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給孩子所在課外學習機構做了一個關於小升初升學準備的分享會。因為目前疫情,我們使用的是線上會議模式。沒想到會後很多家長前來詢問,而且各種問題很是豐富。因此,我決定這周將部分內容再做一次詳解,分享給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家長們,希望我的隻言片語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夏季的清涼,緩解焦慮,熱身即將進入的這場賽事。
一、與其說家長希望孩子們能夠成長得比我們更幸福,不如說,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成功躲過我們曾經入過的坑,經歷過的痛。
我是70後,當年上初中就是就近分配。但我小學基礎紮實,因此初中的前兩年是在玩玩鬧鬧中度過的。到了初三,我們換了一位嚴厲的老師,考試也逐漸加多了。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我逐漸有了一種要考入重點高中的願望。好的高中就意味著好的大學,誰不想去呢? 於是,我的成績在一番刻苦努力下直線上升。那一年,我成功考入了一所市級重點高中,懵懂的我就這樣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平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在那段時間裡,我養成了午餐後和同學們一起趕著去圖書館,沉浸到書海中的好習慣,放學後我會被學校組織的各種豐富的體育活動,以及免費自修課深深地吸引著不願離開。高一時的一次中日交流活動為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一個美好的雛形;高二的職業規劃選修課和政治經濟學是當時的校長親自授課,我幸運地搶到了這兩個課程,並開啟了一段讓我難忘的思想之旅。
剛進入重點高中,我在學習方面有很多的不適應。我明顯地感覺到了校本部初中上來的優秀學霸們並不那麼「刻苦」,他們對待學習是認真的,上課是專注的,作業也寫得規矩,但是他們並不是和我一樣整理無數遍課堂筆記,然後做大量的題。 很顯然,他們比我更會思考,僅僅通過一道題,他們可以打開無數扇窗。同時,他們的特長和愛好也都是優秀的。籃球比賽場上,他們不僅技藝高超,而且合作默契;歌唱比賽中他們不僅嗓音優美,而且中英文歌曲外加伴奏,樣樣精通。
那時我已經意識到,這些個差距我是不可能在三年的時間裡去趕超的。所以,我放平了心態,虛心地學習著,默默地努力著。
無疑,我的高考成績在我所在的學校並不出類拔萃,但經過不懈的努力,我還是穩穩地進入了一所一類大學,而且所學專業是我非常心儀的。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有幸被分到和年長的師姐們一個宿舍。開始的時候,我感覺很幸運,覺的能得到師姐們額外的照顧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然而,由於大三課程的鬆散,我經常會遇到她們下午沒有課就在宿舍睡覺,傍晚下課後去外校交朋友、跳舞和聚餐。因此,在我上到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明確了心裡的目標,我一定要走出去,這不是我期待的大學生活!因此,就在大三開學前,我毅然決然地走上了留學之路。那時自己辦理出國留學的人還不是很多,而像我這樣年紀小小,孤身一人更是鳳毛麟角。但現在每每回想起來,我仍很感激這段寶貴的留學經歷。
寫到這裡,我想說,我的教育理念是在這樣的個人背景經歷下自然形成的。根據我的經驗:第一,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在國內完成小學和中學的各個基礎學科的學習,並且打下一個紮實的文化和科學知識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我覺得目前為止,國外的高等教育的質量還是比國內更優質、更成熟的、更實用。
二、小升初是一場關於信息的戰役,再優秀的孩子如果沒有家長的用心輔助,就如同插不上翅膀的小天使。
之所以我想努力地分享我關於小升初的經驗,其實是因為我覺得,十二三歲的孩子還是很小,他們對於大量的小升初的信息不能有效地提煉和判斷,而對於很多關乎人生未來的事情,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深入地理解和決策。
