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一個人越是固執,越會表現出這2種特徵

2020-12-14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是很多人容易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甚至是剛愎自用,最後吃大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每個人的思想和認知水平不同!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格局若是很狹隘,就很難做成功事情,因此他們經常怨天尤人:「為什麼我總是出力不討好?為什麼倒黴的那個人總是我?」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知識越淵博,反而越感覺自身的渺小與無知;一個人只有三腳貓的功夫,卻喜歡四處顯擺。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即: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固執呢?固執的人,身上往往都有這2個「死穴」,越是聰明,犯的錯誤越大。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越是固執,越會表現出這2種特徵,容易耽誤大事、吃大虧。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01認知水平低;

莊子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所以,對於認知水平低的人,我們就像是對牛彈琴,不在一個頻道上,越是爭執,越沒有結果,對方也會表現得越固執。

小品演員郭德綱曾經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內行要是去和外行辯論,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對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由此可見,越是無知的人,越喜歡自以為是,繼而表現得很固執。

我們再來拿劉邦和項羽來對比一下認知水平的不同對於人生的重大影響。

西楚霸王項羽攻佔鹹陽後,引兵屠戮鹹陽,殺了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搜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有人勸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但是項羽一心想回老家彭城建都,還氣憤地說道:「富貴不回故鄉,就像是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誰能知道呢?」

由此可見,項羽的骨子裡面終究是「小農思維」,心中是「家情懷」,而不是「國情懷」,不能胸懷天下,屬於認知水平低、見識狹隘的表現。

再來看劉邦的建都選擇!劉邦對於建都在洛陽還是關中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徵詢文武大臣的意見。大臣們都是崤山以東地區的人,爭先恐後地申辯說周朝建都在洛陽稱王天下幾百年,秦朝建都在關內只到二世就滅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洛陽。

有位大臣名叫劉敬,他力陳都城不宜建洛陽而應在關中。謀士張良也支持婁敬的主張,張良說:「洛陽雖有這些天然的險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裡;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關中則左有崤函之險,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裡;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產,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向東方控制諸侯。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徵隊伍的補給。這正是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啊!」

劉邦從諫如流,聽完謀士張良的全面分析,於是決定定都在關中,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正是因為劉邦正確的戰略部署,選擇對了的都城位置,這才使得漢朝數百年基業長治久安。

其次,劉邦打敗項羽後,開慶功會,自我總結了成功的秘訣,他說:「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定國安邦、安撫百姓、供應軍需、保證糧道暢通,我不如蕭何;統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會使用他們,這就是我奪取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一個範增而不能任用,這是他所以被我擒殺的原因」。

而項羽失敗了,總結原因的時候,他竟然還在用「上天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為藉口,難道不是太荒謬了嗎!由此可見,項羽的認知水平不如劉邦,直到烏江自刎前還沒有覺悟,仍在怨天尤人,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難怪他會失敗。

對比劉邦和項羽,我們會發現:劉邦雖然打仗比如項羽,但是勝在認知水平上面;而認知水平會影響到抉擇,又抉擇改變命運,所以項羽的失敗是認知水平低、自以為是的結果。

再來看看我們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老年人寧願上當受騙,也聽不進去家人的好心勸導呢?就是因為他們認知水平過低,稍微被人一洗腦,就變成了固執。不管你怎麼勸,他們都會用「你不懂」來搪塞你,其實最不懂事的就是他們自己。

這就是典型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例子曾經在我們身邊發生過,現在依然正在不斷上演,也是應了一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或許,這些人還認為自己很聰明,佔了大便宜,幸好其他人沒有發現這個「商機」。但是這種認知水平低的人,越是有點小聰明,到最後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吃大虧、上大當!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為什麼「識」對於做人做事來說很重要呢?因為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有識才能知道學問無盡,不做井底之蛙,不剛愎自用,繼而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態,少冒風險,多穩步前進,笑到最後。

