉村休閒區,在發展休閒農業過程中,臺灣以日本等先進國家經驗為學習榜樣,努力尋求資源與體驗之間的巧妙結合,是臺灣農業轉型的新走向。我們所體驗的臺灣休閒鄉村遊,不僅是基於優質的產業基礎,最多見的是原址保留、修舊如舊、清新自然,贏得經濟和情感上的雙重勝利。
  • 【遊青島】與自然親近 來嶗山農場體驗快樂農耕生活
    近日,2018青島旅遊全媒體採風團再次出發,帶你走遍島城的每一個角落,跟著媒體大咖們,你能看到最火的網紅博物館,體驗古老的民俗文化,吃最原生態的農家宴,採摘最新鮮的蔬果,玩最刺激的遊戲項目……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的二月二生態農場就是中小學生動手實踐學農的好地方。2013年被嶗山教體局授予「嶗山區中小學生學農實踐基地」,每年接待嶗山區中小學生近3萬人次,市內3區中小學生約5萬人次。
  • 七彩祥耘開心農場 "小農場"綻放實踐教育"大魅力"
    農耕體驗  坐標:沙坪垻區中梁鎮龍泉村  創辦時間:2013年  規模:600餘畝  社會實踐教育特色:農耕體驗  七彩祥耘開心農場(原綠瀚開心農場  據了解,七彩祥耘開心農場分為「休閒趣味草場」和「開心農場」兩大主題園區,是西部地區首座「草場+農場」的慢生活慢享體驗區。  這裡既有充滿創意和樂趣的農耕體驗、蔬果採摘、親子娛樂等項目,還建有10萬平米的休閒趣味草場,打造了包含兒童夢想體驗小鎮、素質拓展、場景CS、星空露營、體育健身等眾多項目。
  • 「親近自然 樂享農耕」親子體驗活動歡樂多
    坐上乘坐園區小火車,讓家長和孩子們欣賞沿途春日裡的自然風光,領略田園農耕文化,感受獨具魅力的地域特色。參觀園區內各個展館,了解植物的品種以及生長的特性。在聖女果種植館裡,一棵棵聖女果長勢極好,誘人的聖女果在綠葉間偷偷露出頭,引得小朋友和家長邊摘邊試吃,滿載而歸,體驗了勞動帶來的收穫與快樂。
  • 成都一商家將農場搬到樓頂 邀市民體驗「都市農場」
    有「國內最大的屋頂農場體驗園」之稱的「夢田·都市農場」,是由成都市高新區科技企業創辦的以生態農業、都市田園生活、農耕文化體驗為主題的「都市農場」,該農場將「可食用的景觀」運用到都市中,將農業與景觀相結合,並融入體驗式的經營模式。  5月31日,記者來到成都銀泰城頂樓進行探訪。
  • 衢州:幼兒園孩子們變身「一日農夫」 體驗農耕文化
    10月30日,柯城區姜家山鄉的吳家家庭農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來自陽光雨露幼兒園和童之夢幼兒園的365名小朋友。老師和家長們帶領小朋友們走進農場,體驗耕種的苦與樂,以更加懂得糧食的珍貴。「媽媽快看,原來我們吃的米飯是這麼種出來的啊!」在農場稻穀種植區,有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體驗割稻穀,有的孩子在用打稻機打稻穀,大夥都忙得不亦樂乎。
  • 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圖為越南歸僑鄭鞏(中)夫婦接受記者採訪(中新社發 洪堅鵬 攝)   中新社南寧2月1日電 題:廣西華僑農場「變形記」:從農耕到工業化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林浩  馬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中新社記者走進越南歸僑鄭鞏的家,他家相機櫃裡存放著三部相機。今天看來顯得老掉牙的相機,述說著這位歸僑35年的生活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