仔細想來,在日後的成長中,孩子將越來越具有主動權,而我們將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像小升初這樣的人生必經路口,我們還能這樣手把手地輔助他們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少了。
因此,從四年級開始,我們需要從如下三個方面鼓勵孩子,持續不斷地做出努力:
首先孩子在四年級要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五年級應該是孩子向自主學習的一個過渡階段;這樣到了六年級,孩子就開始了真正的獨立自主型學習,大多時候不再需要家長的督促。而家長這個時候就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全力以赴解決學習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報名各種賽事,了解學校,擴充人脈。甚至我們應該更好地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以及關注其他一些容易在這個時期被忽略的重要事情,比如視力,營養均衡,青春期……
第二,英語和語文的學習是需要持續下功夫的。 因為英語的詞彙量和閱讀能力,語文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不是一下提高上來的。因此大語文和學科英語的學習都是強烈推薦給四五年級的孩子的重要課外補充, 而且這兩方面的學習需要持續不斷,好好堅持。
第三,從四年級開始就和孩子交流好中學,好大學,好職業的各種信息。很多家長說,這個時候討論這個是不是太早了? 其實不然。孩子的思想是在不斷地提問和思考中逐漸變化和形成的。我們將這些信息傳輸給他們,就是讓他們開始思考,而不是一定要得到他們的正確回答。而且隨著思考的一步步深入,具體的目標就可以在進入六年級之前越來越明朗化了。六年級前就確立好中學的申請目標,既節省時間,又能有效緩解壓力。
下面,我們具體說說跨區的準備:
無疑,如我上面說過的,這個決策建議在六年級之前就做好。為什麼? 因為如果跨區,我們就需要更充裕的時間全方位地去了解不同區的學習環境,而孩子也應該提前做出一些嘗試。一家人一起,慎重考慮,提前熱身。
1.怎麼讓孩子提前適應跨區的學習氛圍呢?現在很多知名學習機構,都是擁有多家校區的。這樣就有機會,選擇目標區的課程,讓孩子通過課外班的形式,和外區的老師和孩子多進行交流;
2.同期,家長要考察目標學校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在六年級初,通過添加目標學校的公眾號,對學校開展一個一年期的考察和了解。並時時將重要的信息分享給孩子,讓孩子和我們一起進行思考和討論。
3. 如果能夠通過微信等方式,聯絡到學校的老師,並持續保持聯繫將是一個重要的信息渠道。 一方面可以及時得到最準確信息,另一方面,找機會遞送簡歷,讓學校提前了解到孩子的情況。
最後,本區劃片是小升初的最後防線。 因此一定要及時、準確了解當年劃片入學的官方信息。提前吃到這個定心丸,也能大大緩解焦慮和壓力。
三、借勢借力,別不相信專家,更為難自己。
1)一定要有可靠的機構做支持:
不要自作聰明地以為全天下的機構都是騙取培訓費用的。但凡聰慧一些的機構為了打知名度,為了長期地維護好客戶,都希望將每一個孩子送入最理想的學校。 這點上和公立學校的總體教育目標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為儘可能地提高孩子的成績,並得到最專業最新的政策變化信息,找一個離家不遠,老師認真負責的學習機構是非常實用和省力的辦法。經過多年的橫向縱向分析和總結,好的學習機構一般都會積累豐富的經驗和人脈。這點也是在我們家長的能力範圍之外的。
2)通過學習機構不僅可以在更大範圍內了解孩子真實的學習水平情況,而且也是協助家長順利度過這段最艱難時刻的好夥伴。將整理好的高質量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而不去將焦慮和過多的壓力傳遞給孩子,真有疑問找學習機構的專家聊一聊不失是一個好辦法。
最後,一定提前備好一份出色的簡歷:
最初,我也以為書寫一份簡歷並不是一件難事。我自認為,從做公司HR出身,到成為一個能夠主持招聘工作,能夠培訓員工的管理者,做一個小升初的簡歷又有何難?!然而,當我認真地製作起來,並且在徵求了大量不同機構,不同學區的老師的指導意見之後,我才知道這裡面需要學習的內容還真的很多,這份簡歷真講究!
這次,我就不詳細贅述這個話題了。但如果哪位家長遇到了書寫的難處,可以在留言處具體詢問,我一定儘量詳實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