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做法
1、衛生間、廚房內牆抹灰做法:15厚1:2.5水泥砂漿找平
2、廳房內牆抹灰做法:素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築膠水),9厚1:0.5:3水泥石灰膏砂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面層5厚1:0.5:2.5水泥石灰砂漿壓實趕光到板底;
3、所有內牆陽角均做50寬2000高15厚1:2水泥砂漿護角。
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固定加強網——吊垂直抹灰餅——牆面充筋——抹底灰——抹罩面灰。
基層處理: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汙垢、油漬等應清除乾淨,如有粉狀隔離或油汙應用鋼刷刷淨;檢查基體表面的平整度,要順著牆面看準凸出的部分行修整,剔除所有牆板砼凸出部分,對蜂窩、麻面、露筋處用1:3水泥砂漿補平,把外露鋼筋頭和鐵絲等物要先剔除淨。
牆面澆水:牆面在抹灰前一天應用膠皮管自上而下澆水潤透,抹灰時再用掃帚淋水;
甩漿:將1:1水泥細砂漿,用掃帚甩到牆上,甩點應均勻,終凝後澆水養護,直到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砼光面上,並有較高強度,手掰不動不止。
固定加強網: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水、電管槽處、電箱洞口邊加設加強網,每邊搭接不小於100MM。加強網粘貼不符合要求不允許抹灰施工。
吊垂直抹灰餅:抹灰前按規矩找方、橫線找平,立線吊直彈出準線,經檢查後確定抹灰厚度,但最小不應小於7mm,操作時先抹上灰餅再抹下灰餅,用靠尺檢查平整度和垂直度,灰餅宜用1:3水泥砂漿抹成5cm見方的形狀,距離陰角500㎜開始設置,間隔1.5m。
牆面充筋:用與抹灰層相同砂漿充筋,衝筋的根數應根據房間的寬度決定,一般筋寬為5cm。
抹底灰:一般情況下充完筋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抹灰時先薄薄地刮一層,接著分層裝檔,找平,再用大槓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槎毛。然後全面檢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陰陽角是否方正,管道處灰是否抹齊,牆與頂交接是否光滑平整,並用託線板檢查牆面的垂直與平整情況。
抹罩面灰:罩面灰抹前應進行一次質檢驗收,驗收標準同面層,不符合處必須修正後再進行面層施工。當底子灰六、七成幹時,即可開始抹罩面灰,罩面灰應二遍成活。
噴霧器保溼養護持續7天。
抹灰用的砂漿必須具有和易性,並具有一定的粘結強度,抹灰用的水泥砂漿在3h內使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