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著陸"到"軟著陸" 上海用電負荷管理系統"前世今生"

2020-12-11 東方網

    被逼出來的用電負荷管理系統1996年5月的一天,一個名為負荷管理終端的大傢伙被安裝在上海龍門食品公司的用戶配電站內。這個70釐米高、45釐米長的鐵盒子樣子笨拙,比現在的家用熱水器還要大上一圈。與此同時,它的645個「同胞兄弟」也被安裝到上海的用電大戶配電站內。上海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由此呱呱墜地。

  「自損三千」的王牌

  前一秒正常,後一秒斷電。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極不正常的供電情況卻在身為經濟中心的上海成為「常態」。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三級跳」,這座中國最先有電的城市迎來了用電需求的節節攀升。1990年至1999年的十年間,上海最高用電負荷年平均增幅高達10%。但是,受制於本地電廠建設速度的滯後和長三角地區經濟的同步發展,電能這一支撐城市發展的「命根子」——不夠用了。最嚴重的時候,上海電網出現過達到120萬千瓦的用電缺口。

  為確保大電網安全穩定,緊急拉電成為最後的「撒手鐧」。雖然降負荷的效果立竿見影,但拉電因其毫無預兆的突發性,給各類用戶帶來猝不及防的巨大影響,因而難免拉低了供電服務質量。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緊急拉電仍是上世紀90年代前半葉供電部門手中僅有的一張王牌。

  有沒有辦法為上海電網再添一根「救命稻草」,儘可能少出緊急拉電這張「自損三千」的王牌呢?

  「軟著陸」的先進手段

  上海電力於1996年成立了上海市電力公司負荷管理中心,其職能就是負責全市的負荷平衡工作,如果把緊急拉電比作「硬著陸」的話,那麼用電負荷管理就相當於「軟著陸」。

  用電負荷管理系統的運作過程就是負荷管理系統主站與用戶終端的交互過程。主站通過無線專網對終端用戶發布限電命令,用戶終端上會出現限電原因、負荷指標、告警時間等信息。當用戶收到指令後,根據事先編制的企業內部應急響應預案實施負荷調整。當然,用戶終端會自動比對用戶實際降負情況,如未降低到約定負荷水平,用戶終端將自動採取措施,強制降低用戶負荷。當限電解除後,用戶終端同樣會發出告警通知用戶。用戶隨後便可合閘操作,恢復正常用電,限電操作的全過程也隨之結束,實現負荷的「限得下、放得開、用得上」。

  「自從裝上負荷管理終端後,停電之前,給予我們充分的告知時間,使企業能夠調整生產計劃,幫助我們將生產損失降到最低。」裝上負荷管理終端的用電大戶們這樣評價當時的上海市用電負荷管理系統。

  負荷管理系統提前就能告知用戶需要限電的負荷數,最重要的是有多家用戶共同承擔限電負荷,讓每家的損失降低到了最少。新投入的系統效果立竿見影,1996年通過用電負荷管理系統實施限電81.34萬千瓦,如若不然,則有可能對全市200家大型工業用戶採取拉閘限電。從此上海開始了負荷控制技術在電網安全運行中應用的探索。

  今生:從「幾人挑擔」到「能者多勞」

  ——用電負荷管理系統的「進化論」

  「上海市要深化實施需求響應試點,完善政策,探索經驗,並加強和試點城市的交流借鑑。」這是國家發改委運行局2015年703號文件上的一句話。

  質變到量變「團購效應」粉墨登場

  2013年5月底,一年一度的電力「迎峰度夏「即將拉開帷幕。在上海市經信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用電負荷管理系統創造了一個奇蹟:從2012年12月到2013年5月,短短半年時間內,這套管理系統中新增用電負荷終端1.3萬戶,超過此前歷年的總和。目前上海的負荷管理終端數量達2.8萬臺,用電負荷管理系統的最大負荷監測能力達到1300萬千瓦,最大可降負荷達到370萬千瓦,已成為國內運行時間最長、技術能力最先進、運行管理最完善的用電負荷管理系統。

