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學校之後,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比較積極主動,什麼時候都能看到他們的 身影;有些孩子比較內向,活躍在自己的圈子裡面,或者基本上不與人溝通。
尤其是在進入初高中之後,學生的變化就更加的明顯,越來越多的學生變得沉默寡言;其實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力,他們也會變得內斂很多,不像小學時候那麼衝動。
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家長覺得自家孩子變了,其實都是因為學生的心理產生了變化,通常不說話的學生都是這4種,看看有沒有你。
1.專注於學習的「學霸」
有很多學生經常形容學霸的一個詞語就是「悶葫蘆」,每天都只會死學,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很少。
其實對於這些專注於學習的學霸來說,學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充滿了挑戰以及成就感,同學們之間的聊天內容和學習比較起來就有點淡然無味了。
在這些學霸眼裡,有空閒的時候與其浪費掉,不如去看看書、做做題,放鬆一下自己,除非有特備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引起他們的評論的衝動,不然他們就是聽聽而已。
一般學霸只有在你主動請教學習的時候才願意分給你一點時間,其他時候都選擇學習。
2.習慣性被動接觸人的學生
有些同學在生活中比較被動,他們不善於主動提起話題,聊天能力也比較欠缺,經常會把天聊死,反覆之下,他們就會更加不敢主動去接觸其他人了,說話的頻率就會越來越低。
但是如果有人主動和她說話,他們也不會拒絕,會儘可能的多說幾句,但是也難免會成為話題的終結者;但是如果關係非常親密之後,他們反而能多說幾句。
這類型的同學一般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除非真的迫切希望達成一件事,一般他們有什麼請求,大家都會比較驚訝。
3.性格高冷的學生
有一些同學比較高冷,他們對於一般的話題沒有什麼興趣,或者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即使有人主動跟他們說話,他們也不願意去接話,最多只是給你一個眼神。
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散發一種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氣息,一般人不敢主動去招惹他們,除非必要情況也不會主動說話;因為和這種學生接觸會有一種比較壓抑的感覺,學生們自然也就敬而遠之了。
因此這些人很容易被別人所孤立,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獨來獨往的,不會表現的太過活躍,基本上在班級裡也不會說話。
4.沉迷於自己世界的學生
這類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但是他們也不想跟外界的過多接觸,其實一天不和其他人說話,每天生活的依舊很開心。
這種類型的學生基本上都有自己小世界,他們習慣一個人生活,不會特意去展示自己,除非有人和他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對班級裡的事情或者其他人的表現,他們也不在乎,只是本分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不給人添麻煩也不想讓別人來麻煩自己,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狀態了。
這4類學生一般在班級裡基本都不怎麼說話,偶爾說話的時候身邊的人都會有些驚訝,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也不太好,畢竟集體生活是社會的本質,學生也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1.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很多學生不願意表達自己,是因為總是遇到一些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人,從而會有一些爭吵,而他們不喜歡辯論。所以學生就要學會接受大家觀點不一樣,其實沒什麼值得爭吵的。
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經歷不一樣,看待事物的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如果你覺得這群人和你意見不一致,你就換一個接觸人群就好了;但是如果你不表達,那麼你始終還是一個人。
2.學會傾聽別人的話
傾聽在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當你在聽一個人陳述自己的想法時,不要急著去反駁,聽她把話講完,這樣有助於你了解她的想法;等他說完之後,你再去表達你的想法和意見,這樣的溝通就會更有效。
3.學會建立聯繫
其實人和人之間就是通過反覆聯繫才建立的長久關係,比如一起約著去吃飯、一起回家,一起做作業,這些小事都能很快拉近你和其他人的距離,讓你們快速的成為一個團體。
如果你覺得和別人交流比較困難,不如從這三點做起,這樣你就會漸漸學會如何表達自己,你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