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穿西裝打領帶是一種很常見的裝扮,無論是職場,還是婚禮,亦或是國際場合,穿西裝配領帶都會顯得更為正式。所以這種裝束又被叫做正裝,意思是指嚴肅場合的正式服裝,而非娛樂場合和居家環境的休閒服裝。與正裝相對的,叫做便裝,也就是人們平時所穿的衣服,便裝可以是背心、短褲,也可以是西裝、西褲。通常來講,穿西裝,只要不打領帶,則被認為是便裝,可見對於喜歡穿西裝的人來說,在正式和休閒之間,只隔著一條領帶的距離。
領帶和西裝一樣,都是發源於西方的一種舶來文化,兩者通常搭配使用。穿西裝的時候,系上一條漂亮的領帶,既美觀大方,又可以給人一種莊重典雅的感覺。雖然西裝和領帶,屬於西方文化,但在日益開放的現代社會中,它已被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所接受。所以在國際場合中,穿西裝打領帶已經成了公認的標準服飾。
當然,一些國家的特色服裝,也屬於正裝的範疇,就比如一些阿拉伯國家,參加國際會議時,基本都是一身白色長袍。這種服飾叫做「庫非耶」,阿拉伯國家男子,上至元首,下至平民,基本上都是一年四季穿著這種長袍,所以,這種服飾也算是正裝。除了阿拉伯國家之外,其他國家的特色正裝還有很多,不過,只要是選擇穿西裝,幾乎都要搭配領帶。在這個世界上,出席國際場合時,穿西裝,不打領帶的,可能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伊朗。
喜歡看國際新聞的朋友,肯定有所察覺,伊朗人參加正式活動,一律都是穿西裝不打領帶。就比如伊朗的前任總統內賈德,無論是在伊朗國內,還是出國訪問,都是穿著一件西裝,從不打領帶,不只是我們,基本上全世界都沒有見過內賈德穿西裝打領帶的樣子。除了內賈德之外,伊朗普通人也是如此。伊朗人穿西裝的時候,裡面通常穿著一件小立領的襯衣,不會打領帶,更不會系領結,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人的生活是極度西化的,人們的穿著,基本和西方國家沒有區別。男人穿西裝打領帶,女人穿裙子,都是很普通的事。不過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人開始逐漸拋棄西方,不僅和西方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差,而且生活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此後,伊朗女人需要戴頭巾,男人的西裝雖然被保留,但領帶卻被認為是西方的象徵,被伊朗徹底拋棄。
從此,伊朗人穿西裝,基本不會打領帶,在大街上,也見不到穿西裝打領帶的人。不過在一些特定環境裡,比如私人聚會和西式婚禮,還是會見到個別穿西裝打領帶的人。但那只是在私人場合,在公開場合,伊朗人幾乎已經徹底拋棄領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