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做的幾件事,比打罵更傷子女心,可惜很多人尚不自知

2020-09-05 媽之道


執筆:王筱銘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可有時候往往不經意間或是不受控制時做的一些事情,就容易在娃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敏敏的爸爸媽媽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倆人覺得到了該結婚的年齡,看著對方還順眼,在相處短短幾個月後,就直接閃婚了。

可婚後才發現兩人各方面不是特別合適,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後,兩人更是因為育兒問題每天吵個不停,整個家庭氛圍格外差。

敏敏有時候為了調解下家裡的氣氛,故意犯一些錯誤,可是爸爸媽媽都直接忽視,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她,即便是長大後,依舊內心缺乏安全感,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差,所以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

像案例中敏敏這樣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也會常常遇到,父母基本沒有溝通,除此之外,還有些行為也容易對娃造成巨大的傷害,甚至是伴隨著娃的一生。

父母對孩子做的這幾件事,傷害不比打罵差

1、父母冷暴力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導致人們的生活比較忙碌,但是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忙著自己的事情,溝通得比較少,家庭氛圍差,即便是對待孩子的問題上都顯得有些冷漠。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不僅會讓他沒有童年的天真爛漫,也會因為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愛,而內心缺乏安全感,變得孤獨、敏感、自卑等,變得不願意與他人溝通交流。

2、向孩子傳遞負能量

有些家長在平時跟孩子述說自己內心的苦悶,這在無形中就是在給娃傳播負能量,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壓力,還會導致他們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而變得焦躁不安、迷茫。

造成孩子無法開心快樂的成長,長大後變成一個負能量較多的人,對待生活也不能夠積極樂觀、勇往直前。

3、貶低孩子

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總是會很高,在這其中如果有一次,娃沒有達到預期,或是落後,家長這時就會變得很不高興,這時往往就會對其各種數落。

而在這個過程中,數落的話語中就帶有一些貶低的話語,這很容易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行,甚至是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以至於對自我認同感的崩潰。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父母經常貶低孩子,容易導致娃在心理埋下自卑的種子。

這是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會對爸爸媽媽所講的話語深信不疑,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都會對娃造成影響。

4、父母總愛吵架

父母的爭吵,受到傷害最大的是孩子,當娃看到自己最愛的爸爸媽媽吵架,甚至是打架時,他們的內心是崩塌的。

在這其中,孩子需要經受無數的語言暴力,這樣不良的負面、消極等情緒都會對娃造成影響,甚至會讓他們覺得是由於自己而引起的,從而導致娃變得內心缺乏安全感、自卑等。

怎樣的家庭環境利於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1、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

據研究調查發現,孩子在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那麼他們將擁有自信、勇敢、樂觀、活潑等個性。

因此,家長在平時忙於工作之餘,也要注意家庭氛圍的營造,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將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2、民主的家庭環境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尚小,就直接替他們做所有的決定,並讓娃按照自己的計劃走就行。

可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孩子不開心,還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因為娃對於自己的事情,沒有一點意見,也絲毫沒有個人成長空間,將來出生後個人能力往往會很差。

