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讚美少責備增強學生課業表現

2020-09-10 享學趣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根據教育精神科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小學老師如果更用獎勵取代懲罰,學生就會更專注在課業與更專心上課。這篇研究是由精神與特殊教育專家卡達瑞拉(Paul Caldarella)做出的結果。

不僅如此,他也發現越多的讚美,比較少的責備,小孩專注在課業上的效果會更好。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持續的讚美是老師最簡單的利器,老師們可以用此強化以及肯認小孩在課堂上的良好表現。這個研究又再次發現讚美跟學生的學習表現也大有關係。

然而,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常用責備、施壓的方式教育孩子,實驗證明也會增加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抗、調皮搗蛋的行為,也更不願意遵守規定。儘管這樣的連結很明顯,但是過去幾年來老師還是不能不免得採用責備處罰的方式在課堂上教育孩子,甚至孩子年紀越大,責備的次數就越多。

當然,要求老師完全不責備學生是不可能的,也完全不切實際。甚至最正面最愛鼓勵人的老師,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錯誤危險行為都需要立即的制止。但是,研究也發現教師減少對學生責備喝止的次數到最少量,學生的課業表現會越好。

教育學者通常會建議老師讚美與責備的比例應該是3:1或是4:1。這代表如果你責備了一個學生一次,你就要再額外讚美他三到四次。不過這個建議到沒有真正被實驗證實過有效。

卡達瑞拉教授稱唿當小孩做得對時,讚美是[言語上的認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被許可。不過,這些都是原則,沒有瞬間的轉換門,讓孩子的行為可以因為讚美或是責備而瞬間得到改變。學生的改變都是漸進的,越多的讚美,學生也就越願意與老師合作。卡達瑞拉的實驗發現,因為讚美,學生的表現可以增加30%。

