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杭州餘杭臨平一小的學生搬進新校區後,陸續出現身體不適、流鼻血、蕁麻疹和頭暈的症狀,開學僅一周就有145人流鼻血。
家長懷疑這跟學生搬進新校區有關,有家長反映,孩子上學回來以後總是特別口渴,令家長感到疑惑,結果,第二天早上孩子就流鼻血了。
也有家長稱,第一天去報導的時候,孩子就覺得頭暈,接連幾天都處於頭暈的狀態中,一看垃圾桶才知道孩子這幾天一直都在流鼻血。
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的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數的指標偏低,而這兩個是可能和環境影響有關的關鍵指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白細胞數量的降低。
據家長了解,這個校區的整體硬裝是在6月底裝好的,期間有家長還看到學校裡有人在施工,桌椅和器械都是在8月下旬才開始往教室裡搬,當記者試圖聯繫這一校區的校長時,對方始終不接電話。
8月初該小學家長委員會邀請第三方檢測單位對教室進行封閉一小時空氣檢測,各項指標均檢測合格。在8月底,區環保局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學校進行封閉12小時空氣檢測,檢驗結果顯示甲醛、苯等指標合格,氨指數不合格。經區環保局現場檢查,認為氨超標與當天正在進行的綠化帶養護施化肥作業有關。8月31日,區環保局再次進行氨指標檢測,檢測結果合格。
9月5日,學校在家長群發《告家長書》,稱全校1430餘名學生有七名學生有輕微流鼻血的現象,因老校區改建,借用餘杭實驗小學南校區,該工程於5月底完工,並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但8日,將軍殿校區鼻出血的學生已上升到145人,世紀校區鼻出血的學生為204人,學校表示,新老校區的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學校將重點排查校園內易引起過敏的花粉綠植,並減少裝修材料較多的公共場所的集體活動。
部分網友稱,學校絕對是用了假冒偽劣的裝修材料,以致孩子甲醛中毒,也有人稱,自己家裡房子已經裝修了三年了,用的是最好的材料,但還是能夠檢驗到甲醛和苯。新裝房間的空氣檢測除了甲醛以外,還有多種物質混雜,雖然檢驗達標了,但有毒物質依舊會存在於空氣裡,一般來說都要3~6個月才能入住。
還有網友指責,明明八月底已經顯示氨不合格了,為什麼還讓孩子繼續去學校上課?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也有網友說,檢測期間家長都全程參與了的,驗收結果表示合格,家長和學校要做的是合力找出導致孩子流鼻血的原因,遇事慌張和鬧是沒有用的,冷靜地查清問題才是關鍵。
很多人對於流鼻血這件事情不以為然,認為止住了就沒事了,但對於孩子來說,流鼻血可能是幼兒身體發出的警告,尤其是反覆、持續性的出血有可能導致幼兒貧血。以下六種原因均能引起幼兒鼻出血,需要得到家長的重視。
1、過敏引起:容易流鼻血的孩子,大部分有過敏性鼻炎的病狀,因過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會有糜爛症狀,且因會有搔癢感而常戳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傷流血。
2、外傷所致:孩子活動力旺盛,跑跳間容易碰撞或受重擊,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孩子由於嬉戲好玩,喜歡將一些細小物體塞在鼻腔內,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3、手摳鼻子:孩子常常喜歡用手指在鼻腔內盲目掏挖,這是一個既不衛生,又易引起鼻腔局部黏膜出血的不良習慣。而患有過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小孩,也會因為流鼻水、鼻塞,使鼻子發癢,造成打噴嚏或用手指摳鼻孔,導致脆弱的鼻黏膜受傷、出血。
4、鼻黏膜脆弱:孩子的鼻黏膜較脆弱,在冬天乾燥寒冷的天氣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經鼻腔,提高溫度與溼度,因此,造成鼻黏膜易充血而導致出血。
5、生活作息不正常:許多孩子因為作息不正常,睡眠時間比較少,身體虛弱,容易引致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導致流鼻血的孩子,也會伴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氣有臭味的情形。
6、其它疾病所致:臨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異常或鼻腔內腫瘤,在早期亦會以「流鼻血」的方式表現,若孩子常常沒有原因的流鼻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應該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找出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