  2013年夏季,受連續高溫的影響,上海電網最高用電負荷打破3年未創新高的沉默,連連改寫歷史紀錄。7月25日,上海電力通過用電負荷管理系統對楊行分區1019戶客戶限電18.08萬千瓦,平均每戶僅為177千瓦。2010年8月16日,同樣是楊行分區,377戶客戶共限電8.09萬千瓦,平均每戶限電214千瓦。2013年這次限電由於負荷管理終端增多、參與限電的客戶增多,每戶受限制的負荷平均減少了37千瓦,降幅為17%。

  整體成績好看,對於單個客戶來說,感受同樣不錯。上海某家柴油機有限公司的日常負荷在1.8萬千瓦左右。2010年8月16日,該公司被限電1.5萬千瓦,受此影響生產基本全停。而2013年7月25日,該公司只被限電0.9萬千瓦,大部分重要生產線得以繼續運行,限電對正常生產秩序的影響大為降低。2013年首次出現的「團購效應」越來越明顯——參與者越多,每個客戶受到的影響就越小。「計劃」到「市場」「認購模式」前景廣闊「團購效應」令用戶好感度增加不少,但是,「眾人來挑擔」並不是用電負荷管理系統的終結。2014年,一種全新的「認購模式」在系統中首度試點,其目的是要讓用戶從「被動點名」到「主動舉手」,自願參與負荷管理。

  客戶的用電負荷特性根據其不同的生產性質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同樣是紡織行業,棉紡廠的負荷響應時間很快,基本可以做到隨時叫停,而化纖廠的負荷曲線呈現24小時一條直線的特性,一旦停電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發生生產事故。換句話講,有些大客戶可以「認購」相對多的負荷指標,這樣就可以為其他大客戶分擔指標,一個讓「能者多挑擔」的思路應運而生了。

  2014年,上海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實行電力需求響應試點工作的城市。試點工作的亮點在於探索電力削減負荷指標市場化調劑交易,也就是允許部分大用戶對削減的負荷指標進行自由交易,在夏季用電高峰季節,實施主動需求響應。

  在實行電力需求響應試點工作以後,哪些客戶讓負荷、讓多少負荷,都會用經濟補償等措施促使用戶自願選擇。具體來說,原先的手段是限定了負荷指標的總數、分擔的客戶數及每家客戶承擔的負荷,按照事前約定「眾人來挑擔」。而現在只限定了負荷指標的總數和分擔客戶的範圍,每家客戶承擔多少降負荷指標,由客戶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願「能者多挑擔」。

  2014年8月29日,上海首次電力需求響應試點試驗工作在上海電力負荷管理總站舉行,首批試點單位既要具備需求響應能力,又要有主動減負荷潛力。作為試點工作主要執行單位的國網上海客服中心為此一次次地與各客戶主管單位(區縣經委、控股集團公司)溝通,一遍遍地仔細分析客戶歷史數據,最終在負控系統內選取了30家工業客戶、30家商業或樓宇客戶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

  在8月29日的試驗過程中,共有6家工業客戶和28家樓宇客戶積極參與並認購了需求響應指標。整個需求響應過程反映迅速,在需求響應啟動指令發布後30分鐘內共降負荷5.5萬千瓦,達到了預期效果。

  從「幾人挑重擔」到「眾人來挑擔」再到「能者多挑擔」,全新管理思維下的用電負荷管理系統逐步完成了從「以行政手段為主」向「以經濟、技術手段為主」的進化。

  未來:從「用戶限電」到「用戶發電」

  ——上海電力負荷將實現「大數據」管理在上海某家大用戶的控制站內,一位工作人員點開用電負荷管理終端管理軟體,實時和歷史的用電數據躍然於屏幕上。隨後,他又點擊電力消耗類型進行查看,發現這個月用在照明上的電力消耗高了不少。將該數據反饋到管理層後,這家單位隨即對大樓的照明規定進行了調整……這個場景可不是美國科幻電影中出現的一幕,而是不久的將來在上海會實現的場景。

