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中外大學校長談如何破解「周鼎之惑」

2020-12-14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熊旭 陳燦)幾年前,清華大學老師方豔華雖然教學成績突出,但因為科研成果不達標被迫轉崗為職員。無獨有偶,川大教師周鼎在他的自白書中曾無奈發問,「講好一門課能折算成幾篇論文?」一時間,高校如何評價和考核老師,如何平衡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成為高校和社會關注的話題。在日前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2016世界一流大學校長論壇」上,人民網記者就此採訪了十位國內外大學校長。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

教師教學是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所以需要科學研究,本來就是一體的,原來老師關注科研項目主要因為薪酬的原因,而交通大學2010年做薪酬體系改革,工資結構改革,70-80%是教學所得,這樣也有利於教師對於人才培養的注重。教師做科研的目的一方面是產生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通過科研積累更多先進的知識來培養學生,教學和科研是可以合二為一的。學校辦好的本科教育,自己也可以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二者相互兼容。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

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教授要做研究更要培養人才,兩者要有機統一。學校為了避免二者衝突進行分類發展,多元評價的機制,按教師的實際情況來分配工作,年輕的老師注重研究,而老的資深教師注重教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Pradeep Khosla

學校只會聘請能兼顧教學與科研的教師。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教學任務很低,因此對科研有更高的期待。不能做到兩者兼顧的大學是因為教學任務較重,這其實並不是一個關於教師能力的問題,而是時間的問題。

海德堡大學副校長Dieter W. Heermann

教學與科研兼顧,這是學校管理的問題。教師需要成為一個一流的老師、一流的科學家、一流的管理者,但只能拿到一份薪水。這個要求很高,我們正在努力。

格羅寧根大學校長SibrandesPoppema

僅僅是來自課本的教學無法成為精華。教師必須既教學又科研。我認為教師不應該教太多課程,通過科研教師可以從自己的科研中得到成果進行教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祝全

一個能做好科研的老師能更好地向學生傳遞一種學習型環境。我們學校也會為那些經驗不足的年輕老師提供課程,讓他們能教得更好。學校制定了教學評估追蹤系統,可以時刻了解教師中誰是真正善於教學的。

巴黎高科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副校長Elisabeth Crepon

事實上平衡教學與科研並不容易。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在學校的規則和教師的能力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麥克馬斯特大學協理副校長彼得馬舍博士

我們在招聘年輕教授時會既考核教學,又考核科研。我們也會招聘本科生到我們的研究實驗室來,給他們參與科研的機會,這樣等他們成為博士生的時候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了。

新南威爾斯大學副校長Laura Poole-Warren

一所大學可以成為兼顧教學和科研的大學,老師也可以成為兼顧二者的老師。一所大學應該三條道路並行,既重視教學、也重視科研,還要重視和工業、產業之間的聯繫。國家可以推進這些道路的發展,給予財政激勵等等。

(責編:關振瑛(實習生)、林露)

