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
南京的孫女士購買了棲霞區
錦麟融譽的一套新房
預計兩年後交付
承諾會有 38 米寬的入戶大門
和售樓處前的豪華水景庭院
可上個月她和一些業主聽說
這些承諾的豪華配套會被打包出售
不再是業主的配套公共設施
真的嗎?
孫女士購買的這套新房,面積 129 平方米,總價 400 多萬元。
當時的購房合同附頁圖上,明確畫出了小區配有一個 38 米寬的大門和水景庭院,這也是該樓盤吸引不少購房者的原因。
"這個房子最吸引我的,就是整體的園林化設計。當時承諾我們有四重歸家禮,我回家可以經過大門,走過南部水景,穿過售樓處,再經過下沉式庭院回家,這是一個人性化出口。
像我們這種家裡有老人孩子的,工作壓力很大的,加班以後需要放鬆一下,我覺得走一走是很好的,有書吧之類的配套設施。"孫女士說。
買房後意外得知
現有大門、回家動線統統要改
可是 9 月初,孫女士聽其他購房人說,小區規劃的 38 米寬豪華大門,還有售樓處,包括進門後的水景庭院,都將不再屬於今後的業主了。
業主回家的路線也完全被改變,無法經過所謂的 38 米寬的大門,得從另開的兩個小門,沿著圍牆外繞行。
"本來這邊是 38 米寬大門,從這邊進去,經過南部的水景走到售樓處,售樓處出來有風雨連廊,從風雨連廊一直下到北邊的庭院,可以從庭院走,也可以從風雨連廊,直接回自己的小區入戶。
動線改變後,就是一個很窄的牆,大概在 1.5 米寬左右,貼著牆回家,旁邊是個實體牆,包著售樓處的牆,我們就貼著售樓處和 1 棟之間的牆回家,什麼都沒有!"孫女士很氣憤。
9 月底,孫女士和部分購房者找到樓盤銷售人員溝通,對方承諾,10 月 18 日拿出整改方案,但遲遲沒有兌現。
10 月 26 日,記者再次來到錦麟融譽售樓處了解情況。售樓處的銷售人員說,錦麟融譽項目是由三家公司合作開發的。
南京錦麟融譽售樓處銷售人員:
新希望佔 40% 的股份,融創佔 40%,江蘇水利佔 20%,水利集團是不參與任何建築設計的,它只是管我們的財務,融創負責建房子,新希望負責前期營銷和後期物業,三家各司其職。三個開發商在這個項目上注資了,組建了一個新的公司叫南京錦致公司,統一由錦致公司作管理。
售樓處的沙盤、彩頁
仍然沒有明示商業區域
在售樓處的沙盤模型上,依然可以看到 38 米寬的大門處,立著一塊 " 人行出入口 " 的指示牌,售樓處所在的 17 號樓,明確標註著 " 物業管理用房 "。
在陳列的宣傳彩頁上,仍然有大篇幅文字和精美圖片,展示著所謂的 " 簡潔大氣 " 雅格門,和 " 水光雲景 " 圓面大水景等等,也並沒有註明哪裡是商業區域。
現場,仍有購房人在得知入戶動線改變後要求開發商退款,但售樓處無人理會。
"承諾的下沉式庭院,結果這個大門出售了,侵犯了業主的權利,好多業主都來維權。我現在才交了定金,不退怎麼行呢?你有問題我還能買嗎?"這位購房人說。
當記者就現場購房者投訴的問題諮詢銷售人員時,對方表示,沙盤上展示的 17 號樓售樓處的負一層屬於商業性質,一層、二層才是物業管理用房。因此,今後負一層的區域包括現有南大門,都不屬於業主。業主回家的路線,確實要做出調整。
南京錦麟融譽售樓處銷售人員:
後面這個地方是屬於我們小區後期的一個園林景觀,大概是 1.2 萬平方米,你看到的這個下沉庭院,到交付的時候也是有的。從上面進來,以後不能從負一層進了。剛剛我們出來的這個售樓處北門,這個地方都是屬於商業的,所以以後不給從這裡走。後期從小區那個新開的門進來。
律師觀點:
開發商的行為已經涉嫌虛假宣傳
購房人的回家動線被改變,那麼,當初開發商承諾的所謂 " 四重歸家禮 " 是否涉嫌誤導消費者呢?
江蘇蘇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國皓:
雙方在合同上以及現場的彩頁、沙盤,對這塊區域的用途或者展示內容都做了明確約定,可以看到它就是有一個 38 米寬的大門,包括一些景觀,消費者可能是基於這個景觀和 38 米寬的大門,籤訂了這個購房合同。
如果最終交付的時候沒有出現 38 米寬的大門或者相關的景觀,或者出現了但是不允許業主使用,業主如果不能通過這個 38 米寬的大門進入小區,我認為這個開發商肯定是存在虛假宣傳的,業主可以根據合同以及現場保留的證據,比如現場發放的彩頁以及現場模型,來向開發商主張違約責任。
此外,有業主擔心,一旦小區物業管理用房的負一層被用作商業出售,整個 17 號樓都可能會受影響。律師表示,根據《物權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物業管理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物業管理條例》第 37 條也規定:" 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如果後續出現問題,業主可以依法維權。
目前,錦麟融譽的開發商南京錦致公司還是沒能提供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購房人也拒不接受開發商提供的從外牆繞行的回家方案,希望開發商能夠拿出誠懇的態度,不要再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早日解決爭議。
來源:江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