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2月22日起到26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常委會會議議題多,內容重要,社會關注度高。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21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擬審議法律案的有關情況和明年立法工作安排。
本次會議將繼續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長江保護法草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等8件法律案,首次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等8件法律案。即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繼續審議的法律案將作出哪些具體修改?首次亮相的法律案有哪些亮點呢?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今年6月、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第二十二次會議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進行了兩次審議,三審稿擬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嶽仲明說:「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有條件地對範圍作了微調,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回應有特殊職責的人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問題時,嶽仲明表示,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實施性侵害犯罪的問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作出了規定。嶽仲明說:「有特殊職責的人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罪犯,可以依照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從業禁止。當前,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執行,健全從業禁止信息獲知、審查和執行等相關具體制度。」
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首次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嶽仲明表示,制定這部法律針對性強,意義重大。將通過專項立法和糧食安全保障法等相關立法相結合的辦法,統籌推進位止餐飲浪費的制度建設。「制定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共32條,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穫等多個環節。嶽仲明表示,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出原則性規定。嶽仲明說:「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係,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作出原則性規定。」
嶽仲明表示,同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一樣,糧食安全保障法也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明年重點立法工作之中。「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作出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