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看過這樣一部美劇《別對我說謊》(英文:Lie to me),是否曾對劇中萊特曼博士通過分析人們的面部表情來推斷其心理活動從而破案這一過程充滿好奇與敬畏?
劇中萊特曼博士可以把人的微表情放大10倍,使用的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俗的稱之為「讀心術」。
如果聽到「讀心術」這個名稱就覺得它是一門玄學,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讀心術」的核心為「微表情心理學」,是屬於心理學的一類分支。
圖片源自網絡
微表情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的。
有一名名叫瑪麗的抑鬱症患者來諮詢時告訴埃克曼,她想要回家去看看花貓和劍蘭。當時她神情放鬆,顯得心情非常愉悅,時不時還眯起眼睛微笑。
但當埃克曼以為她的病情慢慢好轉的時候,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瑪麗在回家後竟然嘗試了3方法試圖自殺。
事後,埃克曼將諮詢視頻反覆觀看,終於在兩幀圖像之間捕捉到了一個稍縱即逝的表情,雖然不到1/15秒,但那種強烈的掙扎的極度的痛苦的表情確實存在。
之後,埃克曼就將它稱之為「微表情」。
圖片源自網絡
人們總是想隱藏自己的心思,看透別人的想法。
其實這件事並不難,最重要的是需要你有極其細緻的觀察力。如果你觀察仔細你會發現,一個人的面部的微表情就可以暴露他的很多想法。比如:
1. 在談話中注視對方的眼睛——表示我說話內容為自己所強調,需要聽者能夠做出相應回應
2. 在談話中突然眼神向下——表示進入思考狀態
3. 看異性一眼然後將目光迅速轉移——表示是對對方有強烈興趣
4. 抬眼看人——表示尊敬和信賴
5. 視線左右搖晃——表示正在苦思冥想
6. 視線雖然在不停移動,但是出現了規律的眨眼——表示思考已經有了頭緒
圖片源自網絡
1. 雙眉上揚——表示欣喜或驚訝
2. 單眉上揚——表示不理解,疑惑
3. 皺起眉頭——表示陷入困境或者拒絕,不贊成
4. 眉頭緊鎖——說明這是一個內心憂慮或者猶豫不定的人
5. 眉毛倒豎,眉角下拉——表示極端憤怒,或者異常氣惱
6. 眉毛迅速上下活動——表示心情十分好,內心贊同或對對方表示親切
以上是從人面部的眼睛或眉毛來判斷情緒狀態。
其實除了面部表情,我們還可以通過人的行為舉止、言談、日常習慣、興趣愛好等來判斷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性格特徵。
人生就像一場盛裝出席的化妝舞會,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種裝扮。我們穿梭於各種身份之間,面對不同的人換上不同的面具。
微表情心理學就像是一塊透視鏡,能夠通過捕捉微弱的表情狀態變化從而洞悉對方想隱藏的東西。只要你善於觀察,你也可以讀懂別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