  2014年上海GDP為23560.94億元,也就是說,每秒鐘都會產生近7.5萬元的產值。上海經不起停電,更經不起20年前那種「猝死」式的緊急拉電。因此,負荷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對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來講,肯定是至關重要的也是目前在緊急拉電前的最後一道防線。

  用電負荷管理系統目前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讓部分用戶限電」,以彌補「尖峰時刻」的用電缺口上,但隨著這套系統建設的深入,配合以各類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手段,不僅可以聚沙成塔地削「峰」填「谷」,而且可以做到儘量少限電,最大程度滿足用電需求。換句話來講,用好負荷管理系統就是等於讓每個客戶都來發電。

  今年,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將在原用電負荷管理中心的基礎上,建成電力需求響應中心。響應中心將通過「大數據」的管理手段,對全市2.8萬戶用電大戶的負荷數據進行採集和分析,立體展示企業的實時和歷史負荷數據,並且通過專業分析,向用戶提供電力能源的分類使用情況,幫助用戶更合理地利用電能、減小能耗、實現用戶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當然,上海電力需求響應中心還能對負荷數據進行不同區域、行業等維度的分析,深度分析挖掘各方用電行為,實現集業務監控、業務整合、用戶引導、政府搭臺等多界一體的展現,為政府推廣綠色能源的應用,決策制定提供積極的幫助。

  隨著技術手段、管理方法的日新月異,初衷定位於有序用電以保障電網安全的用電負荷管理系統也呈現出多樣性的發展可能。這就好比微信在作為聊天軟體之餘,還可以被用來打遊戲、做理財,甚至經營微商。在肩負本職職能之外,上海電力有能力讓系統發揮更多的功能,更好地服務用戶的用電需求。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一旦上海電網用電尖峰時刻來臨,上海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必然成為保護電網安全運行的堅強屏障。

