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夏天,英國小康家庭的13歲的少女布裡奧妮(斯奧裡茲羅南 飾)剛剛開始嘗試寫作,想像力豐富。一天,她暗中發現僕人的兒子——羅比特納(詹姆斯邁克沃伊 飾)和她姐姐塞西利亞(凱拉奈特莉 飾)之間有曖昧關係,而且發現他給她寫了一封情書。布裡奧妮豐富的想像力浮想聯翩。當她的表姐羅拉被強姦後,布裡奧妮相當肯定她看到是羅比做的,這次指證使羅比蒙冤入獄,留下傷心欲絕的塞西利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出獄後的羅比和塞西利亞都投入了保衛祖國的戰鬥,布利奧妮放棄到劍橋升學成為一名軍隊醫務人員。沒有人能理解她的做法,只有她知道她懷揣著巨大的秘密和自責。她鼓起勇氣,想把這秘密解開,想得到贖罪和寬恕。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
重看電影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天閒來無事,在電腦前重看了《贖罪》,更細緻地感受到導演創作的巧思,用音樂來說出說不出口的心聲,這種手法永遠讓人想要鼓鼓掌。音樂可以怡情,音樂亦可以煽情,電影中的音樂多數時候是用來烘託主角的心情或動作,善用音樂,主角的情緒就包裝得更精準,更豐富,仔細聆聽,就會懂得越多創作者的巧思。喬·賴特Joe Wright執導的《贖罪(Atonement)》中就用了歌劇家普契尼著名歌劇《波西米亞人(La Boheme)》中的第一幕的二重唱詠嘆調「可愛的女郎(O soave fanciulla)」來替男主角的澎湃熱情,更添一縷香氣。
男星詹姆斯.麥克維(James McAvoy)飾演的羅比,原本是富商泰利斯家族的長工之子,因為書讀得不錯,老爺資助他到劍橋深造,他則是暗戀著泰利斯家族的大小姐西西莉亞(由凱拉.奈特利/Keira Knightley飾演),在某個夏日的午後,兩人在噴水池旁相遇,因為一隻古老花瓶起了爭執,花瓶碎了,西西莉亞憤怒地跳進池中撈取碎片,在水中重新站起來時,才發覺自己衣衫全溼,有如一絲不掛…彼此都暗藏在心裡的愛慕情愫,就在此刻快速發酵了起來!
《贖罪》的導演喬·賴特喜歡用兩段式的論述法推演劇情,先從中段下手,讓多數人有了先入為主的意念,繼而再細說重頭,因而推翻或強化了原先的偏見,符合了電影描述人生「偏執與偏見」的主題論述。所以,這段噴水池旁的火花戲,先是由遠觀的妹妹布蘭妮(由Saoirse Ronan飾演)中途聽見聲音而看見了姐姐與羅比的私情,埋下了布蘭妮感情上的創作(她也暗戀羅比);但是西西莉亞回到寢室後,回顧剛才那眼紅心跳的那一幕,卻才讓大家知道了事件始末,以及當事人愛在心裡口難開的陣痛。
這場水池戲,不但女人臉龐發熱,男人也是心頭狂跳,平常壓抑在心的千言萬言感覺上似乎即將滿溢,不吐不快,於是坐在打字機上乒桌球乓地敲打起鍵盤來了,這時導演玩起了一則意在言外的抒情手段,羅比忙著傾訴自己澎湃的熱情,西西莉亞的哥哥及友人則放起了歌劇《波西米亞人》的唱片,古老唱針選中了第一幕的二重唱詠嘆調「可愛的女郎」,唱出了痴情男女的心聲。
歌詞如下:愛的小女郎,最甜美的形象/沐浴在月光裡的夢想 / 我的靈魂深處,最深的熱情顫抖著/ 他的讚美是如此溫柔地 滑進了我的心房,愛情啊,你說了算 / 不,我求你,你現在是我的了,你的朋友還在等待/ 說吧,如果我走了,會如何呢?咪咪? /留在這裡多美好,外頭可是冷死了/ 我會陪在你身旁,以後怎樣?誰知道呢?先生?/勾住我的手吧,親愛的女郎,就如你說的吧,親愛的先生 你愛我嗎?/說吧,我是愛你的/ 愛!愛!愛!
多數人未必熟悉《波西米亞人》,也不確知「可愛的女郎」唱的是什麼樣的歌詞,什麼樣的感情,如果不做任何提示,那只是飄蕩在空中的一段音樂,甜美的旋律搭配男主角的孺慕之情,少男情懷早已躍然紙上,此時,羅比先在打字機上打出了最桃色的情慾之思,繼而又用鋼筆在紙上寫下了最禮貌的道歉信,這種二段式的書信體,基本上也是呼應了《贖罪》兩段論述的主軸,如果只看見打字信,羅比就是色情狂,如果只看見手寫信,羅比則像是乖小孩,陰錯陽差之間,羅比的真心送到了西西莉亞的眼前,不敢說出口的真心,反而激發了更澎湃的激情。
人生不能一刀切,陰陽黑白都是事物一體兩面,音樂和劇情的拔河其實也扮演著類似的功能,歌詞中最美麗的之處來自「愛情啊,你說了算!」的歌詠,在高音迴蕩聲中,那年夏天,一對男女同時被愛神擊中了心坎,心甘情願做起邱比特的俘虜,愛情的噬咬,書信的告白,回憶的甜美,都在普契尼的樂音中完成了絕美的吟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