3、擁有高質量陪伴的家庭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那麼平時忙於工作的父母,就需要每天擠出一點時間來高質量陪伴娃,例如每天按時講睡前故事、親子遊戲等,讓他們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這幾件事父母常做!卻比打罵孩子更嚴重
    很多父母可能都有這樣一個誤區:我對孩子一不打二不罵,孩子一定覺得很幸福。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家庭生活中,除了打罵孩子,還有很多行為都在給孩子帶來傷害,但很少有父母知道。今天聞達君為大家盤點幾種會給孩子造成傷害、帶來心理陰影的父母行為,有心的父母趕緊自查。
  • 有二胎後,多數父母會對大寶做以下事,傷了娃還不自知
    當然,有些父母說,他們生了二胎,從來沒有打罵過大寶,但大寶還是不開心,還是抱怨父母偏心。其實,這是因為,有二胎後,多數父母會對大寶做以下事,傷了娃還不自知。但是,每當大寶靠近寶寶的時候,很多父母卻總是攆大寶:「一邊玩去,別吵著寶寶睡覺。」這樣的行為,會讓大寶很受傷,很失落。因為,大寶會覺得,自己對二寶來說是一種不好的存在。一家人為了照顧二寶,讓自己一邊玩去,還嫌自己吵著二寶。孩子會覺得父母不愛他了,嫌棄他了。所以說,父母這句看似不經意的話,其實深深刺痛了大寶,會讓大寶內心很受傷,同時也會慢慢嫉妒、仇視二寶。
  • 二胎出生後,多半父母都對老大做過3件事,傷了孩子的心還不自知
    這是很多二胎家庭都有的「殘酷」真相,老大不如老二精,但卻比老二更讓人心疼。3件事,傷了孩子的心還不自知1)你去旁邊玩,別打擾弟弟/妹妹睡覺雖然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父母心中也是有排名的,而多半都是更偏愛二寶,有可能是無意識的,有可能是有意識的。
  • 父母常做的這些事,容易讓娃患上鼻炎,但很多家長還不自知
    導讀:父母常做的這些事,容易讓娃患上鼻炎,但很多家長還不自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常做的這些事,容易讓娃患上鼻炎,但很多家長還不自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比起打罵,父母做的這3件事傷孩子更深!
    文:文雨說起小時候從父母那兒受到的心靈創傷,很多人都會提到「打罵」二字。然而,比起打罵,還有一些傷害隱藏得很深,家長們常常會輕視、忽略。>如果父母遷怒於孩子,或強迫孩子站隊,孩子很可能留下心理陰影;父母動不動就吵架,甚至還會讓孩子對家庭、婚姻產生悲觀看法。
  • 優秀的父母,從來不對孩子做這5件事,你做過幾件?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自己無意間犯了錯,父母不聽解釋,上去就是嚴厲的指責加打罵;你是否記得小時候,自己特別想跟父母玩一會兒,可父母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你是否記得小時候,特別羨慕別的父母?父母是否優秀,就看自己是否對孩子做過這幾件事1、
  • 傷害孩子「胃」的5種壞習慣,很多家長天天做,可惜還不自知
    據可靠資料統計,胃炎在我國兒童中是常疾病之一,佔45%-84%左右,小兒胃炎已成為常見的消化系統多發疾病之一。2、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有些孩子挑食,遇到喜歡的就吃很多,不喜歡的就一口不吃在暴飲暴食之下,孩子的胃中積累了太多超出消化能力的食物,整個胃不得不被撐得很大,胃壁也被撐得很薄,不利於其自我保護機制。吃得太快、太多,很多食物都沒有經過充分咀嚼,保持著大塊就進入到了胃中,會增加消化負擔,導致急性胃擴張、胃穿孔等嚴重疾患。
  • 會「偷走」寶寶身高的4件事,很多家長總是在做,卻還不自知
    導讀:會「偷走」寶寶身高的4件事,很多家長總是在做,卻還不自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會「偷走」寶寶身高的4件事,很多家長總是在做,卻還不自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經常做的這5件事會讓孩子越來越笨,很多家長第一條就中了
    我想世界上所有父母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潑健康聰明伶俐,為了培養更出色的孩子父母也會去學習育兒知識,每天拼命工作只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環境。但是當父母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卻忽略了一些更加關鍵的因素,有時候父母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影響,讓他越來越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常做的5件事情會讓孩子越來越笨,絕大多數人第一條就完全對上了。
  • 寶寶出生不足百天,最忌憚這幾件事,父母別輕易做,容易傷及脊柱
    ,直到寶寶平安落地之後才鬆一口氣,但此時寶媽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在寶寶一百天內,在護理上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傷到他們。 未滿百天的寶寶,這幾件事千萬別對他們做 1、長時間豎抱 不少新手爸媽在抱孩子這件事情上沒有經驗
  • 會「偷走」孩子身高的3件事,很多家長一直在做,卻仍不自知
    然後我們又聊起了飲食和生活習慣問題,我發現個子長不高的孩子的家長都有幾個共同點,那就是經常給孩子吃些沒什麼營養的東西,比如油條、薯片等,還會隔三差五的給孩子弄補湯,這些都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脾胃,不僅如此,在家裡還經常讓孩子吃完就躺著,說到這裡,似乎就知道為什麼這些孩子長不高了!