企業家任正非有句名言叫:「當我們感覺自己很渺小的時候,行為才會開始偉大」;作家蔣方舟也說:「多讀點書,要不然你的三觀是由你的親朋好友決定的!」

由此可見,越是優秀,能力越強的人,越是謙虛低調做人,還懂得勤奮讀書學習,彌補自身缺陷,使得自己不斷進步。

02過於情緒化;

除了認知水平低,會造成一個人固執己見,還有就是做人做事過於情緒化,也會導致固執。這種人一般都是聰明人,明知道自己錯了,但就是不認錯,不肯低頭,於是一錯再錯,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最終也只會害慘自己。

比如說,前不見一位女研究生被騙311萬,不管民警怎麼解釋,她都死不承認也不願報案,還懟道:「我做投資的,怎麼可能被騙?」。最後單位領導都急了,氣憤地拍著桌子質問該女子:你腦子有問題啊!你這研究生研究的什麼問題?

按道理說,女研究生的認知水平夠高了,但是她也有思維盲區,以及人性中慘雜了貪慾,再加上當眾放不下架子,有點情緒化,因此表現出來的固執讓人難以理解。

生活中,我們還能經常看見這樣的場景:一個聰明人對笨人說事,笨人聽不懂,聰明人著急了,爆脾氣也上來了。為了說服笨人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事,聰明人大發雷霆,表現得很固執己見,好像要吃人一樣。比如說,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男朋友勸女朋友不要做某件事的時候。

其實,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以頑治頑」,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後只會導致自己也成了固執、狹隘之人,而且好心經常沒有好報。做人做事,過於情緒化,給人一種很固執的感覺,也容易耽誤大事。

比如說,你愛一個人,因為過於情緒化,愛得很固執,不管對方人品好與壞,不管他人怎麼勸,都要鐵了心和對方在一起。

你恨一個人,因為過於情緒化,就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對人不對事,不管對方做了什麼,都討厭對方。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嗔念」,執著於內心的厭惡,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只會毒害身心。

正所謂是「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只要片刻之間生起對他人的仇恨和憤怒,那麼千千萬萬個妨礙修行的罪惡就會滋生出來。也如電視劇裡面曹操說:「不要憤怒,憤怒會降低你的智慧;不要仇恨,仇恨會使你喪失判斷力「。

為什麼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容易招致失敗?就是因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驕傲會使人過於情緒化,過於自負自滿,繼而成為情緒的奴隸,說錯話、做錯事,最終引火燒身。

比如說,劉邦百戰百敗,卻屢敗屢起,情緒控制和志氣恢復的能力很強;但項羽百戰百勝,卻經不起一敗;一敗塗地,一敗就亡,可見他經不起失敗,做事情過於情緒化。

烏江亭長把船靠在岸邊,勸項羽向東渡過烏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但是項羽心灰意冷地說道:「上天要滅亡我,我渡江幹什麼呢!況且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進,現在沒有一個人回來,即使江東父兄憐憫我,讓我稱王,我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籍難道不幹心有愧嗎?」

最終,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一口氣殺了幾百個漢兵,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試想一下:若項羽做事不這麼情緒化,保住性命,渡過烏江,歷史也將會改寫。

還比如,元朝末年群雄之一的陳友諒,算是當時實力最強大的梟雄,但是他身上有個致命弱點——志驕,也是屬於過於意氣用事。1363年,陳友諒率60萬水軍進攻朱元璋,妄想一戰定乾坤。但在鄱陽湖大敗中,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44歲。

結語: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既要會做加法,也要學會做減法:多做認知水平的加法,不斷提高認知;多做情緒的減法,學會丟掉情緒垃圾。這樣才能時刻保持頭腦理智和清醒,常保思維上活水泛濫。正如古人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以及「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積極調整心態,努力化解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這樣便可做出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決定。反之,一個人認知水平低、做事過於情緒化,就會導致固執己見、剛愎自用,最後耽誤大事、吃大虧。