相關焦點

  • 智慧校園建設方案之智能化用電管理系統的應用
    目前,絕大部分新建學生公寓,已普遍採用自動化控制的用電管理系統。 1.2 現行用電管理方式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老舊宿舍電路因設計所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負荷需求,加之線路設施老化,存在著極大的用電安全隱患,迫切需要重新設計改裝用電管理系統。 1.3 用電管理系統獨立於校園管理系統 由於用電管理系統的獨立性,無法直接與校園「一卡通」系統對接,給學生的電費業務辦理造成了較大的不便。
  • 從魚行密布到漁人碼頭 上海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記憶】從魚行密布到漁人碼頭,上海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官方微信,漫步在東方漁人碼頭的濱江大道,傾聽江潮拍岸,兩條「魚」型地標建築絕對是不可忽略的景觀。上海 魚與漁  上海地區的水產貿易,早期的記載見於唐代。據《吳郡志》記載:唐代以鬥數魚,買賣者多論鬥。皮日休《釣侶》詩云:「趁眠無事避風濤,一鬥霜鱗換濁醪」。同治年間(約1864年),在今十六鋪地區,出現了兩三家魚行。到1935年,十六鋪已是行棧林立,有冰鮮魚行23家,河鮮魚行7家。
  • 入夏以來最熱一天上海電網用電負荷時隔三年再創歷史新高
    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下午13時55分,上海全市用電負荷創出歷史新高,達到3272萬千瓦,較去年最高用電負荷增長149萬千瓦。這也是繼2017年達到3268萬千瓦的歷史極值後,上海用電負荷時隔三年再次突破前高。
  • 電力負荷重 科學用電 節約用電!
    連日來,我縣電力負荷迅猛增長,供電部門也在全縣啟動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那麼,在用電量激增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其實啊,生活中市民科學的用電方式可以省下不少電。
  • 高溫「燒烤」模式開啟,松江用電負荷創今年新高
    高溫「燒烤」模式開啟,松江用電負荷創今年新高 2020-08-14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陽地區用電負荷不斷攀升 提倡節儉用電
    隨著寒潮的到來,衡陽地區天氣愈加寒冷,用電負荷再創新高另一個聯動調控,梳理了一些重要用戶,然後結合我們變電站實際設備的參數,對設備進行負荷劃線。 目前,衡陽地區用電負荷已經超過280萬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17%。而根據預測,12月底至1月份,衡陽地區用電負荷將達到320萬千瓦時。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智慧用電管理系統在用電安全方面所起到的功能有哪些?
    智慧用電管理系統在近年來發展火熱,對於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起到不可預估的作用,能夠有效預防用電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於人身安全及城市安全意義重大,那麼,智慧用電管理系統在用電安全方面所起到的功能有哪些?金特萊智慧用電管理系統智慧用電管理系統在用電安全方面所起到的功能有哪些?
  • 從豐田杯到世俱杯的前世今生
    從豐田杯到世俱杯的前世今生 2020-12-10 18:28  雪緣園gooooal
  • 南京用電負荷首破1200萬千瓦
    南京用電負荷首破1200萬千瓦 相當於1690萬臺1匹空調同時運行中國江蘇網7月30日訊(記者 羅鵬 通訊員 任俊宇 杜懿 何劼)連日來,受副熱帶高氣壓影響,氣溫持續走高,連續9天超過35℃,連續4天達到37℃,局部地區達到38℃。
  • 北新涇的「前世今生」……
    北新涇的「前世今生」…… 2020-10-0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監獄的前世今生
    篳路藍縷的創業史第一階段,革命鬥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後):從血雨腥風到重見光明「信仰堅定、不怕犧牲」是當時黨的活動的鮮明特徵。解放前夕,為營救在提籃橋監獄關押的革命人士,中共社會部在上海負責情報、策反工作的負責同志根據地下黨組織指示,對時任提籃橋監獄代理典獄長進行策反。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直到2009年我們幾個人飛到雲南跟通靈朋友相聚的時候,她從我們記憶深處找到了關鍵的細節。我們的女校原來是所教會學校(民國時候教會學校比較多),這樣目標範圍再次縮小,但女子教會學校也有10多個呢。終於,最最關鍵的細節找到了,我們學校帶的十字架是沒有耶穌的,這證明了我們是基督教會學校,不是天主教會學校。
  • 袁勇麟教授暢談協和的前世今生
    《協和的前世今生》專題教育講座 楊競雯/攝談及學院的「今生」,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 國際商學系同學認真聽講座  謝寧靜/攝
  • 廈門用電負荷創新高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晉君 通訊員 徐銘偉進入 7 月以來,廈門已累計發布 6 次高溫橙色預警,在這近半個月裡,相較去年同期,廈門地區用電負荷有 12 天同比正增長。記者還注意到,樂先生家裡電熱水壺、電飯煲、電蒸鍋等電器幾乎擺滿了廚房。" 電能可靠又環保,現在我們衣食住行幾乎都離不開電。" 樂先生說。樂先生家的情況是夏季廈門居民生活的一個縮影。入夏以來,廈門全市用電負荷猛增,特別是夜間,由於空調、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集中使用,用電負荷更大。
  • 世界關節炎日|了解膝骨關節炎的「前世今生」 ——助您更好康復
    世界關節炎日|了解膝骨關節炎的「前世今生」 ——助您更好康復 2020-10-12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電網瞬間負荷創歷史新高833.6萬千瓦 預計長沙今年用電負荷...
    長沙電網瞬間負荷創歷史新高833.6萬千瓦,預計長沙今年用電負荷增長10% 供電能力提升12.5%,市民用電無憂 長沙晚報8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 實習生 李德蕊)4日晚,市民在家吹著空調看電視,湘江河畔的夜宵街上遊人如織,夜色下的長沙燈火璀璨
  • 人人值得一看——談前世 | 贈書《前世今生》
    可見得他與前世有關係,這是先天的,後天的教育能夠彌補先天。 如果是報怨的,將來就是怨家對頭,一定搞得家破人亡。 如果是討債的,就是父母欠他的;欠得少,三、四歲就走了;欠得多,大概到十幾、二十歲,栽培他到念大學、念研究所,畢業了,他走了;討債的,往往都很得父母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