相關焦點

  • 中外名校長談世界一流大學中國還缺什麼
    中外名校長系列採訪: 10位中外大學校長談如何破解「周鼎之惑」 高考生如何選專業 看中外大學校長怎麼說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熊旭 陳燦)2015年11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大學
  • 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湘潭大學開幕
    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湘潭大學開幕參加中外校長論壇的國內外專家們  今日下午,湘潭大學五十周年校慶活動的「重頭戲」,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湘潭大學逸夫樓報告廳開幕,十多位來自中外著名大學的校長及專家參加此次主題為「大學的理念和精神
  • 2016年中外合作大學校長論壇在港中大(深圳)舉行
    2016年中外合作(含內地與香港地區)大學校長論壇在港中大(深圳)舉行  大學校長共商助推教育綜合改革的新舉措  4月15日,「2016年中外合作(含內地與香港地區)大學校長論壇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成員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溫州肯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等7所學校、正在籌建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籌)以及國內其他知名大學的校長、副校長及相關代表齊聚深圳,共同探討中外合作大學的發展趨勢,總結中外合作大學的辦學經驗。
  • 百強名校訪談 | Amerigo Education校長團11位中外校長
    David Holquin曾任賈斯汀-錫耶納高中暑期學校校長、招生主任、首席發展官和臨是校長等職,擁有聖瑪麗學院的金融專業學士學位以及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大學的碩士學位。Robert Abatemarco從事教育行業46年,曾任多諾萬天主教高中副校長、校長,擁有羅格斯學院的本科學位和教育碩士學位以及喬治亞法院大學的教育碩士。
  • 第三屆中外女子大學校長論壇在北京舉辦
    第三屆中外女子大學校長論壇在北京舉辦 2019-12-07 22:42:27 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餘湛奕)為推動婦女事業及女子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由中華女子學院主辦的第三屆中外女子大學校長論壇
  • 北京體育大學舉行第五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
    (搜狐體育 郭健北京報導)2013年9月25日上午,第五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隆重舉行。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楊樺代表學校向與會嘉賓致歡迎詞。楊樺校長表示,本次論壇有利於催生體育新理論、形成體育新觀點、引領體育新發展,對中國乃至世界體育學科的發展和體育學術的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 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召開
    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體育大學紀念建校65周年之際,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冬奧文化與傳承」。,山東體育學院校長毛德偉,廣州體育學院校長劉永東,哈爾濱體育學院校長朱志強,天津體育學院副校長宋愛軍,吉林體育學院副校長臧德喜,香港體育學院董事局主席林大輝,臺灣體育大學副校長黃東治等國內外大學和機構領導參加了開幕儀式。
  • 西南交通大學:明年校慶舉行中外名校校長高峰論壇
    2015年11月27日,在人民網2015大學校長論壇的「校長發布」環節,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發布「名校校長高峰論壇,發力十三五建設」。為了120年的校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人文校慶和學術校慶,會進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是在明年5月15號我們將舉行中外大學名校校長的高峰論壇,我們既有來自海內外的重要的大學的校長做主旨演講,同時還有圓桌論壇,利用今天的平臺,邀請今天在場的和沒有在場的全國所有高校校長們能夠來參加中外大學名校校長的高峰論壇,大家共襄盛舉,共同為中國怎麼能夠發力「十三五」建設雙一流建言獻策,貢獻中國智慧,
  • 2020新融合新設計中外大學校長論壇舉行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大連工業大學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英國創意藝術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江南大學、日本北陸先端科技大學院大學、荷蘭ArtZ藝術大學、法國北加萊省公立高等美術大學、韓國湖西大學等高校聯合主辦的2020新融合新設計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召開,來自5個國家9所高校的校長相聚雲端,
  • 中外在海南自貿港如何合作辦學?30多位教育專家聚此支招
    12月5日,「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中外合作辦學三十人專家陵水論壇」在海南陵水開幕。論壇由海南省教育廳發起,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30多位中外合作辦學領域的專家,應邀出席論壇。因此建立教育制度集成創新是試驗區重要的使命,需要聚焦中外合作辦學領域的一系列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入開展研究和論證,需要凝聚共識、創新理論,為下一階段國際教育創新島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範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 密碼要足夠長:6位密碼4秒就被破解,10位密碼則需要10年
    首先要知道的是,破解密碼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暴力破解,也就是挨個密碼去嘗試,直到試對為止。暴力破解的很明顯問題是,密碼越長,破解密碼的時間就會成倍增加,一旦密碼超過了某個長度,基本上就不能用暴力破解了。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講述中外合作辦學故事
    編者按:從77級高考親歷者,到中外合作辦學實踐者,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講述40年來他親身經歷和見證中國高等教育事業變革和發展的故事。以下內容為席酉民口述。 1974年3月2日,我高中畢業返鄉勞動,從學校推著自行車,馱著個竹皮箱子回家,這一勞動就是四年。
  • 北京化工大學校長當面籤發,8位新生代表喜獲錄取通知書
    今天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為2020級學生籤發錄取通知書。8位北京考生作為優秀新生代表,提前來到北化工校園,從校長手中鄭重地領取絳紅色的錄取通知書。當天,譚天偉為8位新生親筆籤發錄取通知書,並與新生和家長合影留念。
  • 中外合作大學校長:關注疫情後留學生「出不去」「回來難」問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11月16日,第六屆中外合作大學聯盟理事會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行。當前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外合作大學的發展面臨不小的挑戰和全新的考驗,需要形成合力,找準關鍵問題,及時提供解決方案。
  • 勤奮得到公認 國外大學校長如何評價中國留學生
    國外高校如何評價他們?各國是否會因為中國留學生的逐年增多而考慮提高留學門檻?這些不僅是中國留學生所關心的,更是值得海內外學子乃至整個中國教育系統共同關注的話題——    在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的129位校長和耶魯大學、劍橋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的14位校長匯集一堂,共話「大學創新與服務」。
  • 【六十周年校慶】教育創新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中國科大舉行
    9月19日上午,教育創新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省長李國英出席論壇並致辭。
  • 對話上海紐約大學創始校長俞立中:再會,俞校長(上)
    2003年到2005年期間,我在上海師範大學(簡稱上師大)任校長。2005年末紐約大學代表團到上師大談合作設立海外學習中心事宜,我接待了他們並明確表態,如果紐約大學想要和上師大合作的話,我們非常願意為其創造條件。不久後,他們又去華東師範大學(簡稱華師大)交流訪問,而我恰好在2006年1月調至華師大擔任校長,於是我再一次接待他們。
  • 上中外合作大學,值嗎?你對這些大學了解多少?
    理清概念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一般的辦學主體分為兩類。一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它們是具有法人資格的正規機構。據報導,西交利物浦大學的畢業生在世界各地繼續深造或工作。2019屆畢業生中,超過85%選擇繼續留學深造,其中33.61%進入QS世界排名前10學府,近78%進入QS世界排名前100名校,超過85%進入QS世界排名前200大學。近15%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就職於世界500強、中國財富500強等企業。
  • 原江蘇理工大學校長蔡蘭病逝,系新中國第二位高等院校女校長
    南都記者從江蘇大學老幹部部、退休教職工管理處獲悉,原江蘇理工大學校長,江蘇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蔡蘭,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8日8時45分在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逝世,享年81歲。其遺體將於3月20日火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舉行告別儀式。
  • 臺灣校長談「登陸」辦學:國際化學校應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臺灣校長談「登陸」辦學:國際化學校應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2019-0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中新社合肥3月13日電 題:臺灣校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