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你會願意生兒子還是生女兒?相信很人多會給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如果是選擇生兒子,理由真的很多,從古至今男孩都是手中寶,然而生女兒真的沒有幾句讚美,除了戰亂年代,杜甫的一句詩詞,還算的上讚美的話。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能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生女兒成了特定條件下的喜愛。雖然如今我們人人在追求男女平等,但是仍舊有大把的人希望生兒子。
49歲爸爸想生二胎,大女兒已經25歲,爸爸表示,希望生兒子
這位49歲爸爸,家有良田百畝,房屋兩座,城裡也買了房,還做起了農作物衍生品等生意,但是這位爸爸唯一不滿意的是,自己沒有兒子,只有一個25歲女兒。
女兒在大城裡有了工作,而且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個部門的經理,很有能力,但是爸爸卻說:「女兒再有出息有什麼用?還不是要嫁人。」
這位爸爸在遺憾自己打拼出來的這些,如果將來沒有兒子繼承,都將會給女兒,給女兒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終究是外姓人。
便宜了別人,自己這麼努力還幹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認識一位科技公司的老闆說過這句話,一位不差錢的公子哥說過這句話。但是更多的是老人喜歡說抱孫子的話。
可是當爸爸做出這些想生兒子的想法和付出努力的時候,25歲的大女兒怎麼想?
那個剛剛事業起步當上經理的女兒,得知爸爸要備孕二胎弟弟的時候,先是很吃驚,想阻止,但是作為一個女兒,有什麼立場去給爸爸提這個不生二胎的建議。
可是從那個時候起,女兒關心爸媽的次數卻減少了,回家次數減少了,給父母買禮物的次數減少了,可是給父母打錢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不想結婚的欲望也越來越大。
當父母絕對女兒無用的時候,女兒也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你,那就各自安好,但是我們把多年的養育當成一場生意。我會一點點再用金錢報答回去。
當爸爸準備生弟弟的時候,真的是從來沒有想過女兒的感受,而幸好這個女兒已經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不是所有的女兒都這麼幸運
一個七歲上一年級的小女孩,家裡迎來了剛出生兒的弟弟,小女孩很無助,家裡所有的人都圍著弟弟轉,很多人也都讚美爸爸媽媽生個兒子。
而以前喜歡自己的那些人也都不怎麼搭理自己,反而看弟弟的時候比較多。
在學校裡,剛上一年級,一切都很陌生,陌生的學校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
感覺自己被全世界遺棄了。
活潑的女孩變的沉默:和父母的交流變少了,除了學習上能受到父母的獎勵或者批評之外,似乎父母也沒關心自己什麼了。
性格變的敏感:孩子每天都像豎著耳朵的小貓,聽著被人的語言有沒有說到自己。如果說到孩子,孩子立馬全神戒備。
變成討好型人人格:為了取得父母的喜愛,自己全力也表現出自己對弟弟的喜愛,喜歡父母喜歡的,也許父母就會喜歡她多一點呢。
如果有選擇的機會,我希望是生男生女都好
沒有原因,沒有理由,生活是自己的,養兒養女只是作為一種愛的欣賞,因為喜愛,所以無條件付出。
等孩子長大成人,需要詩和遠方,我也不需要焦慮,只不過我的一件首重最摯愛的欣賞,已經走出家裡,向更多的地方展露自己的頭角。
我仍舊回歸自己原來的生活。
在一個綜藝節目裡,papi醬給出自己在婚姻裡的排序:自己、伴侶、父母、孩子。
給出的解釋是,餘生陪伴自己最長的是伴侶,而父母和孩子都是陪伴自己半生的人,剩下的路與人生都需要他們自己走和體會。
「一個人首先要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papi醬的觀點,得到網上大多數的贊同。
而老一輩的人他們的觀念,通常都是,父母、孩子、伴侶、自己。將自己放到最後一位,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然而當別人做出一點叛逆和不理解,都會仿佛世界崩塌,失去動力。
這樣的生活不僅給自己後半段人生增加黯然失色的黑暗色彩,也給了子女很大的壓力。
如果愛成為一道枷鎖,每個人在愛的牢籠裡都會想著逃跑。
生兒生女,都挺好,最重要的是過好自己的人生與生活,活出自己的精神寄託。
我是糖果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