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佳楠/上觀新聞
2018-02-24 18:02
「1人生病,5張迪士尼的門票都泡湯。」宋女士在2月4日晚上購買了第二天前往迪士尼的5張成人票,但臨行前一位成員病情告急,不得不「退改籤」。按照客服人員要求,拿著「醫療證明」申請退票,卻無法實現退費。宋女士感到自己被欺騙了,「早知沒有辦法退票,不如早點安排換人去,能去幾個去幾個,何必這麼瞎折騰呢!」
春節假期前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與市民服務熱線12345接到了不少市民對上海迪士尼樂園門票的投訴。這些市民通過不同購票渠道訂購了迪士尼門票後,發現退改過程相當艱難:無論是買錯票面類型、調整出行時間,還是遇到突發疾病,無一不被駁回退票、改期請求,至多收到不超過200元的賠償。作為假期旅遊熱門目的地,遊客們感到迪士尼的門票改籤規定有些「不近人情」,果真如此嗎?
拿著三甲醫院證明也無法退票2月4日晚上7時半,宋女士通過某點評網站,購買了5張迪士尼成人票,共計1735元。但次日早上快出門時,來自南通的親友突然上吐下瀉,病情緊急。宋女士要照顧親友,又不放心其他三個孩子,決定向網站申請改籤或退票。網站的客服人員表示,當天無法改期,但若能提供三甲醫院開具的親友醫療證明,就「可以申請退票」。由於要做一系列檢查,宋女士沒有就近就醫,直接驅車前往南通的三甲醫院,前前後後花了3個小時,將醫療證明帶回。
但網站客服人員告知,他們沒有權限直接退票,依然要向上級請示。4個小時之後,一名自稱業務經理的人答覆:即使有三甲醫院的證明也不能退票,只能補償200元。最終由於時間被耽擱,前往迪士尼的行程泡湯,5張門票全部作廢。宋女士至今拒絕接受對方的賠償方案。
無法改期,只能「換人」網上流傳三甲醫院證明可退票的方法並沒有奏效,更多消費者退而求其次,將不能成行的門票安排給其他人去。
2月17日下午1時,王女士在一款第三方APP上訂購2月19日去迪士尼的1大1小親子票,總計820元。主頁面上要求確定入園日期,並在退改說明裡顯示了「一經預訂,不支持退訂」的規則。當晚7時半,王女士在電視新聞裡得知迪士尼樂園遊客爆滿的消息,擔心自己承受不了排隊的體力負擔,想把日期更改到非高峰期。「雖然不可退訂,但沒說不可改日期呀。」王女士向客服人員反映後,對方回復不能改期,但可以改人。王女士不解,既然節日期間遊客爆滿,自己希望錯峰遊園,樂園應該支持才對,為何偏偏不讓改呢?無奈,最後王女士只好要求更換身份證信息,讓其妹妹刷身份證入園。
某第三方訂票網站上提供的聯票,其改籤規則為「一經預訂,不支持退訂」,並未寫明不能改期。但在實際操作中,市民發現該規則等同於「不可退改」。第三方渠道退改規定五花八門目前消費者可以通過幾個官方渠道和迪士尼官方合作的旅遊公司購買迪士尼門票。相比於官網的固定價格,這些指定的代理公司的軟體上,迪士尼門票以7折、75折、返利作為賣點,票面類型更是眼花繚亂,相應的退改規則也有差異。
某款旅遊應用界面上,平日票和周末票都有折扣促銷,退改須知上均註明「一經預訂,不可退改」。另一款主打返利的門票,改期規則與迪士尼官網類似,並註明「需視上海迪士尼樂園當時的門票供應情況而定,不能保證改期一定成功。」類似的改籤規則在其他旅遊APP上也有標註,並附加「訂單下的所有票必須改到同一日期,不支持部分改期」以及「指定日期票可在尚有餘票且無差價的前提下修改日期」等條件。
此外,不少APP還推出了親子票、雙人票、家庭票等聯票。這類票種,退改規則是「一經預訂,不支持退訂。」
各個第三方渠道的退改規則不一,折扣較低的門票退改規則最嚴;有改籤餘地的門票,則需要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迪士尼:只能與購買平臺協商記者撥打了迪士尼樂園的預訂服務中心,客服人員表示,通過官方渠道購買的門票規定不能退票,但可以在使用日期前3天,免費修改2次遊玩時間,修改的時間必須在45天之內。只有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如入園前一天,外地遊客的航班取消、突發疾病,提供相關的憑證,可以向上級申請改期。
那麼,為何第三方渠道購買的票,有的無法按照上述方式改期呢?對於第三方渠道銷售的票種,迪士尼官方客服表示:這些是第三方自己制定的門票價格和類型,一旦遇到退改事宜,只能通過原購買平臺協商。
記者發現,因為第三方渠道通常以官方的名義提供極具誘惑力的門票價格,絕大多數遊客會選擇在這些平臺上購買。而由於不同時段內票量、票價、票種的不同,第三方渠道為保證銷售量,在退改規則上限制頗多。在此,建議消費者在各大渠道購買促銷的迪士尼門票時,留心退改規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原題為《「退改」規定五花八門!第三方渠道購買的上海迪士尼門票,為何被區別對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迪士尼,門票,第三方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