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期間,打工賺一些生活費,怕是「得不償失」。
大學生一邊上學,一邊打工賺錢,這樣恐怕不好。
一個大學生,四年大學讀下來,究竟需要花多少錢,說法不一,有的說十萬足以,有的說還要更多,當然,有些特殊的專業和學校,花費的總費用,一般家庭是承擔不起的。就一般情況而言,讀大學的花費,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即便如此,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孩子讀大學的費用,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還是能承擔得起的,不排除有極少部分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承擔這部分費用會很困難。
有些孩子,可以說是很懂事,為了補貼家用,在讀大學期間,便開始找一些事情做,賺一些生活費,以便減輕父母的負擔。從表面上看,這樣既可以賺錢,又可以讓學生更早的接觸社會,提高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何樂而不為呢?小編不這麼認為,大學生一邊上學,一邊打工賺錢,這樣恐怕不好,多數情況下是「得不償失」的。
雖然說,我國大學生的擴招,讓很多人有機會讀大學,但是從讀大學的人數,與總的適齡人數的比值來看,還是很低的,低於很多發達國家。也就是說,在我國,讀大學的這一個機會,並不是很容易得到的,如果你獲得了這樣的機會,要倍加珍惜才對。
大學的學習,相較於高中而言是比較輕鬆的,一個是其學習的強度不高,還有就是學習時間也較為寬鬆,讓許多同學感到無事可做。其實,這種感覺只是表象,其原因是高中和大學完全不同的兩種管理方式造成的。高中的學習,多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下的一種被動學習,而大學的學習,更多是靠自覺,依靠同學們的自我認識,自我提升的需求驅動的學習。
大學期間,同學們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表面上看更多了,但是,讀大學的本來含義不能忘了,同學們在讀大學期間,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學們在大學期間,除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以外,還有很多的知識是需要學習的,同學們可以充分發展自身的興趣,諸如參加社團等一些社會活動。如果說,同學們對其他專業比較感興趣,還可以選修其他專業課程,或者是讀更多的書,來充實大學生活,而不是想著如何去賺錢。
大學畢業以後,同學們有更多的機會,但前提是首先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知識面更寬,視野更開闊,畢業工作後,在職場上才能有更開闊和靈活的思維。賺錢不是大學生分內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大學期間就想著去賺錢,必然擠壓我們的學習時間,雖然說我們可以抽出時間,但是如果把這部分時間用來發展自己更多的興趣,會比賺得的錢所帶來的利益要更大。
因此,小編並不建議同學們在大學期間就去打工賺錢,那樣可能會是「得不償失」的。當然,對於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建議同學要更努力的學習,爭取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有些獎學金的待遇還是比較豐厚的。即使不能獲得獎學金,也不建議通過擠壓自己的學習時間,來賺錢補貼家用,能夠做到不亂花錢,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大學生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留給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去做更多的事情,才是大學生應該遵循的本分,賺錢的事,等以後再說。如果大家希望讀到更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敬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