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紅腫又低燒,只因貪吃這種東西!
專家:痛風患者年輕化螃蟹美味需克制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眼下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季節,美味當前,一不留神就容易貪吃。由於螃蟹中嘌呤含量過高,多吃容易引發痛風,最近,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風溼病科的痛風病號也明顯增多。
海鮮加啤酒嗨了,腳趾紅腫疼了
9月5日,風溼病科痛風門診的病人絡繹不絕,其中很多都是貪吃海鮮的年輕患者。一位20來歲的小夥子在朋友攙扶下來到醫院,他的腳趾關節出現明顯紅腫,還伴有低燒症狀。無獨有偶,前來就診的張先生也因貪吃海鮮出現痛風症狀。
張先生特別喜歡吃著海鮮、喝啤酒。昨天家中來了客人,他特意到市場上買了螃蟹、蝦等海鮮招待客人,一頓海鮮加啤酒大餐下來,到了晚上他的右腳拇蹠趾部又紅又腫,鑽心地疼痛,「痛風」讓他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血尿酸明顯超標。
和這兩位年輕患者症狀相同的不在少數,其中很多人都是在身體有了疼痛感以後才去就診,不疼的時候壓根就沒放在心上。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據海慈醫療集團風溼病科宋彩霞副主任醫師介紹,痛風病初期會出現關節紅腫熱痛,如果放任不管反覆發作,對關節的侵害會越來越嚴重,一定要及時降尿酸。
島城痛風患者約有16萬,低齡化趨勢明顯
據了解,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是由於人體內尿酸含量過多引起的,而食物中的嘌呤物質是尿酸的主要來源。專家提醒市民,青島人喜歡吃的沙丁魚、螃蟹等食物嘌呤含量較高,它們可以導致體內尿酸含量升高,導致尿酸結晶,結晶誘發痛風。而啤酒則會影響嘌呤的排解。
飲酒後,腸黏膜的通透性增加,海鮮類食物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導致體內置存的嘌呤物質過多,誘發痛風的發生。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飲酒吃海鮮應適度,儘量減少攝入動物的肝臟、心、腎等高脂肪、高蛋白物質的攝入,低嘌呤飲食,不要喝酒,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的飲食,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預防痛風的發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病低齡化趨勢越發明顯,暴飲暴食、飲酒過量等都容易引發或加重病情。青島人喜歡喝啤酒、吃海鮮,因此痛風病患病率較高。數據顯示,島城痛風患者約有16萬,佔總人口的2%左右。
專家建議:出現痛風症狀應儘快就醫
宋彩霞副主任醫師給出建議:
一、控制攝入熱量總量,特別是對於高血脂高血糖人群,要管住嘴。
二、食譜要廣,螃蟹不是不能吃,一定要控制量,做到均衡飲食。
三、增加鍛鍊,多運動,使攝入熱量和代謝熱量相對平衡。
宋彩霞表示,市民出現痛風的症狀,應儘快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治療,疼痛嚴重者可服用止痛藥物對症治療,症狀可很快緩解。(記者 趙波 通訊員 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