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及原材料分析報告(月報)
(2013年,第四十期)
商務部外貿司
二O一三年十二月
2013年12月鋼鐵及原材料市場動態要點
● 鐵礦石市場先揚後抑
● 焦煤維持穩定,焦炭穩中有漲
● 生鐵弱勢盤整、鋼坯震蕩盤整
● 廢鋼維穩運行,鐵合金漲跌互現
● 海運費明顯上漲
● 國內鋼價微幅上漲
● 國內粗鋼產量大幅下降
● 鋼材社會庫存處年內低點
● 行業整體盈利水平欠佳
● 鋼材進口量增加出口量下降
2013年12月鋼鐵及原材料市場動態要點
一、鐵礦石市場先揚後抑
鐵礦石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據海關數據顯示,11月我國鐵礦石進口量7784萬噸,環比增加1001萬噸或14.75%,同比增長18.33%,再度刷新9月份創下的7458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當月進口均價為128.33美元/噸,環比下降0.19%。1-11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7.46億噸,同比增長10.9%,進口均價129.17美元/噸,同比下降0.78%。
招標價格先揚後抑。12月份的鐵礦石招標市場呈現出先揚後抑的波動特徵。月初,因擔心銀行在年末對開證限制而導致的資金緊張,以及聖誕節導致的礦山發貨受阻等因素,鋼鐵生產企業在保持高開工率的情況下,積極採購期貨資源。中旬開始,平臺成交開始逐漸冷清,市場觀望心態加劇。高品位巴礦資源招標較多,但因資源較少價格偏高。下旬,礦山因聖誕假期休假影響供給,鋼鐵企業資金緊張導致採購下降,市場成交不佳,進口礦現貨和期貨市場弱勢運行,期貨價格曾一度創開市以來新低。截止12月24日,普氏指數報收於132美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3.5美元/噸。
現貨市場總體弱勢運行。本月現貨市場走勢未緊跟招標價格波動,總體表現更弱,主要原因是市場資金緊張導致成交低迷。具體看,月初鋼廠資金壓力開始顯現,導致企業採購能力受到影響,嚴重壓制了現貨價格的上漲,現貨和招標價格走勢分離。月中,現貨採購為主的鋼廠廠內庫存已降至較低水平,部分礦商預期鋼鐵企業有補庫存願望,但由於資金壓力,但總體採購數量較小,對價格影響不大,雙方總體呈現僵持格局。下旬,除資金緊張外,河北地區的環保壓力進一步開始影響供給,現貨需求減少,價格總體弱勢運行。截止11月25日,日照港61.5%澳粉收於885元/噸,較上月末下降25元/噸。
進口礦庫存繼續上漲。截止12月20日,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8857萬噸,環比增加749萬噸,增幅9.23%。自11月份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累計增加1246萬噸,創下年內新高,顯示近期鐵礦石供給總體大於需求,行業出現了階段性的過剩。主要原因,一是礦山擴產導致供給釋放較快,鋼廠資源到貨較多;二是鋼廠冬儲通常導致年底庫存上升;三是部分貿易商高位被套,降價願意較低出貨困難,目前貿易礦佔整個礦石庫存的31.6%。分品種看,澳礦庫存4109萬噸,巴礦281萬噸,環比分別增加306萬噸和281萬噸。
國產礦價格穩中偏強。全國近半數省份出現了10-40元/噸不等的漲幅,其中北方市場漲勢強於南方市場,河北省主要是受"十八三中全會"召開和大氣汙染環保整頓的影響,導致市場資源進一步緊缺,支撐礦價堅挺上行。12月20日,66%唐山鐵精粉價格為1085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30元/噸。12月份,漸入寒冬,一方面建材市場弱勢下行,導致內礦成交一般;另一方面,鋼廠資金緊缺,購貨受限;此外,由於進口礦一直處於弱勢運行中,較國產礦性價比有一定優勢,鋼廠多半傾向於購買外礦。雖然大部分礦山已開始停產檢修,導致市場流通資源緊俏,但價格仍以穩為主。