因此,卡達瑞拉建議父母應該多找願意讚美與鼓勵學生的老師,如果不行,至少也多跟老師多溝通,告訴老師有這個研究。

相關焦點

  • 以鼓勵代替責備,以讚美代替呵斥
    「以鼓勵代替責備,以讚美代替呵斥。」這不但是教育上最好的方法,這也是做人處事最妙的高招。
  • 「用鼓勵代替責備,用讚美代替呵斥」;
    人之相處,也不是不能責備。春秋責備賢者;但必須是賢者,才能接受責備。沒有力量的人,更需要給他鼓勵。馬拉松賽跑,需要很多的掌聲,幫助他發掘本能的力量。國家的獎章、獎狀、獎金,各種的榮譽,都是要給人鼓勵的。      貓狗,也喜歡聽主人的讚美;馬牛,也希望有主人的鼓勵。
  • 人的本能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談讚美成就孩子、責備毀掉孩子
    人的本能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談讚美成就孩子、責備毀掉孩子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卻又很吝嗇讚美和鼓勵自己的孩子。他們常常擺出一副長者的面孔責備孩子,以為這樣才是教育,其實卻忽視了讚美、鼓勵所帶來的奇妙的教育效果。讚美孩子,能激發他正確的外在動機,產生好的行為,並能強化兒童所完成的這一行為,以後當他碰到類似事情時,便知道該怎麼去做,並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定勢。
  • 我國中小學課業壓力仍繁重 看國外學生如何做作業
    我國中小學生課業壓力仍繁重根據《報告》的數據,近3年時間,我國中小學生日均寫作業時長由3.03小時降低為2.82小時,湖北黃岡和上海的學生日均寫作業時間超過3個小時,並列全國第一。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生寫作業時長是日本的3.7倍、韓國的4.8倍。多年來,我國中小學生教育存在課業壓力大、學習時間長的問題。
  • 家長少責備多理解,孩子更自信
    雖然她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事實也證明了這些長處如今都變成了她的立命之本,但是當時她媽媽依然只盯著每次考試的成績,不斷地責備她。所以,這個姑娘在高中的時候曾經想了斷自己的生命,因為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連她認為最可依賴的媽媽都不能理解自己。
  • 老師該如何讚美學生?
    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雖然有點絕對,但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對成年人誇獎的多,但對學生往往批評得多,總是認為孩子們這有問題那有問題,其實換位思考:「小小年紀,沒有問題需要老師幹什麼?就是因為學生身上存在問題,才體現老師的重要性和價值!」
  • 中小學生課業壓力三大定律
    以此為界,之後的學生每周少上1天課,一年40個教學周,就是少上40天課,9年義務教育就是少上360天課。加上黃金周等假期,9年要少上400天課,相當於少上2年課。2.需要學習的內容多了。一是學習科目增多了。至少增加了生命安全課、心理健康課、信息技術課等多門課程。且還有繼續增加的可能。
  • 武漢新中考改革增加了學生課業壓力和負擔?市教育局回復……
    近日,有家長表示希望新中考改革,能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及課業負擔,對此市教育局也做出了回復。,但是否實際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及課業負擔,望各位領導實際調研,實事求是,否則我們的孩子就有可能成為中考改革的試驗品,犧牲品,試問一下2000年中考改革將物,化,生統改為科學有多少學生無法適應,最終又改回單課教學,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次發生。
  • 閱讀《讚揚與責備》,討論不同模式下的態度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前言雖然很多人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但是他們對親密關係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最明顯的表現是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態度。通過本文,您將了解到:1、不同態度模式下的表現。2、不同姿態模式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一、不同態度模式下的表現1、純讚揚模式讓我們從最基本的讚美態度開始吧,朋友之間的感情包含更多的讚美。然而這種簡單的讚美可能包含愛和幸福,也可能包含一些不想傷害朋友或傷害他們自信的善意謊言。
  • 讚美對孩子的積極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見有的父母常常對孩子期望很高,但又很吝嗇誇獎、讚美自己的孩子。他們以為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責備孩子才是教育。卻忽視了,誇獎、讚美所帶來的奇妙教育效果。  在此早教專家提出家長適當的讚美,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有著重大的意義,甚至可能影響智力開發:  一、有利於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兒童道德品質形成的最初階段,是非觀念模糊,自制能力差。因此,成人的引導、獎勵與誇獎、讚美至關重要。
  • 迷迭香,學生課業壓力的福音
    迷迭香精油是一種無色至淡黃色揮發性液體,迷迭香擁有能令人頭腦清醒的香味,能增強腦部的功能,可改善頭痛,增強記憶力,條理分明,最適合考生、或是用腦過度的人使用。對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生不妨多用迷迭香。現在學生經常在網上授課,學習環境發生了改變,容易受周邊事物的影響,自覺,自律,專注性都會降低,每次學習的時候可以在旁邊用迷迭香香薰,或者在書本上滴上迷迭香精油,這樣可以讓孩子增強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緩解課業內容帶來的壓力 ,當然不只是學生可以用,工作的家長們都可以用,促進工作的積極性,緩解長時間工作的焦慮與不耐煩
  • 讀《讚揚與責備》,淺談不同模式下的態度,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在朋友間,責備是一個不好輕易拿上檯面的名詞,朋友因為親密關係的較弱,不太好說出責備,更多的是單純的讚揚。2、 單純的責備模式單純的責備模式,最生動的表現就是在親子關係中。這樣的讚揚和責備並重的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並不多見。
  • 少說客氣話,多點坦誠讚美
    說客氣話是把你的恭敬和感激表達出來而已,因此別說太多,說多了讓人覺得虛偽。別人幫忙做了一件小事,好比說倒茶,一句謝謝就好了,有些時候頂多是對不起,又要麻煩你了就夠了,有的人去說許多話,呵,謝謝你,真對不起,這麼件小事也要你來幫忙,很是不好意思,太感謝你了……,這麼多客氣話,別人反而感到不自在。
  • 提高學生耐挫能力 增強學習自信
    三十六中學 蘭英彬  執教畢業班10多年,發現學生到了初三,放棄學習的孩子比較多,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成績的不提高懊惱。初一學生意氣風發,自信滿滿;初二學生忙於各科學習,緊張忙碌;初三部分學生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迷茫,沒有動力。
  • 經常感謝和讚美學生
    讚美是我們能夠給予和接受的最寶貴的禮物之一。每當我們讚美別人時,至少會有兩個人感覺很棒,一個是接受讚美的人,一個是給予讚美的人!讚美學生最簡單的方法是說「謝謝你」。這個簡單的句子能夠幫助你表達對學生好行為的讚美,以及你對這個好行為的重視,因為像讚美一個好人一樣讚美你的學生吧!
  • 《讚揚與責備》:下屬不服批評?3招擺脫「責備招黑」,重建勢能
    這是因為中低層公務員的地位更低,權利更少,貢獻被承認的機會也越少,幾乎不會得到稱讚,甚至充滿了惱怒、失望和輕蔑。還會因為你一件事沒有做好,別人就會用負面的眼鏡看待,認為你一無是處,從而掩蓋你所有的優秀品質,也就是所謂的「尖角效應」。
  • 《讚揚與責備》:正確面對讚揚,積極接納責備,化解伴侶溝通難題
    羅傑斯說過:「讚美人和愛人以及被人讚美和愛都能極大地提高和豐富生活。」在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裡,一開始在舞會上,伊莉莎白認為達西傲慢無禮,對達西有很深的偏見,於是拒接他的求愛。後來,達西用自己的真誠付出,才使得伊莉莎白對他慢慢改觀,並促成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人生來就會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形成或贊成或反對的評判,並在心中形成一張自己的評判表。
  • 過度讚美孩子 其實是「捧殺」
    所以誇獎要適可而止,應多用欣賞、交談、聆聽等方式代替過多的表揚。3、過分地表揚會使孩子成為愛虛榮、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人。孩子一旦自滿起來,以後就很難糾正了。一些潛質很好的孩子長大以後之所以沒能有所成就,正是源於孩子的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 豆瓣9.0《讚揚與責備》:被表揚就尷尬,受責備就委屈,怎麼破?
    文/玄鳥歌唱我們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不喜歡批評,這是人之常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被看見的需要。我們的優點被對方發現,並且對方對此表示欣賞,表示欣賞的方式可以有語言,也可以用眼神以及行動表示出來,這樣我們內心會有一種被認可的滿足感。這種需要,其實從嬰兒時期就有了。
  • ...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記者從12月21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哈市教育部門將統籌推進教育協調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強關注學業成績後30%學生發展狀況和指導,開展「一生一策」研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