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人知道東京的上野公園可能是因為魯迅的文章《藤野先生》,但它被日本人所熟知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有「像緋紅的輕雲的櫻花」,也因為這裡有日本人超級喜歡的熊貓。
9月8日,上野動物園的新熊貓館「熊貓森林」正式開放,作為當地的一件大事,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還在前一天出席了新館的竣工儀式。新館最大的看點就是再現了熊貓的「故鄉」四川山林的景觀,以期讓熊貓們更加適應新的環境,繁衍更多後代。
「熊貓森林」的面積為舊熊貓館的3倍,約為6800平方米。它特別模擬了四川的山林景觀,設置了樹木、巖石和水池等,注重了地形的高低落差。這裡將是熊貓「力力」 和「真真」的住處,動物園希望他們在這裡繁殖更多的熊貓。而他們的寶寶、目前日本最「當紅」的熊貓「香香」,即將於年底被送回中國,為了避免因搬遷導致和遊客見面的機會減少,「香香」將繼續住在舊館。
9月7日當天,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參加了新設施竣工儀式,她稱,「希望民眾通過參觀熊貓館,能夠提高對於自然和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
「熊貓森林」於8日正式開放,接受民眾參觀,但為防止新冠疫情的擴散,上野動物園全園區每日的入場人數將控制為6500人,並規定入園者需提前在官方網站或電話形式進行預約。
另外,公園內的其他設施也進行了完善。上野公園內的公共衛生間在東京藝術大學學生們的協助下進行了改修。例如衛生間的單間牆壁上新印上了大熊貓和上野動物園內飼養的其他動物的圖案,並在衛生間內播放再現了動物們叫聲的音樂。
日本人對熊貓的愛可以說是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的,日本在引進中國大熊貓之後更是如獲至寶,對熊貓養育方面可以說是非常用心。
其實即便是在「熊貓森林」建成之前,大熊貓們在舊熊貓館的受到的照顧也可謂是無微不至。
舊館主要分為室內房間和室外放養場,並配有配餐房,保存新鮮竹子的竹庫及竹林。在2層處設有監控室,室內室外都配有監控攝像頭,飼養員可以隨時觀察熊貓的動態。
在上野動物園開設了介紹大熊貓的官方網站和博客,記錄大熊貓的生活近況,並發布照片和視頻供大家欣賞。官方還定期發布「熊貓新聞」並稱之為「飼養員的筆記本」,跟大家分享熊貓的成長過程和飼養熊貓的小趣事。
此外,動物園每年都會為大熊貓慶祝生日,並為過生日的熊貓送上用蘋果、胡蘿蔔、玉米粉粉糰子和竹子製成的「特製蛋糕」。蛋糕的樣式是募集了來園觀眾們的設計意見,從109幅蛋糕設計圖中選出來的獲獎作品,並於生日活動時與蛋糕一同展出。
博客中還展出了大熊貓們平時的餐食。竹子使用的是日本的真竹、孟宗竹、篠竹和矢竹4種竹子。並配有胡蘿蔔,蘋果和特製的玉米粉糰子。博客中還寫到大熊貓們很適應日本的配餐。
2011年,剛到達日本不到一個月的「力力」 和「真真」經歷了東日本大地震。地震時2頭熊貓都受到了驚嚇在屋內來回走動,但「真真」馬上開始吃起了竹子,「力力」雖然因為餘震仍持續驚嚇了一段時間但也在2個小時後恢復平靜。和熊貓一同來日的中國四川飼養員打趣說「四川也曾經經歷過劇烈地震,所以熊貓們已經習慣了。」動物園特別表示,在地震特殊時期是中國飼養員給予了大家深切的幫助和鼓勵,使大家和大熊貓們一起共同平安度過了地震。日本在借鑑中國最新的飼養方法和馴服方法的同時,不斷精進36年來上野動物園的熊貓飼育管理方法。
工作人員訓練熊貓從籠子中伸出手臂,方便日後採血體檢等。
日本人對大熊貓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就像大家常說的那樣,大熊貓確實增進著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