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仔細看了一下其他人分享寫旅行手帳的經驗,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本書。奧野宣之的筆記術可能很多人都了解過,這還是第一次見他分享這麼「生活化」的東西。以下是我在這本書裡學到的四點小建議,也歡迎你分享你讀完的感受
構建你的旅行憧憬
構建你的旅行憧憬。把你日常在朋友圈/豆瓣/小紅書/微博/公眾號看到的各種你想去的地方、喜歡的東西整理到筆記本上(列印或者摘錄或者手繪),時時翻看,就構成了你的旅行憧憬。不要只是零散的記錄你想去的地方,其實可以把你想去的地方按地理位置標註出來。同時也可以標註一些注意事項。現在電子地圖很方便,可以用google地圖或某一個地圖固定記錄你想去的地方。或者買一本世界地圖冊,在你想去的地方上做標記/貼紙,還有照片。這樣在你想去旅行的時候,可以快速回憶起自己之前想去的地方,即使沒有做特別充分的旅行計劃也不會有遺憾。
便籤本與卡片的重要性
旅行的時候除了帶你需要的手帳本(我是帶一本TN內芯),還可以帶一些卡片或者便箋本。話說寫到這裡我在想,是不是活頁更適合旅行手帳呢,等我下次試一試。
「收破爛」的正確用法
旅行中我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收破爛,相信應該有很多手帳鵝能理解我。每個information center的小冊子和地圖、路邊的包裝紙、吃飯飯店裡的名片、每花一次錢的小票、紀念章、明信片、特製硬幣和紀念幣,亂七八糟什麼都收集。其中大部分的紙質都是可以用來做旅行手帳的好素材,我把自己的習慣整合了一下,得到了些收破爛的好方法。
1. 地圖什麼的紀念冊可以留兩份,因為一般正反面都有很重要的素材,可以都利用上;或者對我而言,有的時候會習慣收集這些,日後翻看,可以把一部分留在旅行手帳裡,另一部分則是做收藏(這種紀念冊我大概有好幾斤吧)
2.把每天收集到的東西用便箋寫上時間和地點,方便後續寫手帳的時候翻找;如果是外文的,建議寫上一些中文備註。
比如我去日本店裡買東西,回來之後真的是完全看不懂這些小票都是幹嘛的,翻譯的要瘋了。
3. 切割的時候注意沿輪廓按需求切成小塊。
4.收集工具可以用一些透明的袋子,或者在旅途中買東西的袋子裝起來。
趁熱打鐵,在回歸正常模式之前寫完
我覺得可能我寫不完旅行手帳的原因就是這裡(好的這是藉口),旅行結束後回來馬上撲到工作上,回家又很累,拖啊拖啊旅行手帳就沒了,旅行記憶也fade away了。一定一定要趁熱打鐵寫完旅行手帳!
(奧野宣之的旅行手帳:淺草)
這一點是作者的手帳體驗和心情,與我是一致的。雖然平時記錄的確實是一些很喪的生活,但是翻看的時候反而會讓你感覺「為什麼我竟然因為這種小事糾結」以及「原來我之前去過那麼好的地方啊」,後者的記憶和快樂會更雋永。希望我能努力寫完旅行手帳吧,畢竟已經回歸正常模式很久惹。如果寫完了的話,一定來跟大家分享我真正寫了旅行手帳的想法和心得(而不是紙上談兵)。因為寫手帳,所以更能體驗到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