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汽車這個便民的代步車也慢慢進入大眾的生活,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登記在案的車輛共有3.42億輛,這個數值,即使放眼全球各個國家,也是比較龐大的數字,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經濟實力的騰飛。
買了車不等於就能上路了,除了必須要購買交強險以外,車牌也是汽車上路所必須的條件之一,如果「無牌駕駛」,除了新車只有臨時車牌以外,其餘情況都會被處以200元罰款,並扣完12分,駕駛員只能回爐重造,甚至連汽車都會被暫時扣押。
館長相信就算沒有去辦理過車牌的朋友,也會知道車牌編號的規律,通常車牌的第一個漢字是車牌所發放省份的簡稱,緊接著的字母是根據該省的經濟條件來劃分的。
一般字母「A」就是該省的身份,字母「B」就是發展潛力第二大的城市,舉個例子,就拿四川來說,四川的省會——成都,其車牌開頭就是「川A」,而綿陽作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其車牌號就為「川B」,其它城市就依次往下推算了。
但是凡事都不會太絕對,在我國就有一個省份,其發放的車牌號中,就沒有「B」車牌,這個省份就是雲南省,雲南省發放的車牌中,有「A」有「C」,但唯獨就是沒有「B」,難道雲南作為我國的一個旅遊大省,除了省會昆明以外,其它城市的經濟條件都沒有能勝任「雲南省第二大城市」稱號的嗎?
當然不是!雲南省之前是有「雲B」牌照的,而且這個地方就是雲南的東川市,但是由於在之後城市的發展中,東川市想要發展礦業,但最終失敗了,於是雲南省政府就將東川實行了撤市改區的政策,將其變成昆明的一個下屬區,從此東川市的車牌就變成了「雲A」車牌,至此,「雲B」的車牌就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
相比沒有「B」牌照的雲南省來說,館長知道有很多網友都想取消江西省的「B」牌照,因為江西省的簡稱是「贛」,說到這裡,館長相信大家都能明白箇中原因了吧。
但是館長還是想說一句,雖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同音字有很多,但是這只是一個車牌號,其作用就只是一個代號,如果非要講究其背後的意義的話,車牌號也只能代表發牌照機關所處的地域,和擁有這個車牌號的車主的相關信息,除此以外的意思,開開玩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