二、煤炭維持穩定,焦炭穩中有漲
煉焦煤市場繼續維持穩定。受季節因素影響,部分地區運力受到限制。下遊焦鋼企業煉焦煤庫存於高位下行,獨立焦化企業庫存持續走高,短期將多以消耗庫存為主。加之進口煤市場持續衝擊國內煤價,整體市場成交逐步放緩,國內煉焦煤市場報價暫穩。12月20日,唐山主焦煤價格為1150元/噸,與上月同期持平。預計,短期內煉焦煤市場仍將持穩運行,價格波動間有限。
焦炭價格穩中有漲。四季度鋼企未出現"冬儲"等集中補充焦炭庫存現象,但鋼廠焦炭庫存可用天數較往年有所增加,多數地區鋼廠補庫仍在繼續。目前北方市場受到下遊鋼廠限產及環保方面的雙重壓力,市場需求有所轉弱,價格相對弱勢;東部地區市場出貨情況較好,主要是華東多數省份焦炭消費大於產出,且受到冬季運輸條件制約,多數地區貨源持續緊張。12月20日,唐山二級冶金焦價格1435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35元/噸。就短期內維持平穩可能性較大,漲跌均不易。
三、生鐵弱勢盤整,鋼坯震蕩盤整
生鐵市場弱勢盤整。生鐵市場長期疲軟運行,鐵廠在高成本、鋼價低迷的壓力下,虧損嚴重,停產減產廠家日益增加。國內大部分鋼廠按需採購,大部分地區的鐵價延續弱勢。12月20日,唐山煉鋼價格為2530元/噸,與上月同期持平。短期內生鐵走勢依舊以穩為主。
鋼坯價格震蕩盤整。由於缺乏資金、市場信心不足,加之去年"冬儲"的陰影,今年市場"冬儲"心態多為謹慎,除個別廠商對後市看好,多數並無意願備貨。結合原料、成品材表現,以及在環保等因素的帶動下,12月份前期鋼坯價格小幅上漲,但市場整體低迷的格局難改,在沒有實質需求和資金短缺的壓力下,價格拉漲後理性回歸調整。12月20日,河北鋼坯價格為30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10元/噸。預計短期內鋼坯市場需求難以明顯好轉,預計仍會維持低迷運行態勢。
四、廢鋼維穩運行,鐵合金漲跌互現
廢鋼價格持穩運行。廢鋼市場走勢疲軟,上漲乏力,鋼廠冬儲積極性不高。受此影響,廢鋼市場基本持穩,弱勢運行。12月20日,張家港廢鋼價格為2580元/噸,與上月同期持平。目前已進入需求淡季,成品材價格得不到有力支撐,如若繼續下跌,廢鋼市場將難以保持穩定。預計短期內廢鋼市場將繼續弱勢運行,不排除小幅下調的可能。
鐵合金價格漲跌互現。普通鐵合金價格在11月份穩中上行的基礎上漲跌互現。12月20日,矽鐵(西北75#)價格66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200元/噸;矽錳(西南Mn65Si17)價格為695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50元/噸。
五、海運費明顯上漲
BDI指數大幅上漲。中上旬,鐵礦石運輸市場活躍,其中巴西、澳大利亞、南非出口較為活躍。隨著籤訂運輸交易增加,現貨市場平均運價上升27%至37000美元/日,同時也帶動期貨市場運價上升。下旬,由於鐵礦石庫存積壓,北部港口出現船舶等待卸貨的現象。截止12月27日,BDI指數報收於2277點,較上月末上漲785點。巴西、澳大利亞至我國海運費分別為30.11和12.84美元/噸,較上月末上漲9.36美元和2.88美元/噸。
六、國內鋼材價格微幅上漲
鋼價微幅上漲。12月20日,Mysteel鋼材綜合指數為128.93,較上月同期上漲0.06;長材指數為143.53,較上月同期下跌0.24;扁平材指數為114.97,較上月同期上漲0.36。
進入11月,鋼材市場價格小幅反彈,期間價格雖有反覆,但總體保持震蕩上行態勢。但12月中旬後,各地雨雪天氣增加,需求下滑致市場出貨不暢;加之市場資金總體趨緊,價格弱勢下跌。短期內,鋼價主要風險仍來自原料礦石端,鋼廠以及港口的礦石庫存均處於中等偏高水平,面臨去庫壓力,加之礦石期貨走勢總體不佳,礦價存在回調的空間,但鑑於礦山對價格仍有抬升意願,以及南半球逐漸進入雨季影響礦石供給,未來礦價下跌空間有限,原料成本微降將拖累鋼價震蕩偏弱走勢。