  • 父母打罵孩子:不要做穿著西裝的野人
    尹建莉老師說她的女兒圓圓,小時候也犯過很多錯誤,但從來沒有多加呵責,更不會去動手打孩子。這件事一早就跟老公商量協議好了的。這讓我想起自己的教育問題,一直一來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科學的,有效的,甚至比很多媽媽做的好。直到聽到尹建莉老師的書,才知道自己在育兒觀念上是存在很多誤區的。
  • 三種父母,會把孩子養成「仇人」,很多人身在其中卻不自知
    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會有仇恨,他們甚至會互相謾罵毆打,這到底是為什麼?把孩子養成了「仇人」,是種可悲,然而很多人身在其中卻不自知。二.用「為你好」精神綁架的父母家長最常說的話,肯定有句「為你好」。孩子做錯事,嚴厲糾正是為你好;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是為你好;不管做什麼都要事先徵求同意,這種為你好……這句話就像孩子的負擔,好與不好的標準,孩子不清晰,但心底裡願不願意他很清楚。
  • 以下幾種不經意的行為,往往最傷孩子的心,不少父母中了卻不自知
    案例李女士的兒子程程從小成績十分優異,更讓人佩服的是面對兒子的突然爆發,李女士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愣在原地待了好久才回過神來,從這以後,兒子程程就不願意和媽媽說話了。眼看著兒子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僵,李女士不得不請出孩子一直很喜歡的外婆來調節,最後從外婆的口中得知,原來是程程想學吉他,但是媽媽卻隨口說了一句「就你還想學吉他,根本不是那塊料。」因為李女士不經意的一句話,沒想到傷了孩子這麼深。
  • 「新型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比打罵還嚴重,很多父母卻忽略了
    如今都已經新時代了,「父母不能家暴孩子」相信已經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拿棍子追著孩子打的父母,應該是非常少見了。然而不打孩子就說明沒有「暴力」了嗎?當然不是,有一類被稱為「新型家庭暴力」的行為,正在許多家庭上演,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甚至比打罵還要更嚴重,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卻沒意識到或者主動忽略了。表哥有個9歲的兒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成績在班裡排在中遊。對此表哥表嫂都很不滿意 ,因為二人都是985畢業的,可以說自小就是學霸。然而如今他們唯一的兒子,卻沒有繼承他們兩人優秀的基因,只能排到班級中遊,這實在是讓兩位學霸父母丟盡了臉。
  • 寵著慣著,不!得做這幾件事糾正
    他們有些時候做出來的事情,只會讓父母生氣、鬱悶。特別是孩子一歲多的時候,總是會性情大變,喜歡和父母作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可能展現出來更多的是調皮、搗蛋、讓人頭疼。還有一部分孩子除了和父母作對之外,還會向父母發脾氣。
  • 熬夜傷肝?其實這3件事比熬夜更傷肝,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沒錯,熬夜確實挺傷身的,熬夜這個詞,說得更科學一點應該是睡眠不規律和睡眠缺乏,近十多年的多項研究均表明,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5小時或更短的人,死亡風險是6-7小時睡眠時間的近2倍,而且這裡的睡眠時間指的是從晚上睡到第二天早上的連續睡眠時間,不是那種不規則的細碎睡眠,補覺也不算。
  • 這些行為是隱形的重男輕女,比明面上的更傷娃,父母中了而不自知
    生了女兒,嫁作他人婦,就成了別人家的人,如同潑出去的水。所以,很多傳統老人的觀念裡,就是喜歡男孩,不喜歡女孩。所以,我們身邊會有許多人,不生兒子決不罷休。也有的人,為了生兒子,不惜傷害自己肚子裡已經成型的女胎。有兒子又有女兒的,那家庭財產一定是兒子來繼承的,女兒不要有半點的想法。
  • 孩子臨睡前常做這幾件事,過了14歲很難再長高,父母千萬要警惕
    畢竟,一個人的身高不僅影響著他的顏值,還關係著未來的事業和婚姻,所以很多夫妻為此操碎了心。但有時縱使父母雙方的個子再高,孩子營養睡眠再好,孩子還是會"長殘",這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經過了解才發現,他們一直以來認為對孩子好的事,竟然對孩子不利。原來,阿麗總是怕兒子晚上餓,影響發育。於是總讓孩子多吃點,甚至在孩子吃完晚餐後,還讓他在睡前再吃一次。這不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晚飯後大量進食的習慣,長期以來,腸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 孩子臨睡前常做這幾件事,過了14歲很難再長高,父母千萬要警惕
    畢竟,一個人的身高不僅影響著他的顏值,還關係著未來的事業和婚姻,所以很多夫妻為此操碎了心。但有時縱使父母雙方的個子再高,孩子營養睡眠再好,孩子還是會"長殘",這究竟發生了什麼?鄰居阿麗和丈夫阿明都屬於人群中的高個兒,一個一米六八,一個一米八,對此他們孩子沒出生前,大家都表示未來孩子的身高不用愁了,父母這麼高,孩子以後長個肯定不用愁。事實上,夫妻兩人在孩子出生後,對其生長發育絲毫不敢懈怠,日常飲食營養均衡不說,休息也很規律,從來不讓孩子熬夜。