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路橋新聞網丨聆聽科普講座 培養科學思維

2020-12-14 抽屜視頻

本報訊(實習生何家歡)12月7日下午,在橫街中學,來自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原教授孫萬儒為橫街中學七年級3個班的師生帶來了一場以《微生物是敵還是友》為題的科普知識講座。據了解,孫教授來自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該團主要以中國科學院退休研究員為主,他們在各自的知識領域均有所建樹。

「詹森父子就是因為沒有科學的觀察思維,從而使微生物一百年後才被列文虎克發現。」講座中,孫教授利用圖文並茂的PPT就「微生物是怎麼被發現的?」「它是從哪裡來的?」「微生物對我們人類來說是敵還是友?」等多個方面,做了通俗易懂的講解,他風趣幽默的語調贏得了在座師生的陣陣掌聲,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最後,孫教授還通過提問答疑和師生進行互動。

「我們能做的就是教給孩子們一些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擴展他們的知識,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讓孩子們體驗科學的魅力,從而喜歡科學,用科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提高他們自身的科學素養。」孫教授說道。

來源:中國路橋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科普演講團專家到羅莊區學校開展科普講座
    為更好的搭建青少年科技創新平臺,營造全區科普教育濃厚氛圍,9月15日-16日,羅莊區特邀中國科學院科普演講團專家走進臨沂華盛實驗學校和臨沂第四十中學兩所學校對學生開展科普知識講座。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機器人專委會委員趙曉光教授以&34;為主題
  • ...電池——「科普中國——科學大咖面對面」首場講座劉忠範院士開講
    帶著這些問題,「科普中國——科學大咖面對面」於2018年9月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辦首場講座,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作「神奇的石墨烯材料:機遇與挑戰」主題報告。
  • 中國路橋新聞網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0月22日,路北街道松塘村的獨居老人王婆婆握著興業銀行路橋支行志願者的手連聲道謝。王婆婆93歲,沒有子女,獨居在村裡安置的出租屋,每天飲食清簡,編織草帽得些許收入。志願者的到來讓王婆婆打開了話匣子,神採奕奕地聊起了家常。
  • 中國路橋新聞網丨「葉適與路橋」三章
    □梁海剛(一)江南隱君子長期以來,在台州路橋的螺洋一帶,流傳著一個關於「葉大侯王」的民間信仰。當地建有眾多的毓英廟,裡面供奉的就是這位「葉大侯王」。葉適每作碑誌,筆力橫肆,碑主的形神風貌皆栩栩如生,近人錢基博《中國文學史》譽葉適「碑誌之作,尤極鏗鏘鼓舞,如奔風逸足,和以鳴鸞,而俯仰於節奏之間,篇有餘態,事可考信」。葉適善撰碑誌,名重一時,以致「遠而高麗捐金幣購求其文」。
  • ViaX鹽趣舉辦科研講座 激發科學探究思維
    千龍網訊 近日,ViaX鹽趣科研教育聯合美國密涅瓦大學舉辦了三場以「流浪地球」為主題的線上科研講座。講座通過探討熱門影片《流浪地球》中涉及的科學設定,為大家展示了科學家們的科研日常,普及了規範的科研學術流程。
  • 中國路橋新聞網丨消防安全演練 創建平安工地
    來源:中國路橋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科學思維視角下面向青年受眾的新媒體科普
    摘 要:本文在科學傳播的「公眾參與科學」模型基礎上,提出以科學思維作為科普工作新思路,選擇以青年受眾為傳播對象,以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方式為研究焦點,遴選互動性高、對話感強、以UGC(用戶生產內容)為主的新型媒體進行科普路徑研究。
  • 感受科學樂趣 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開營
    自2017年首屆「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成功舉辦以來,在四年的探索與實踐中,「未來科學+」科學營依託於上海科普大講壇這一知名科普品牌,鼓勵青少年們在科學的世界中自由地探索、思考、創新、合作、實踐、表達,並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與科創意識,為他們在校科學課程的學習、科學興趣的培養、科學家精神的啟迪以及科學職業道路的規劃上埋下種子。
  • 中國路橋新聞網丨一鍵瞄準!一舉清除線路安全隱患
    來源:中國路橋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山東科學大講堂——愛眼護眼科普知識講座成功舉辦
    11月24日上午,山東科學大講堂——愛眼護眼科普知識講座在濟南槐蔭區道德街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居委會圓滿成功舉行。「山東科學大講堂」是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倡導創新文化,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努力實現《山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十三五」期間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0%的任務目標,邀請相關專家開展科普講座和報告的活動。