國際鋼材市場表現各異。美國市場表現堅挺。臨近聖誕節,市場略顯疲軟,但鋼廠接連提價。歐洲市場保持平穩。一方面,現貨貿易受聖誕節影響成交相當冷清,鋼材市場表現平穩。另一方面,受成本增加影響,鋼廠亦尋求提價。亞洲市場漲跌互現。中國市場開始回調,印度市場穩中趨漲,日本市場繼續保持堅挺。
短期內國際鋼材市場或繼續維持盤整走勢。12月份全球鋼廠開工率將繼續下降,原料需求走弱。北半球鐵礦石和焦煤開採將受到寒冷天氣影響,南半球將遭受雨季影響,市場供應將下降。12月份全球原料市場將進入供需雙縮的局面,價格將震蕩偏弱運行。
七、國內粗鋼產量大幅下降
粗鋼日均產量大幅下滑。中鋼協數據顯示,12月上旬國內預估粗鋼日均產量降至201萬噸,創10個月以來新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鋼鐵產量雖有所下降,但仍低於往年同期降幅,且總體供給水平仍在高位,因而供需矛盾並未明顯好轉。目前粗鋼顯性產能只是轉為了隱形產能,在落後產能徹底淘汰之前,未來仍有釋放潛力。
11月全球粗鋼產量較上月有所下滑。根據國際鋼協公布的數據,全球64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粗鋼產量1.27億噸,同比增長3.6%,環比減少5.1%;日均產量423.33萬噸,環比10月減少9萬噸,降幅2.0%。分區域來看,除中國產量較10月有所增加外,其他主要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全球粗鋼產能利用率為75.8%,同比和環比分別提高了0.3個百分點和回落1.7個百分點。預計12月份全球粗鋼日均產量將繼續環比減少。
八、鋼材社會庫存處年內低點
鋼材社會庫存雖處年內低點,但有反彈跡象。受雨雪天氣抑制下遊需求的影響,社會庫存在將近一年的連續下降之後,於12月中旬出現小幅反彈跡象。結合以往的冬儲增倉時間來看,今年的庫存增倉拐點或已經出現。另據中鋼協數據,12月上旬末重點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321.13萬噸,旬環比增長1.99%,鋼廠庫存的攀升或說明在年末資金緊張的形勢下,訂單壓力開始加重。預計鋼廠庫存後期存在一個向社會庫存轉移的過程。
九、整體盈利水平欠佳
2013年鋼鐵行業整體盈利情況欠佳。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鋼鐵全行業實現利潤116.8億元,行業利潤率僅0.48%,噸鋼利潤28元。如果單看主營業務,鋼鐵生產企業總計利潤僅58億元,噸鋼盈利僅4.2元。目前鋼鐵企業處於"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的狀態,預計2013年大中型鋼廠利潤總額約150億元,同比增長848.77%,主要是去年基數較低。12月20日,MYSTEEL的163家鋼廠調查結果顯示,虧損比例達到49.08%。根據MRI成本模型進行測算,2013年12月20日,螺紋鋼盈利空間為-63元/噸,較上月同期增加虧損4元;熱軋盈利空間為-131元/噸,較上月同期增加虧損19元。預計2014年利潤略有改善,可能從低位升至200億左右,同比增長25%-30%,但改善空間有限,總體仍處於微利狀態。
十、鋼材進口量增加出口量下降
11月份國內鋼材進口量增加,出口量下降。11月份進口鋼材125萬噸,同比增長17.9%,環比增加11萬噸;出口鋼材500萬噸,同比下降2.53%,環比減少7萬噸。11月份國內鋼價總體小幅反彈,鋼材出口均價顯著回升。隨著歐美聖誕採購季漸入尾聲,預計12月份鋼材出口將繼續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