固執的人,身上往往有以上2個「死穴」。而且越是聰明的人,最後犯的錯誤越大。朋友們,您不妨自我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以上2個固執的特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一個人骨子裡越是自卑,越有這4種表現,很準!
    自卑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評估所產生的否定情緒、情結,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的主觀判斷,它是一種內在的消極情緒,更是一種性格缺陷。   一個人骨子裡越是自卑,越有這四種表現。
  • 心理學:一個人越是孤獨,越會有這5種體會,看完真的扎心了
    從心理層面來看,真正的孤獨,通常會表現為下面這5種行為。(1)孤獨的人,都不敢輕易忘記還沒有和別人分享的神奇經歷心理上孤獨的人,並不是沒有交流的欲望,只是這種欲望被壓制住了。所以一旦爆發出來,就極其強烈。
  • 曾國藩:一個人越是沒什麼本事,越會表現出這四種特徵,值得一看
    那麼如何識別出那些沒什麼本事的人呢?清末名臣曾國藩曾經在家書中提到過這類人身上都會有這幾個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曾國藩關於這方面的智慧。一、心高氣傲、剛愎自用曾國藩認為能有一番作為的人一定是謙虛低調的人,他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待別人尊重有禮,相反,一個沒什麼本事的人就越是表現得心高氣傲,他們常常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一做事就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
  • 一個人,越是膚淺,越會有這三種表現
    比如說,老祖宗告誡我們:膚淺之人,身上常有這3個特徵;一個人,越是膚淺,越會有這三種表現!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一、好談己長只是淺。——晚清曾國藩釋義:一個人,老是喜歡炫耀自己的長處,終究是膚淺之人。估計大家都讀過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傷仲永》,主人公叫「方仲永」,他無師自通,提筆寫詩,震動鄉裡,聲名鵲起,堪稱「神童」。
  • 心理學:一個人越老實,就越有這三個特徵,註定會吃大虧
    跟他們交往,你會發現他們很少拒絕別人,什麼事都習慣悶在心理,更不願意跟別人去說。心理學分析,這類人看似很好,但實際上卻是爛好人一個。一昧的為了他人而放低自己,別人就會認為他好欺負。從而就會做出一些無下限傷害他的事,這種人也不懂得去反抗,那麼別人只會變本加厲的傷害於他。
  • 心理學家:一個人越是嫉恨你,這些特徵就越明顯,注意防備了
    甚至可以說,如果一個人不會嫉妒,沒有危機感,那這個人也成不了大事。不過,如果一個人控制不了自己的嫉妒情緒,甚至因為嫉妒產生恨意,害人害己,那就非常可怕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越是嫉恨你,這些特徵就越明顯。(1)詆毀你的努力與成就妒恨你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你比她強。無論是哪個方面的,只要你比她好,她就受不了。但事實上,你肯定比她強,比她過得好(不然她為什麼要嫉妒你呢?)。
  • 心理學:一個人層次越低,越容易有的4種特徵,你中了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說,我們通常所指的層次底下,是指一個人眼界狹隘,思想庸俗,心理脆弱。人生而平等,但死的時候卻不是,思想和行為造成了我們的差異。現實生活中,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有下面這4種特徵。即同樣一個事物,你怎麼看它,你就會產生什麼樣子的情緒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對一件事情的判斷就會越局限,對事情的處理方式也就越單一。而當他無法找到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時,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心理上的焦慮,會很快產生負面情緒,並主導人的行為。因此,情緒越不穩定的人,往往越暴露了其低層次的認知水平。
  • 心理學:越是「命苦」的女人,越會有這3種性格,你中槍了嗎?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際遇的際遇,我們會因為有著不同的信念與性格,導致我們的生活天差地別。從心理學來看,越是「命苦」的女人,越會有這3種性格,你中槍了嗎?1、戾氣太重,永遠都在抱怨越是命苦的女人,生活中越會充滿抱怨。她們抱怨生活中的不滿,但卻沒有改變命運的能力,於是只能不斷地抱怨來發洩內心的情緒。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厲害
    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所以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性格特徵。 內向型的人主要表現在其言語思維和情感方面。 心理學家艾森克,關於內向型性格的人發表出這樣的一系列看法,他認為這類人比較安靜,離群喜歡獨處。
  • 心理學:越是沒出息的人,越容易有這3種脾氣,導致生活不順利
