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栩栩寶貝
十月懷胎,難免會有這事那事的波折。有些孕媽媽在不同時期「見紅」那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來說一說孕早期出血有哪些因素引起?
孕早期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先兆流產,最危險的原因是宮外孕,會惡變的原因是葡萄胎。
此外,一些婦科疾病也會引起早孕期陰道出血,比如宮頸炎、宮頸息肉、宮頸病變等。另外,還有早期胚胎種植。
只要是孕早期出血醫生可能都會按照先兆流產先來處理,這樣可避免一些損失。所以,孕早期出血,必須先就醫,查明原因。
接下來講孕中期出血是什麼原因引起?
孕媽媽孕中期陰道有少量的出血的原因比較多,有生理性出血,一般是孕媽媽運動、工作超負荷,情緒波動大及壓力過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出血。一般生理性出血極少有腹痛。宮外孕極少能持續到孕中期,大部分孕早期都被發現。有些是胎盤低置出血,胎盤完全覆蓋住整個宮頸口或胎盤覆蓋宮頸內口的一部分。像這類孕媽媽更要注意避免勞累,避免久蹲久站。特別要注意的是,孕中期出血並伴有腹痛應立即就醫,有可能是先兆流產。總之,孕中期出血都應就醫查明原因。
最後我們講孕晚期出血的幾個原因。
滿28周後我們稱為孕晚期,在孕37周前出血,有可能是出現早產跡象,這時候孕媽媽應該及時就醫保胎,避免出現早產兒。滿37周後出血也是我們所謂說的見紅,這是好事,足月兒寶寶,我們隨時做好準備迎接新生命。
孕晚期出血還見於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
胎盤早剝通常發生在嚴重的妊高徵的孕媽媽,如果不及時發現容易危急生命。
這裡主要說前置胎盤,什麼叫前置胎盤呢?前置胎盤是指妊娠 28 周后,(一定要看清楚,28周後才可以診斷)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或部分或全部覆蓋在子宮頸內口處(把胎兒正常的出口給堵住了),位置低於胎兒先露出的部位,稱為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分為3種類型:以下風險值由大到小排列。
完全前置胎盤或中央性前置胎盤:顧名思義,胎盤完全覆蓋住整個宮頸口。
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覆蓋宮頸內口的一部分
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邊緣達到子宮頸內口,但不超過內口。
所以,胎盤覆蓋子宮內口越多危險性也越大。
前置胎盤發生率多高?什麼樣的女性容易發生前置胎盤呢?
據我國報導前置胎盤分娩時發生率為 0.24%~1.57%,國外報導為 0.5%~0.9%,目前,前置胎盤發生率比以往高。
高齡產婦、多次人流引產刮宮者、習慣性自然流產者、不良生活習慣者、多次妊娠者等。
從數據來看,發生率非常小,孕媽媽不要因為胎盤低置就給自己套上前置胎盤的頭銜,一切向好的方面看,不要盲目跟風、盲目對號入座,應保持正確的心態。
為了預防及降低前置胎盤的發生,建議避免晚育,杜絕人流亂象,做好計劃生育。平時注意護理私處,保持外陰清潔衛生。患有婦科或內分泌疾病的女性應該積極治療,治療好後方可考慮備孕。
教科書上提到前置胎盤典型症狀為妊娠晚期無誘因無痛性陰道反覆流血,量多少不等。有些孕媽媽剛開始階段出血量較少,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大子宮下段的延長,胎盤附著處開始剝離,導致出血反反覆覆的出現,出血量也會慢慢增多。
由於前置胎盤會反覆出血,孕媽媽可能出現貧血、頭暈、疲勞、血壓降低、出現心悸等症狀,如果出血量大,孕媽媽可出現休克現象,不及時送醫,甚至危急生命。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早產,如果前置胎盤部分的早剝、胎盤會出現缺血缺氧,容易引起胎兒宮內窒息,早產和缺氧是胎兒死亡的常見原因。
那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媽還能順產嗎?
這主要看是哪種類型,孕婦身體狀況。比如邊緣性前置胎盤可選擇嘗試順產,但必須要符合順產指徵,足月妊娠,身體健康良好,出血量少,能在正常分娩時間內完成。如果生產過程中出現停滯或陰道出血量過多,應立即轉為剖宮產。
那麼,前置胎盤的孕媽媽都必須長期臥床嗎?
有些孕中晚期的準媽媽,存在有完全性前置胎盤或部分性前置胎盤會有出血的情況,如果出血量少,可以在家密切觀察,無需住院,除非有其他併發症。有研究發現住院和在家觀察的臨床結局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如果出血量較大,還是住院觀察比較安全,以免發生休克等併發症。有一點要特別提醒,就算是住院,也不建議絕對臥床休息。要適當走動走動。
所以,總結一下,胎盤低置並不等於是前置胎盤,這是兩碼事。大家不要張冠李戴。前置胎盤的孕媽媽也不要過於擔憂,如果沒有出現出血情況,正常生活,無需長時間臥床,記住!避免勞累、便秘、久蹲、久站等。有症狀的孕媽媽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休息,注意外陰清潔衛生,避免感染。必要時住院觀察治療。
總之,孕期不同時期發現出血,我們都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生理性出血,孕媽媽只要好好休息,避免勞累就好。其他疾病引起的出血那我們得聽從醫生建議,配合醫生治療及觀察!
更多孕育知識、寶媽話題,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