  •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演講團進校園,沂源學子享受科普盛宴
    本次大講堂邀請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演講團的5位專家,走進沂源縣的5所中小學,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別以軍事、科技、科幻、健康、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奉獻了5場科普盛宴,沂源縣2400餘名學生聆聽了專家的科普報告,讓孩子們接觸了最前沿的科學知識,激發了科學興趣,為孩子們健康成長注入了動力。
  • 中國新聞網副總裁呂振亞應邀至國新學院舉辦講座並受聘客座教授
    中國新聞網副總裁呂振亞應邀至國新學院舉辦講座並受聘客座教授 2015年05月04日 14:02 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作者:厲芷揚 字號 內容摘要:2015年4月
  • 隆回縣九龍學校舉辦2020年全國科普日急救知識講座
    隆回新聞網訊(通訊員 戴智紅 張小桃)9月9日上午,隆回縣九龍學校舉辦2020年全國科普日九龍學校急救知識講座。講座由隆回縣中醫院腦病科主任羅衍主講,其團隊進行實操展示。七年級全體學生認真聆聽了該講座。羅衍從觸電急救、溺水急救、煤氣中毒急救等幾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急救的重要性以及急救的有效方法。為了讓學生直觀體驗,還進行了急救實際操作演示,並請學生上臺參加演練。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為市第一中學授牌並做科普講座
    文|楊洪偉 圖|薛一博 12月8日下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吉林招生組組長、數理學院廉海榮教授,數理學院高級實驗師、物理實驗中心副主任、地學研學導師、國家首批創新創業導師董愛國教授,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輔導員張愛平老師一行3人來到市第一中學,開展優質生源基地授牌活動,並做客「致遠講堂」,開展科普講座
  • 以科普點燃孩子們的科學精神
    文丨王大鵬學校是科學教育的主戰場,校外則是科學普及的主陣地。 2017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科學教育課程有了指導性意見,同時也意味著科學教育得到了更大的重視。
  •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走進大東街中小學,帶來精彩科普演講!
    ,12位老科學家走進區內70多所中小學開展不同主題的科普講座。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吳瑞華研究員來到東川路小學,為東川學子們作了一場題為《科學思維漫談》的精彩科普報告。同時他還分析了哪些因素會影響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該如何有效地培養思維能力。
  • 航空科普名家王亞男:中國爭做航天強國,更需開拓創新思維
    9月7日上午,在山東省圖書館總館一樓報告廳,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亞男做客大眾講壇,圍繞航空科學,帶來《穿越時光 洞悉空天》專題講座。王亞男,中國航空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編審,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知名科普專家。1999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程碩士。1999年進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貴州集團工作。2005年進入《航空知識》雜誌社,歷任見習編輯、責任編輯、主編助理、執行副主編、編輯部主任等職,現任《航空知識》主編。
  • 科普活動丨陳中仁為陝柴中學師生作航天科普知識講座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陳中仁在陝柴中學科技樓報告廳舉行航天科普知識講座。航天科普知識講座陳中仁從人類的太空夢、騰飛的中國航天事業、中國探月工程系統等方面闡述了中國的飛天探索歷程,解讀了中國航天的發展進程,展望了未來太空的發展前景。
  • 清華博導走進西交大蘇州附中 納米通識講座打開科學大門
    本報訊(記者 袁藝)日前,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澤文做客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為該校首屆納米班同學和部分家長帶來一場精彩的《矽基納米孔及其應用——兼談科技文化》講座,激起了高中生們對物理基礎學科以及科學應用的探求興趣。
  • 【視頻】縣民族中學校師生到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開展求真科學活動
    ,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樹立科技強國的遠大理想,7月24日至28日,鹽源縣民族中學校119名師生到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開展求真科學活動。、中國電信西部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順利開展。,感受了科技的力量;走進四川科技館、成都博物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中國電信西部信息中心、中科院成都光電所,與最前沿科技「親密接觸」近距離感受科學的魅力、大熊貓繁育基地,探索憨態可掬的「國寶」背後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