    越是沒出息的人,越容易有這3種脾氣,導致生活不順利。一起來看一下,你有這些壞脾氣嗎?用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脾氣大於能力的人,一般都有什麼樣的特徵,這些壞脾氣,又會使他們的生活變成什麼樣。姍姍的幸福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性格,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如果一方或雙方是脾氣暴躁的人,孩子也大多容易衝動。
  • 心理學家:內心越是陰暗的人,越容易有這三個特徵,遇到速速遠離
    心理學家:內心越是陰暗的人,越容易有這三個特徵,遇到速速遠離   現在這個社會人心險惡,我們都希望我們身邊出現的都是那種內心善良的人,但是身邊難免會出現幾個內心陰暗之人。這些人很會隱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一般情況下別人是不會發現他們的真正面目,只會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被別人發現。
  • 心理學:越是得寸進尺的人,越受歡迎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會認為得熱情、友善的人更受他人歡迎,然而,從心理學角度看,越是得寸進尺的人,往往越受歡迎,如何理解這種現象呢?點擊播放 GIF 0.6M有利的行為特徵現代社會價值體系下,"得寸進尺"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貪心、不滿於現狀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活得越累!
    在心理學上,內心自卑的人都有一種自我否定的思想,就是她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然後就不敢去做,認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缺乏自信心。生活中我們也常發現這樣一些人,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敏感。要麼會憋著自己的小脾氣,要麼一點小事能念叨一整天。而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
  • 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7個表現,就別苦心討好了
    在心理學上,討厭一個人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投射,於是會導致自己的情緒不穩定,但又不肯明說,我們也很難猜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判斷他是否討厭你,可以從很多的角度看的出來。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他喜歡你的話,一些行為語氣動作都是透露著滿滿的在乎寵愛。他只要討厭你,就會討厭你的一切,無論你做什麼事,都會讓他的情緒產生波動。在心理學上,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這七個表現,請別糾纏了。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有這5種表現,準!
    有一句話叫做,人越想表現自己有什麼,其實也反映了他越缺乏什麼。對很多人來說,自卑感往往是一種沒有辦法改變的東西,在和別人的交流中,在生活中,會讓自己產生一種自卑,這是一種心理,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自卑。
  • 為什麼一個人的命只會越算越薄?這三個報應,一個比一個慘烈!
    然而,有句話說得好,「命只會越算越薄」,意思就是說:老是算命的人,這命只會越來越不值錢,運氣也會越來越薄,越來越差。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從佛學、心理學的角度,給大家看一看:那些經常算命的人,會碰到的三種慘烈的報應吧!
  • 心理學:內心受過傷的人,才會有這5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同樣,也會留下深深的印記。心理學研究發現,曾經受到過心理傷害的人,會有很多地方與常人不一樣。有時候,哪怕你已經忘記了你曾經受到過的傷害,但這些心理陰影仍然會影響你的生活。擁有下面這5個表現的人,內心往往都受到過巨大的傷害。
  • 心理學:越是活得累的女人,越有這三種表現,你有嗎?
    通常來說越是活得累的女人,越有這三個表現,看下你有嗎:這才是導致她後來與丈夫分道揚鑣的關鍵。其實這個女子是較為典型的失去自我類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好的感情是彼此依賴既獨立。心理學發現,感情會忌諱的就是託付心態,即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
  • 心理學:男人層次越低,越喜歡說這四種話
    而男人層次越低,則會經常說狠話,說氣話,說不合時的話。這些話不僅傷害了自己,也無形中傷害別人,讓自己命運多艱難。你在他們身邊,會經常聽到他們說這四種話。心理學:情商2、說逃避的話:算了,就這樣層次越低的男人對自己的問題總是選擇逃避,視而不見,他們喜歡說得第二種話則是逃避的話。
  • 越是富有的人,這3種表現越突出,很準,別不信
    越是富有的人,這3種表現越突出,很準,別不信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有窮人和富人之間差距一說呢?富人之所以富是有原因的,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就富起來了。大家往往認為富人是因為會賺錢才會越來越富有,但其實不是,他們的思維見解和生活習慣都決定了他們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